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7073960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盲目选择or自欺欺人?是什么令“劳模”劳而不获
(2007-09-14 23:16:04)
标签:
精彩球评
欣赏我的更多照片和文章点击这里
9月11日下班后和一个非常酷爱网球的朋友一起去光彩体育中心看中国网球公开赛,那天的达维登科很轻松的就赢了美国人,而昨日这位世界排名第四位的赛会头号种子却以外爆冷,令我写下此文。
《盲目选择or自欺欺人?是什么令
“
劳模
”
劳而不获》
没有雨的秋天似乎缺乏秋的意境,就像没有冷门的比赛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昨天,北京降下了一场温缓的秋雨,阴郁的天空和微凉的气温终让皇城有了秋的味道。而激战正酣的中国网球公开赛也终于爆出了够得上级别的冷门
——
世界排名第四位的赛会头号种子、俄罗斯
“
劳模
”
达维登科仅苦战一个小时便败倒在年仅19岁的克罗地亚小将西里奇拍下,后者世界排名仅117位,在今年的大满贯赛事中还未闯入过第二轮。
这似乎完全可以解释。且不说8月初烽烟乍起的赌球谣言给
“
劳模
”
带来了多大冲击(事实上若一个半月都不能调整好状态,
“
劳模
”
的心理素质也值得怀疑,况且从美网成绩来看此事并未给俄罗斯人造成太多影响),单是紧密到令人咂舌的赛程也足以为失利找到完美的理由。在美网半决赛经历了对阵费德勒尴尬的十连败之后,不到24小时,
“
劳模
”
就站在了中网赛场上。在昨日的次轮比赛中,疲惫的达维登科面对承袭了克罗地亚人大力发球传统的西里奇几乎毫无招架之力,失误频频。就像他刚来到北京时所说的:
“
我结束美网征程后直接飞到了这里,从纽约坐了14个小时飞机,现在除了劳累没有其他任何感觉。
”
然而手软脚软的达维登科嘴却依旧很硬,一边贬低对手其实
“
毫无作为
”
,一边满不在乎地表示自己并未受体能影响,仿佛刚刚轻松晋级的并非对手而是自己。这个
“
轻松得能跳起来
”
的
“
工作狂
”
觉得
“
我在这场比赛中就是打不好
”
:
“
如果每三个烂球中有一个能打好,我就赢了。但我今天就是做不到!
”
当出尔反尔已经让借口不那么冠冕堂皇的时候,
“
劳模
”
甚至开始耍起可爱的小无赖了。
这让人想起去年此时,
“
劳模
”
的神态语气与今次如出一辙。同样是中网男单1/4决赛,同样是马不停蹄征战各项赛事疲惫的达维登科。在先失一盘又以0比1落后第二盘时,
“
劳模
”
主动放弃了抵抗,将斯里查潘拱手送进半决赛。赛后,达维登科不屑地说,如果不是自己的身体状况跟不上,对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赢他。而那天的斯里查潘,正像今天的西里奇一样自始至终牢牢控制着比赛。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那天上午,
“
体能透支
”
的达维登科还携娇妻兴致勃勃地游览了颐和园,并解释为
“
一切都是为了ATP的宣传
”
。而在退赛之后,他又按照原定计划去长城逛了一圈才返回祖国备战戴维斯杯,丝毫未见疲态。
看来,自相矛盾的言语和行为是
“
劳模
”
惯用的伎俩。
当然,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达维登科确实是所有ATP球员中参加比赛场次最多的选手。比如当许多大牌放弃中网而选择强度较小的比赛甚至干脆放个短假的时候,他却毅然前往,因为他
“
很喜欢中网公开赛,没有其他原因
”
。值得怀疑的是
“
劳模
”
真正的参赛动机,或者说,这是显而易见的
——
通过比赛维持信心、凭借比赛保持运动热情,甚至热爱比赛、将比赛当成自己的生活,这些显然都不是
“
劳模
”
疲于奔命的主要原因。他需要的是通过几乎全年无休的比赛来换取积分,保住世界前五的排名,并最终换取进军上海的宝贵门票。表面上达维登科对这种安排乐此不疲,实际上,究竟是劳有所得还是得不偿失,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
本赛季,达维登科参加了26站比赛,尚未染指冠军。除了在美网中表现令人称道外,其余战绩均令人不敢恭维。劳而不获的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程度的消耗势必会让伤病更快找上门来。费德勒本赛季参赛17站,显然不如达维登科劳模,却是稳坐ATP头把交椅的不二王者。积分不是这样挣的。或许,达维登科应该在今后慢慢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同时学会坦然和真诚。不然,劳而不获得俄罗斯人大概就只能空落个劳动模范的美名了。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大话中国男篮慈善赛
后一篇:
夏日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