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书遭遇潜规则以后,我出书遭遇了第二个挫折。曾经我在微博上写着:我的小说怀孕一年,难产一年,何时才能出生?而今我只能在微博上感叹:不是因为父母,我一点也不想成功,我喜欢失败的感觉,因为失败是可以掌控的。
已经两次了,出版社在看到部分章节的时候,对小说评价很高,出版社主任说语言像米兰昆德拉(其实我不想像任何作家的作品),着急跟我签定了约稿合同,但是再看完全稿后,他们又放弃了出版。我想试问作者的权益做何保障?莫非这就是所谓的“行业潜规则”?拒绝出版的原因是我的小说和一般小说的写法不一样,我的失败在于太超前,把小说当电影写,读者可能看不懂。我的语言不受模式的限制,我太追求创新和自由。这大概是一本没有文体的书,似杂文,似小说,似传记。文体是由谁创造的?人类。而且是早于我们很多年的人类,当人类思想已经发展了几千年,几百年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拘礼在前人所创造的文体里?这本身就是一种保守的行为。
出版社的编辑让我把小说情节改得跌宕起伏,而我却不以为然。中国的很多小说不是小说,是故事。读中国的小说就像在夜店认识一浓妆美女,上床后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感觉一样。只追求情节的曲折,不追求思想性,看得时候投入,看完以后觉得很假。我认为最好的小说应该接近真实的生活。有时候觉得出版社的编辑很有趣,让你这样改那样改,他们何不自己去写呢?每个人的意识认知都是来自于他自己的大脑,所以根本就没有绝对。
很多人会说,现在的出版社自负盈亏,当然要考虑到市场的问题。小说出版了没有市场,他们就要亏本。所以这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去扶植出版社及相关文化行业。因为出版社完全的商业化,将是一个国家文化思想的沦丧的标志。出版社肩负着引导人类思想文化的进步的重任。
一次次的打击,让我想放弃出版,也许我的读者都在几十年以后,也就是这本书等我60岁才有市场。但是我还是依然乐观并相信奇迹,等着那个的出版社的出现。
敢于挑战的人才能成为我的事业伙伴,勇敢的人才能成为我的爱人。
我爱旅游,参加了环球80天,大家点击这里投票帮我实现梦想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