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号梦工厂》的阅读之旅
(2011-03-14 14:11: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绘本阅读 |
3月11日星期五
《海底的秘密》给孩子们带来的视觉的、思维的、理解力的冲击力还没有散去,我们又一次选择了大卫的无字绘本《七号梦工厂》,尽管有了第一次阅读的经验,但在课前,我们还是一起进行了解读:你想象过天上有什么吗?讨论开始时高老师向我们抛出了这样的问题。说实话,我还真的很少想过,小时候有没有想过呢?好像印象也不深刻,看来我本身就是一个不爱幻想的人。没有这样的童话心境,我能带着孩子读好这个作品吗?心里不禁忐忑。我们自己先尝试着阅读这个作品:一个小男孩在摩天大楼的观景台上遇到了一朵白云,它调皮地把男孩的帽子围巾手套取走自己戴上,它载着男孩飞向天空,来到了一个神秘的造云工厂,在那里,有高大神奇的造云机器、有刻板专制的云朵设计师、有数不清千篇一律的设计图和对设计不满意的等待造型的云朵,男孩看了以后忍不住拿起画笔设计出了自己最喜爱的各种鱼的造型,给云朵们带来了别样的惊喜,但却引来了设计师的抗议,他们不能接受小男孩的设计,他被赶出了梦工厂,他回到伙伴们身边,但是当他坐上大巴回家的时候,却发现他设计的鱼一样的云朵飘满了天空……最后一幅画是一间布满鱼的房间,深蓝色的背景,仿佛就是一个神秘的海底世界,一张空空的小床,左上角是在云朵上熟睡的那个男孩子,原来这一切都是在他的梦境啊!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作品,即使是成人、是我这样缺乏想象力的人也被作者新鲜神奇的想象给吸引了、折服了,对于这样的作品,孩子们不会缺乏兴趣吧,我对这样的阅读似乎有了信心。
我和孩子的阅读之旅是“梦之船”带我们启航的,当孩子们安静下来后,我让他们闭上眼睛,给他们轻轻地唱起了《梦之船》,“梦之船离开神秘椰子岛,它今天要带我们飞上高高的天空呢!”我再次哼唱了半段,“孩子们,你们在高高的天空看到了什么呢?”这是挑战孩子想象力和入境能力的时候,孩子的想象大多不外乎这几类:星球类的,星星、月亮、白云、太阳,也有的会说成月球、地球;飞行器类的,火箭、飞机、飞船等等;大树小鸟类的;或者还有神仙、天使类的,有孩子还说有老天爷、上帝、嫦娥的。看得出,孩子们的想象还是限于自己所见、所知,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如我一样不太习惯想象了,有的孩子习惯顺着别人的思维走的,有的是听大人说的,有的则根本不想想,也不想表达。对他们的回答我没有作评价,自然地引出了绘本,“有一个美国的小男孩,他在天上看到了什么呢?”“七号梦工厂!”看到封面,有认识字的孩子已经把绘本的题目说了出来,我向他们介绍了作者,观察了封面,于是就顺势翻开了书。尽管这本书的表现手法与《海底的秘密》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这样的画面还是需要老师的引领孩子们才能理解,如开始的画面,先由远眺如云的摩天大楼顶部转到大楼前,再到大楼里面,然后再上到观景台,这样的镜头转换会让孩子摸不着头脑,所以老师需给孩子一根线,一根观察的线,才能理解画面的起承转合,我让孩子们顺着小男孩来观察画面,理解他所在的位置,跟着他走进画面。几个有过去上海东方明珠塔观景经验的孩子很快就找到了感觉,他们喊道:“这是一座高楼,很高很高,都到云里去了!”“这是在楼房里。”“现在到了楼房的最顶上了。”我指着观景台上的望远镜问他们:“这是什么呢?”很少有孩子知道,说明这样的体验对他们还不深刻,对于身处观景台,鸟瞰世界的经验以及云彩在身边环绕的体验他们也不太多,所以,后面的讲述就显得有些吃力的,画面刻画得很细致,尤其是大卫(我以作者的名字给故事的主角命名)及周围人的心里活动刻画得生动传神,但因为画面太小,很多细节仍然需要老师的提问和引领他们才能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孩子自己观察发现的美好感觉。孩子们对书中最感兴趣的是那座神秘的梦工厂,当他们看到第一幅画就喊起来:“七号梦工厂!”我追问他们:“这是做什么的工厂呢?”“是造云的!”很多孩子很快就得出结论。因为他们看到画面上有很多云向烟一样从烟囱里冒了出来!孩子们还是很善于联想和推理的!我们一起来到工厂里面,太复杂了!就像真的工厂一样,离我很远的孩子睁大眼睛搜索着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那个上面贴的什么?”他们指着画中贴出的两张流程图很好奇,我读给他们听,有眼睛尖的孩子把每个室门口贴的名字读了出来。后面的一幅画中出现了很多图纸,很多云朵手里都拿了一卷这样的图纸,但孩子们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让他们观察云朵的表情,猜测这张图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引着他们接着往后看,看到小男孩在图纸上画的鱼,以及这张图纸给云带来的变化,终于让孩子们理解了这是一张设计图,“就像盖房子的图纸一样。”不知是哪个有相关经验的孩子恍然大悟地说了出来。有了这条线,孩子们就理解了这一部分所有的画面,我们就这样顺着图书看了下来,有的时候是我讲,有的时候是孩子先有发现,有的时候也停下来讨论一下,直到最后一幅画。在看最后一页的时候,我们也仅仅就这样看了过去,小男孩在云朵上睡觉,亦真,亦幻?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在这里,是想告诉孩子们,之所以有这样神奇的故事,都是源于这个小男孩特别喜欢鱼,都是源于这个小男孩的梦境!在故事里,对于小男孩为什么总画鱼,我没有质疑,孩子们也没有疑问,我不知道在这里是否要点破,迟疑了一下,还是什么也没说,挑战一下孩子的理解力吧,相信他们是可以意会的。也仅仅是这样的一起读,就像妈妈和孩子一样的看看说说,不知不觉中,一堂课的时间已经匆匆溜走,甚至没有来得及回味。
这个故事到底让孩子们留下了什么呢?在阅读中,我从孩子的眼神里读到了新奇和激动,他们的内心受到了怎样的激荡呢?刚好后面有一节手工活动“我要飞”,我便沿着阅读活动进入,“你们还记得七号梦工厂吗?大卫是怎么到天空中去的?你们想到天上去吗?怎么去呢?”我让孩子用泥工来表现,很多孩子受故事的影响,表现了坐云朵上天、在梦里飞上天、在天上看到梦工厂等故事中的情形,也有孩子打开想象,表现了搭着梯子上天、坐着小鸟上天、自己长着翅膀飞上天、坐着有轮的飞车上天等等大胆新奇的想法,比起阅读前的表现更让人振奋哦!这就是阅读的价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