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我的微博上写了这样一段话:
"今天哭了,真是受打击。我现在处于人生赔本的阶段,不付出的人回报是零,挺公平的,我现在付出100,却得到10。看过书稿的人都说好;出版社的回答都是新人怕赔本;投资的人不在乎我的作品,更在乎我是否张开双腿。可是我真的不愿意。该怎么办呢?"
这条微博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下午《成都商报》的记者便给我打电话说要专访我,我欣然接受。
记者:不接受潜规则在这个时代周围的同行会不会觉得你有点迂腐?
我:第一我想做点事,必须把自己置身于艰难的环境中,人不是死于艰难而是死与安乐;第二和自己不喜欢的人ML比吃屎还难受,如果我喜欢对方还是愿意潜一下的,不过我想那已经不叫潜规则了,那叫“爱情”。
记者:你所谓的投资人的潜规则,在出版这一行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是怎么一回事?
我:其实是一些有钱人利用出版关系想和你“潜规则”,多半就是你需求什么他们就想拿这个与你交换。
记者:你说你昨天哭了,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可能是近几天的失落感累计而成的,昨天我本来打算交给出版社押金,自己担保。如果书都卖出去了,出版社就退还押金,如果没卖出去,那么我把支付出书的成本。但是昨天一编辑跟我说,小姑娘,你太幼稚了。谁会退给你钱啊?销量只有出版社自己知道,你是无法知道的。这就是出版行业的漏洞。
记者:你对现在出版社的一些状况有些什么评价?
我:出版社审稿时间太长,你或多或少应该给对方一个答复,经常就是发过去的稿子杳无音讯。作者自己无法知道销量是出版业的一大漏洞。另外我认出版社怕投资新人赔本,而往往作家最好的作品都在出名前。出版社爱投资大众喜欢的题材,那么这个时代的文化思想如何进步?出版社应当超前于大众的思维,扮演引导的角色。
记者:我看了你在微博上的一些语录,我觉得你的书能出。
这是我在我昨天听到颇具安慰的话。跟着心情也好多了。于是我在微博中写到:我一定会在夹紧双腿的前提下把书出了,我还就不信了!
《成都商报》的专访今天已经见报了。地址:http://e.cdqss.com/html/2010-03/25/content_12780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