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奋斗》中看“中缅之战”

(2007-10-22 13:03:31)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精彩球评

从《奋斗》中看“中缅之战” 
       常常想写球评是为了什么?正如很多网友所说:我们嘴里说说,发表评论对中国足球的改进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其实潜隐默化的改变还是有的。学生时代上历史课,知道历史进程的改变除了革命还有变革。大刀阔斧的变革家们往往落得“五马分尸”的下场,唯独潜隐默化的变革不仅能改变现状还能明哲保身。
       如今一场比赛一结束,我都能猜到大师们脑子里会萌生出怎样的观点。当我去门户网站搜索其博客时,果然不出所料。
       如今的中国足球无法让人产生新奇特的观点。中缅之战的70大胜。几乎所有的写手们都会抛出“敌弱我强,不足为奇“的观点。至于说比赛的胜利还有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军训的谬言,纯属硬把帽子往精神面貌上扣。胜骄败馁是80后一代人的不成熟表现,也是中国足球的一贯表现。面对弱旅意气风发。面对丢球慌乱正脚。就像《奋斗》中,那位因为拿不到毕业证选择轻身的同学。我们这代人,我们的球队的心态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昨日,在家一口气看了9集热播剧《奋斗》。讲诉的是80后一代人的奋斗过程。相较于6070年代的人来说,80后的人观点超前,心态却滞后。片中描述的奋斗过程,尤其是对我这种北漂族来说感同身受。只是片中的奋斗也并非真正的奋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几个人会突然冒出一个从天而降的富爸爸,又有谁会在我们的奋斗史中为我们扫清荆棘,让我们少走弯路?相比较于把生活艺术化了的电视剧,正常人的奋斗应该更加的艰辛和不着边际。
        然而国足,却一直生活在一种戏剧化了的生活里。他们始终有一个富爸爸,然而却始终找不到像石康一样的编剧。所以故事的结局总是那么的叫人哭笑不得。
       我在想,当世界杯预选赛进行到尾声的时候,我们再来看《中缅之战》这场比赛的时候,也许意义更大。然而作为球评,作为足球的热爱者的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