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奥运记者刘闻雯
于是大家把邮箱当论坛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作为中国人我们理所应当支持国家领土的完整,也理所应当希望世纪难得的奥运在北京能顺利进行.就仿佛我做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自然是希望来客能爱不释口.但是即便有人直言你做的菜很难吃时,我们是否就应该再也不去这位朋友家做客了呢?
我不知道这个比喻是否恰当,你可以说国家大事我用这等比喻实在是荒谬.可是我相信的是在法国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藏独的.这让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部杨德昌的电影<一一>,剧中的小儿子拿相机拍他叔叔的后脑勺,并把照片送给了他的叔叔.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看到一半的世界.于是他把另一半的世界拍给他叔叔看.法国有支持藏独的声音,也有反对藏独的声音,我们的新闻只报道了前者.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有关政治的问题有两种声音是再正常不过了的,任何一件事,所有的人都站在一边反而是不正常.
911的时候,想想我们国人,有人同情美国,还有人说美国活该.巴以问题,有人支持巴勒斯坦,有人站在以色列一边.是国人我们只用高喊反对藏独,支持奥运,无须摆出一副拿着铅笔刀高喊决斗的姿态.因为奥运年,政治硬生生的要与奥运挂钩,本来就是一件倒胃口的事,似乎很多小事也都被无端的放大.
金晶不畏藏独分子,保护奥运火炬是一件值得褒颂的事.我想在当时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火炬手都会做出如此的反映,那甚至不是一种行为,是人的一种下意识反映.金晶是美丽的,用美丽来对比藏独的丑陋,战争年代数以万计流尽鲜血的烈士我们能记得几个?相比之下,和平年代的"英雄"只需要一个举动,一个下意识.只是当所有媒体都铺天盖地的时候,不免会让人觉得奥运是一面放大镜.放大了金晶的美也放大的支持藏独的丑.
前一篇:我的奥运第一站:香港维多利亚港
后一篇:北京奥运,你们爱来不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