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水集—【走绛州】【又名我的母校新绛中学5-7】

(2018-05-24 02:44:04)
标签:

旅行电影

晴天小屋

晴天影业

万泰舒天

分类: 流水集
http://s16/mw690/001nZYYdzy7kHsHdi47cf&690
http://s4/mw690/001nZYYdzy7kHsGSKqf43&690

流水集

【5-7】

(又名:我的母校—新绛中学)

文/靳赋新

5】

新绛中学给了我什么?它为什么会像我的圪塔坡一样,时不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见了新绛人我说,新绛我的第二故乡此话完全发自于我的内心。

在三十多年前的,一个秋天的黄昏,我来到了新绛。那时县城客运站设在南关,汾河上还没有钢筯水泥桥。走到小河边,一座由小木船链搭起来的浮桥摇摇晃晃横卧在水面上。推着小平车的,挑着担子的,背着小孩的——,桥上挤满了来来往往的行人。

你看那前面的女子,沟子(方言:尻)一扭一扭,可是好看着哩。“这是我走上街头,从三个嬉皮小青年口中,听到的第一句新绛话。

你们看,新绛中学在那里!在那里!“同行的人指着县城西部,一座高高隆起的土丘,对我们说。我看见了,蓝天下,夕阳里,有三座被霞光映红了古楼,巍然雄踞在不远处的坡顶上。

走了十多分钟后,左转进入一小巷,西行不到百米,一罗圈式转弯陡坡,出现在眼前。走上坡顶,左转穿过一门洞,再西行五十米,即到新绛中学正门。我是来读书的,当时没想别的,不知道这一脚迈入,意味着什么?

新绛中学座落在一道南北长、东西窄的土梁上,西侧临着一条大深沟。这儿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西高垣。我从垣曲来,对垣字不陌生,垣,墙矣,高垣,高墙。西高垣像一道城廓,竖卧在县城的西部。

尽管我是一名学生,不懂得地理学、风水学、建筑学。尽管八十年代,人们对文物古籍还没有保护意识。尽管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个破败的历史遗迹。但上天所赐予的大自然神奇地貌,以及人类千余年来所积聚的智慧,它就摆在我的面前。

新绛中学占据着绛州最佳风水宝地——历代衙署。绛州衙署由校中心绛州大堂、校门前绛州三楼、校北部绛守居园池组成,共同构成新绛县城最为壮观、最具气势的历史古建筑群风貌。

第一次从垣曲大山走出来来到一望无际的汾河平原这里没有巍巍条山峰,没有历山原始森林,没有滔滔东去黄河,有另一种味道,另一种神,抓住了我的心,摄住了我的魂具体是什么?我说不一切都感觉到新鲜

我从小对数学地理,有一种兴趣,语文历史,则学得一踏糊涂,不喜欢死记硬背。叶乃芬先生,安排我当语文课代表,纯属无意。一切又好像冥冥之中,已经安排好了似的,你没想要什么,偏偏又会遇到什么。

我注定要同文字结缘,即是没有叶乃芬先生,授之我的语文工具,新绛中学这块神奇的土地,也会催生这颗种子在我心中发芽。

 

http://s3/mw690/001nZYYdzy7kHsSd0zwd2&690

http://s3/mw690/001nZYYdzy7kHsUhiRY92&690


6】

来时见的三楼,乃闻名遐迩的绛州三楼——鼓楼、钟楼和乐楼。三楼并峙,依地而建,错落有致,南北鼎形排列。钟楼在南,始建于宋,坐北面南;鼓楼偏北,始建于元,坐西面东;乐楼在东,始建于明,坐南面北。鼓楼岌岌,我不能倚;乐楼危危,我不能进。唯独钟楼,我可随时光顾。

钟楼地势高峻,台基耸立,内悬万斤巨钟,为金天德大定年“天庆观”所铸。我每次手抚摸着木桩,心里都直犯痒痒,想敲击一下,看看是不是像当地人传说的那样,四十里外的侯马人能够听到?但又怕闯下大祸,乱了全城人时辰。

来时走的石板坡,俗称“衙坡”,中部嵌有七颗石星,呈北斗星状,故又称“七星坡”。传说八仙吕洞宾一时兴起,从银河中抖落了七颗星辰,掉在此处,蓝光闪烁,日夜不熄。后由被一个祖居吴越的南蛮子,想刺杀晋文公重耳为父报仇的,名叫杨小五的人盗走投掷到了漓江。

神话传说,结合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一经文人演绎,即有鼻子有眼。我骨子中排斥这种说法,不过在一天夜里,还是一个人偷偷走到坡上,站在地钳七星位置,寻找天上的大熊星座,看看是否遥遥相对?这种心态有点像读小说,看电影,明明知道是假的,还跟着哭得稀里哗啦,或神经兮兮地傻笑。

不过每次上下七星坡,我总觉得脚下有灵性,心生一种异样感觉,站到那个位置,都感觉到舒服。所以我就常去,常站在坡顶,扶墙远望东方,不断扪心自问,这里怎么会是这样?不是那样?来得次数多了,渐渐地看出了一点门道来。

眼下的七星坡,位于鼓楼、乐楼之间,一半台阶,一半坡道,大弯宽路面,一条步入衙署的通道,似乎看不出有什么奇异之处。但倘若细细观察,这里设计有巧,它不只是路,还是当地百姓举高临下、俯视戏楼的大广场,路面干净,石台阶本身就是座凳。

也难怪多年后,我去故宫走过金水桥时,总能想起七星坡。一个皇宫,一个官衙,一个天安门,一个鼓楼,一个平地,一个山坡,一个借皇家之气,一个借山地之气,二者都在营造一种气势。

七星坡的势在哪里?站在坡顶低头,绛州古城尽收眼底;远望,汾河平原一望无际;回首抬头,镶钳在鼓楼上的“涵远”二字,朴素中暗藏着一种霸气;穿过门洞再回首,”振昕“二字又熠熠生辉,闪耀着太阳从东方升起的光辉。

此时若乍耳细听,晨钟响了,暮鼓响了。旧时钟每两个小时,报一次时辰。鼓有三,昏鼓三通、夜半三通、旦明三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阵势?到了夜深人静,六街鼓绝行人歇,绛州茫茫空有月,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再往深处挖掘,七星坡“七”字,又神奇起来。直坡段主台阶71级,主坡台阶步长与落差比为7:1,坡顶三级高阶落差均为7寸,这同《绛守居园池记》全文777字,绛州大堂面宽七间,建筑面积七十平方丈,北壁《文臣七条》碑石,帅正堂交椅座高七尺,不知有多少秘密隐藏其中。

我的教室距绛州大堂不足百米,几乎天天从中穿行。史载:该堂为唐王李世民命左领军大将军张士贵修建,其梦中贤臣、白袍将军薛仁贵在此投的军。堂前有一块“鱼儿跪堂石”,意为鱼儿喝水各凭良心,公正与否只有天知。堂内北壁东侧,嵌有一块《文臣七条》石,高116厘米,宽70厘米。

文臣七条仅14个字,言简意赅;注解只有80余字,言辞洗练,一语中的。系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刻制,上书敕宋真宗赵恒御制。

原文是:

一曰清心。谓平心待物,不为喜怒爱憎之所迁,则庶事自正。

二曰奉公。谓公直洁己,则民自畏服。

三曰修德。谓以德化人,不专尚猛威。

四曰贵实。谓专求实效,勿竞虚誉。

五曰明察。谓勤察民情,勿使赋役不均、刑罚不中。

六曰劝课。谓劝谕下民勤于孝悌之行、农桑之务。

七曰革弊。谓求民疾苦,而厘革之。

我不只一次读《文臣七条》,一是心中好奇,二是历史教课书上有”澶渊之盟“这一节。宋赔岁币30万两,宋真宗尊辽萧太后为叔母,简直是奇耻大辱。《文臣七条》楷书端正,遒劲不失清秀,均是廉政之举,看来赵恒并非书中说得那样,一个纯粹的窝囊废皇帝。

之后我对宋真宗产生了兴趣,他的伯父叫赵匡胤,父亲叫赵光义,他是宋朝第三位皇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的《励学篇》。大宋”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他是一号男主角。查阅中国影视资料,从1985年到2017年有关赵恒的影视作品高达15部。

再听历史学家讲澶渊之盟,我不由再大吃一惊,宋赔的岁币30万两,仅占宋战争岁币3000万两的百分之一。它结束了长达25年的宋辽战乱,双方保持了一百余年的礼尚往来,通使殷勤,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美好的时期,赶上这个时代的人是幸运的。


http://s2/mw690/001nZYYdzy7kHt4PZ2V71&690
http://s4/mw690/001nZYYdzy7kHt3TCD1a3&690
http://s11/mw690/001nZYYdzy7kHt4ehBg3a&690


7】

学校后面有一个大花园,因初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叫隋园。又因其系绛州太守休憩散步、约茶叙旧、吟诗作赋的地方,又称绛守居园池。从隋唐“自然山水园林”,到宋元"建筑山水园林",再到明清"写意山水园林“,有关居园池的故事,就像山涧清泉一样,不断地喷涌而出。

绛守居园池,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隋代园林。说到现存,其实我来时,早已破败不堪,四周残垣断壁,园内一片荒凉。洄莲亭破敝陈旧,其下莲池不见水,干枯的。几块厚实大长石条,从池壁脱落下来,横七竖八地躺在池内。

洄莲亭对面,一座濒临倒塌小阁楼,岌岌可危。走进野草丛,会发现有几块残碑沉寂其中,上面落满了枯叶。十多棵古柏,皮已脱尽,老态龙钟,竟能生叶开花?完整存在的,只有造型最简单的,最不起眼的六角门洞影壁

六角影壁是一道砖墙。它的作用不容低估,用来划分空间,使园形成半隔半连状,增加景色层次与深度,形成园中曲折回旋之幽境。壁上嵌有四字,奇古怪异,有人说是一字符,有人说是大篆字,还有人直接读出“紫气无疆”或“绛守无疆”,至今无人破解,被列为绛州十大疑谜之一。

下午上完两节课,时间自由支配,我偏好来这里温习功课,或洄莲亭下,或土丘僻静处,或老树荫凉地。来得次数多了,我对园内堤、谷、壑、塘,亭、轩、楼、阁,摸得一清二楚。那儿土堆里,露着半截残碑,那儿草丛中,扔有一块石匾,也都知道。

洄莲亭下读书,总令我遐想起孔乙己的“茴”字,一个水边,一个草头。茴字的四种写法,让我对《孔乙己》这篇课文,深念了多遍。自此我对读书人,心里有了小小的排斥。不过这种低落情绪,不会停留多久,便被居另一种愉悦,冲得一干而净。

“快从曲径穿来,一带雨添杨柳色;好把素帘卷起,半池风送藕花香。”洄莲亭的柱上这幅楹联,跨越时空限制,将我拉回过去,沉浸于对此地久远的想像中。浮现在脑际里的,是一段早已消失了美景,对我却是一种未来的向往。

“放明月出山快携酒,于石泉中把尘心一洗; 引薰风入座好抚琴,在藕乡里觉石骨都清”,说居园池的。“值春光九十日,最好是几杆竹几朵花; 遇良友二三人,消遗在一局棋一樽酒”,说嵩巫亭的。最有笑点的,适合我口味的,还是拙亭,“笑这小茅亭有几斗俗尘气; 杂些好木石在一泓秋水间。” 

旧时的一切景象,已化为一道尘烟去了。眼前看到的,是一园子绿意盎然、疯狂生长的野草,是一群不知名字、地上爬跑的小虫,还有三三两两、来此读书的学生。我傻想,若干年前修此园的人,永远也不会想到今天的如此情景。

史载:隋炀帝杨广来到绛州,一日一时兴起,说要修一座比晋灵公绛霄楼,要古、要怪、要好的花园,一山一水,一草一花,要天下无二。难坏了隋内军将军临汾令,一个叫梁轨的人。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务实又智慧。

梁轨根据“水,动物也。顺之则下,激之则上”原理,带领当地民众百姓,从距城北30华里外鼓堆泉,引来一股清凉泉水,沿途开了12道灌渠,建造石闸以激水浇田,并将一部分余水引入城内供百姓饮用,引入刺史牙城放入隋园。

梁轨的故事,在学校广泛流传。其实早在他建园前,这儿已是一处名地,北齐丞相斛律光的墓地,不过是悬葬。他生前说,这儿是一块风水宝地。他文武双全,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同廉颇、李牧、袁崇焕,齐名为:中国历史上四大忠心耿耿,又死在自已人手上的名将。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斛律光是《敕勒歌》作者斛律金的长子。他的棺木为大红色,由两根铁链悬吊,盖上放着他生前随身佩戴的宝剑一把。民国十七年出版的《新绛县志》,墓有尚无破损的记载。上世纪30年代墓才被毁被盗,悬棺、宝剑不知流落何处。

绛守居园池还有一个人物标签,新绛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能说出名字:唐穆宗时期绛州剌史樊宗师。

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樊宗师为文喜用生僻词语,流于艰涩怪僻,将古文推向了极致。他一生文赋专著颇丰,幸存下来只有两篇,其中有《绛守居园池记》。韩愈能为他写墓志铭,可见他的分量之重,不过也不忘记,讥他“文从字顺各识职。”

到了公元1045年秋天,这儿更加热闹,也达到了历史上极盛时期。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外放任河东宣抚使,富弼被贬为绛州通判,欧阳修以五品谏官奉使河东,梅尧臣其时恰在绛州任职。一群新政官员就聚在莲洄亭下,把酒品茗,吟诗唱和。这是一次诗的盛宴,有人说不亚于东晋王羲之兰亭雅集,更不逊于唐代王维辋川唱和。

 

宋范仲淹《绛州园池》诗云:

绛台使君府,亭阁参园圃。一泉西北来,群峰高下睹。

池鱼或跃金,水帘长布雨。怪柏锁蛟虬,丑石斗貙虎。

群花相倚笑,垂杨自由舞。静境合通仙,清阴不如暑。

每与风月期,可无诗酒助。登临问民俗,依旧陶唐古。

 

欧阳修《绛守居园池》诗云:

尝闻绍述绛守居,偶来览登周四隅。异哉樊子怪可吁,心欲独出无古初。

穷荒搜幽入有无,一语诘曲百盘纡。孰云已出不剽袭,句断欲学盘庚书。

荒烟古木蔚遗墟,我来嗟祗得其余。栢槐端庄伟丈夫,苍颜郁郁老不枯。

靓容新丽一何姝,清池翠盖拥红蕖。胡鬅虎搏岂足道,记录细碎何区区。

虙氏八卦画河图,禹汤皋虺暨唐虞。岂不古奥万世模,嫉世姣巧习卑污。

以奇矫薄骇群愚,用此犹得追韩徒。我思其人为踌躇,作诗聊谑为坐娱。

 

清光绪年间绛州知州李寿之,以园池遗址为基础,缭以周垣,重加建筑,亭榭渠塘,一如旧制,大大扩展了"咫尺园林",曲径通幽、古朴典雅、景色怡人的意境。”远山如黛,大河前横“,即是他为宴节楼题的匾额。

拂去历史的尘埃,我再看眼前这座园林,无不闪动着中国古代圣贤的智慧光芒。我初来时见到一片荒芜,心生的凄凉之情,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未完待续】

晴天影业

A sun day 

 

北京晴天小屋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晴天影业影视剧本研发中心

北京万泰舒天影视科技有限公司

 

旅游电影、电视剧项目投资、研发、拍摄;影视拍摄基地、影视拍摄点项目创意设计,规划建设;主题电影城项目投资咨询、规划设计、装饰装修、技术投备。

 

注:本文所有摄影图片,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网站、新绛中学网站,以及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他们所有。

 

http://s2/mw690/001nZYYdzy7afHNgA4Vb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