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恐慌

标签:
情感 |
-
http://pic.baike.soso.com/p/20110613/bki-20110613111539-1922158937.jpg
独自一人 -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影响力的加大,不少人开始选择在网上“下载”另一半,而在网络上,男人和女人们对于爱情的期待与恐慌也更多更直接地暴露出来。在网上颇有影响力的网站通过对2万名“光棍”的调查,新近公布了一项有趣的“爱情调查报告”,这项报告里,两性对爱情的恐慌指数第一次被提到了最显眼的位置。 加盟世纪佳缘的会员中,25岁左右的最多。网站工作人员分析认为,可能是因为中国有个本命年,这是个“门槛”。女生到了25岁,突然发现自己不小了,自己不急爸妈也会着急,而男生到了25岁步入成熟的年龄,想法自然就多了。总体上看,男女的“恐慌年龄”都是25岁,到这个时候都开始急着找朋友。“爱情恐慌年龄”还因学历不同而稍有变化:女生,大专22岁,本科和硕士25岁,博士27岁;男生:大专22岁,本科23岁,硕士25岁,博士28岁。网站工作人员通过调查发现,25岁至30岁的会员找到朋友的可能性很大,而过了30岁找到朋友的困难增大,很可能成为“老大难”。工作人员还划定了一条爱情的年龄“警戒线”,女生为29岁,男生为30岁。如果过了这个年龄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那可就得“十万火急”了。在25岁以上的女生中,占主体的是本科和硕士,这两者都很受男生的欢迎,如果是大专或博士学历,那自己可就得多主动一点了。“爱情警戒线”也和学历有关:大专女生为27岁,本科和硕士是29岁;大专男生是27岁,本科是29岁,硕士和博士是30岁。 人在生活的圈子中都会环顾左右,且互相比较,尤其是大家都可能得到经历,而自己却没有经历得到时,心就如野火般燎原,就如爱情,当看到他人成双成对,一个个在无名指上带戒指,卿卿我我,自己仍是形单影只,难免会心有压力带来恐慌,外界的极度诱惑,心中的绝对恐慌,心里的难受,嫉妒渴望下,让自己心急如焚,联想自己的情感世界,想着一觉醒来就拥有,爱情看来是一种效应,心理压力与恐慌,更期待爱情。 http://pic.baike.soso.com/p/20121228/ext-20121228214053-1539105399.jpg爱情恐慌
-
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于爱情扯上关系,对待感情往往是感性大于理性,对爱情是渴望和迫切,往往是越渴望热烈,心中的压力恐慌就越严重,在爱情压力下,人选择感情总是草草行事,来平和自己渴望爱情的心理,急于通过各种渠道来认识异性,在恐慌心理下,想着随便凑合,错把激情当爱情,当激情 -
冷静下来时,爱情枯萎,爱情不合心意,心急如焚下让爱情得不偿失成了心痛。
当网络走进人们的生活,现在男女依靠网络来宣泄自己的爱情压力与恐慌,网络虽然虚拟却很现实,人与人接触无非是身体和思想,精神上的交流投入让网络变的直接,人们总喜欢美好的爱情,理想化的爱情模式,而往往这种理想模式总在现实中成为了海市蜃楼,美丽的爱情务实到婚姻,就会被柴米油盐琐碎小事所击倒,喜欢幻想的人们,把现实中爱情压力与恐慌,通过纯精神交流的网络来释放,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
-
特点介绍 -
http://pic.baike.soso.com/p/20121228/ext-20121228214002-74042126.jpg
-
爱情恐慌下,异性之间的接触搞不好就错把激情当爱情,成了冲动下的惩罚,一种伤痛。不过,人总会安慰自己,这就是缘这是生命中的过客。爱情恐慌会让人随遇而安,随便找一个凑合,但也有不为恐慌所打倒的人,他(她)们是宁缺毋滥,到后来只能将单身进行到底。 -
-
产生原因 -
爱情恐慌的原因方方面面,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自身的条件太高,总以一种美好的婚姻框架来找另一半,现实很实际,找到合适人选而耽误了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孤独寂寞,心态起伏,来自家人、社会的压力,心理产生爱情恐慌,这种情况女性最为严重。当恐慌到一定程度,就把当初的爱情高标准降为通过各种渠道认识异性,哪怕是网络,来解决渴望中的爱情,平息爱情的极度恐慌,爱情恐慌有时候让爱情慌不择路。 -
-
五大症状 -
http://pic.baike.soso.com/p/20110613/bki-20110613111609-538929995.jpg
-
1、急于通过各种渠道认识异性,然后获得一段爱情。 2、因为没有恋情,所以常常下班后无所事事,然后喜欢一个人逛超市。 3、对于当电灯泡这档子事,既觉得无聊又十分期待。 4、狂热地喜欢爱情戏里的痴情男主角或是女主角。 5、清楚地记得自己参加过的每一个婚礼。 6、对朋友或者别人的幸福眼红。 -
-
同时恐慌 -
http://pic.baike.soso.com/p/20110613/bki-20110613111636-2048618670.jpg
-
从调查分析,25岁是道门槛,好像迈过这道槛以后,所有的男人女人都幡然醒悟,急慌慌地想找个人把终身大事来个了断。 按传统思路来理解,过了25岁的女人拥有一颗待嫁的心很容易理解。大多数的婚姻中,年长的都是男性,姐弟恋尚未能成为主流。于是问题便产生了,年轻女子都很快地意识到知道自己的青春韶华是一种不易保存的“消耗品”,开始担心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老大难。如果25岁还没找到爱情的出路,那不慌才怪。 那男人呢?这有点奇怪。为什么自诩30一朵花的男人如今会变得这么猴急?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为,猴急的男人们相对女人来说,更多的是在抱以一种观望或者试试看的态度。毕竟,从结婚年龄来说,男性普遍要高于女性。那么,男人的爱情恐慌就扯了假水,男人女人同时在25岁恐慌也就成了一种假象。按男女婚龄的相差来算,估计男人的爱情恐慌比女人的晚三年。 -
-
专家建议 -
爱情恐慌,是一种常见“病”,而且会传染。其实有些人独处时并不会觉得没有爱情有什么不妥,只是当看到旁人卿卿我我时,心里马上痕痒难忍。这只是将眼前的画面联系到自身以后产生的幻想,而并非嫉妒作祟。 25岁左右,可以说是人对情感的认知真正发育成熟的年纪,这个年纪人的思想,往往是感性的因素大于理性,对爱情的渴望是最热切的。所以,爱情恐慌常常会在这个时候第一次得到爆发。 而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在各种压力的逼迫下,很多年轻人无暇或是无力去认真维持一段感情,当内心对爱情的渴望越来越热烈时,恐慌的症状也就越来越严重。 很多人都不屑于面对自己的爱情恐慌症,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不要为了得到爱而去刻意追求什么,顺其自然、放松心态、好好珍惜眼前的人,爱情就会如愿以偿地到来,恐慌也就不再。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