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班族

标签:
长宁区责任感敬业精神畏惧草莓杂谈 |
- 姚先生是上海长宁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就业科工作人员,他工作是“保障就业”,这几年碰到了新难题:不少年纪轻轻的男生女生“畏惧上班”。让老姚头疼的是,为这些年轻人找工作,10次总有8次不成功。费了很大劲帮他们找到工作,可不多久就不肯干了。
- 折射问题
-
“畏惧上班”却不畏惧“啃老”,这样的取弃令人感叹。“畏班族”不仅缺了一个“强大的心脏”,而且“草莓化”。所谓“草莓化”,就是外表光鲜艳丽,内里一片苍白;外面疙疙瘩瘩似乎挺有个性,其实却经不住一点挤压。
-
“畏班族”背后的原因: 一是现在许多年轻人家庭条件尚可,不珍惜就业机会;
二是这些年轻人片面理解“就业权”,认为就业权就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工作。
实际上两个原因一脉相承,根子是缺乏责任感,没有敬业精神。“畏班族”看似是自己不愿上班,其实更隐藏着另一个问题:缺乏责任感,没有敬业精神,即使自己想上班,又有多少企业愿意要?现实中,一些年轻人因为只会夸夸其谈,不愿埋头苦干,吃不得苦耐不得劳,对工作漫不经心,进了单位不久就被淘汰,成了不受欢迎的人。
-
如今职场竞争激烈,而所谓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素质的竞争。但是素质如何,从某种意义讲,就是意味着有责任感,敬业精神过硬。素质不行,责任感淡漠,敬业精神缺失,实际上是自己封杀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而“畏班族”的出现也需要家长反思。
-
-
点评:在家庭,家长一面把“再苦不能苦孩子”发挥到极致,孩子从小到大,都没脱掉娇生惯养的襁褓,天长日久处在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中,孩子的心理就会出现问题。“畏班族”也许“畏”得过初一,却“畏”不过十五,与其最终被逼进困境,不如现在就开始去“草莓化”。 -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452287
-
这是难得的工作指南,记录了职场先驱们的亲身经历,这些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是在任何课本和公司里都学不到的。之所以向大家推荐是因为它的“模拟真实现场”,大量漫画,风趣幽默,可读性很强;职场生活“快乐并痛苦着”的绝对职场密码!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732065
http://book.360buy.com/10980696.html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心比天高,需要不断表扬和满足。长达20年的研究,国内首次纪实性地描述被之为“我一代”的,也就是出生于1970年代、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人的自我关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