趣谈鱼翅
鱼翅分很多种,但煮法却大致相同。鱼翅的档次分很多种,最高级的是天九翅,其他依次是:海虎、金钩、春翅、蝴蝶青等,最次一等是脊仔翅。
那么,中国人吃鱼翅的历史有多长呢?
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鱼翅被当作贡品从国外流入中国,当时在中国没人会做。朝廷御厨想了老半天也搞不懂该如何炮制它,看它挺硬的,于是先把它泡软,软了之后,用手一摸,表面有层粗糙的“砂皮”,于是用刀刮去。至于怎样煮才好吃呢?心里没个谱。心想:“既然是好东西,那么跟好东西一块儿煮肯定错不了。”于是就把当时最为美味的食品--鸡、火腿、牛肉等连同鱼翅一齐倒进锅里煮,结果端上桌后得到皇上的大加赞赏。从此,这种煮法就奠定了中国烹制鱼翅的基础。
现在鱼翅的做法大致分成南北两派,俗称“南散北排”。即北方的做法以排翅为主,排翅是在鲨鱼鳃两侧的位置。南方则以散翅为主。排翅件头大,分量够,很符合北方人那种粗豪、爽朗、讲究排场的性格。散翅是把鱼翅泡软后,去皮去肉,拆散,每一根翅均呈透明的针状。做散翅一般很难以次充好,因此从这一点上亦可看出南方人处事精明、饮食讲究的特点。
在吃法上,排翅爽滑,汤汁浓稠,落大芡;散翅则清爽、有韧性、有咬感,汤汁较清,可口香浓。南北两派在汤料的选材上,基本大同小异。
在广东,吃翅较为讲究的是潮州人,他们一般都选用粗翅、靓翅,最常用的是春翅和海虎。潮州的吃翅方法,基本上浓缩了南派煮法的精华,而且吃法讲究:吃翅时会配上若干碟配料,如:浙醋、银芽、火腿丝、芫荽,吃的时候先尝尝汤的味道,然后在汤里加点醋,醋的作用是提鲜,而且还有帮助消化的功能。之后把银芽、火腿丝拨进碗里,用筷子夹着吃,鱼翅和汤料吃完以后,把芫荽放进汤里,趁热喝完,这样一道滋味十足的浓汤大碗翅就吃完了。
http://woman.zaobao.com/images2/seafood070103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