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亲子粉红魅色彩心理学张锦城 |
分类: 美腿@城 |
张锦城对上次用过的假发片失去了兴趣,不再抓得满手毛毛,同时她对奢华的粉红毛绒外套也不感冒,热了一头汗,不耐烦地哼哼着想从里面出来。在猪妈坚持不懈的折腾和娃姥姥的反对与哄劝下,这组拍摄勉强完成,片片效果被猪爸评价为“真假”。管他评价如何,猪妈是一定要给张锦城拍粉红套系的,这次不尽兴,下次再来。
因为粉红这颜色,一直是猪妈的小心结,能穿的时候没得穿,有得穿时又穿不得。娃姥姥怀猪妈时,娃姥爷想要儿子,以致猪妈出生后穿了好一阵男孩衣服,尽是深蓝与草绿,与粉红无缘。等到娃姥爷接受现实,开始培育淑女,许可的颜色也仅限于纯白与米黄。娃姥爷的眼光其实相当不错,是七八十年代少有的洋派,但当时的染织工业与社会审美不配合他,市面上的粉红,不是浓艳如卫生纸就是漂白若新桃花,洋娃娃穿上也土了三分,自然不在被选之列。
等到九零年代,大家终于知道在粉红里掺点灰调,各种娇柔妩媚的毛线、针织、雪纺乃至牛仔布出台,少女猪妈却又瞧不起它们,觉得小女儿气太重,宁可坚守黑白。那时对成人的世界过于向往,急着预支未来,却不知道有些东西,当时不体验,以后再也回不去了。
那些回不去的东西,猪妈直到年近30才学会用比较宽容的眼光去欣赏。像《长恨歌》里的李主任一样,猪妈忽然发现了粉红的美,发现那其实是最坦白的娇宠,是粉红皮肤和粉嫩思想的延展,有点自恋,并不讨厌。但是,当然,猪妈不至于把它弄到自己身上,扮嫩是种特权,猪妈从没拥有过。
幸好有了张锦城。猪妈比娃姥爷好得多,发现来的是女娃之后,立刻抛弃早先准备的大批量蓝,与娃姥姥和猪爸一起大买粉红。这真是件过瘾的事,粉红绒衣、粉红毛毛外套、粉红小动物造型衣、粉红小圆头舞鞋、粉红毛绒袜袜、粉红包包……以前错过的享受,这时纷纷兑现,而在如此性别鲜明的颜色里大肆挑拣,也是家有美女的骄傲展示。
等张锦城可以参加同学生日会了,猪妈还要给她买件粉红的欧根纱裙,淡淡粉贝壳的颜色,带粉红缎子捆边和粉红透明的大蝴蝶结。关于这款纱裙的描述,是在亦舒书里学的,这位大婶总是借小说主角之口,宣扬小孩子最好只穿深蓝帆布和原白针织,但在某一篇里,那主角终于也抗不住小女儿娇嫩的恳求,给买了这么一条裙子,可知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这样容易被打动的角落。
虽然张锦城的标准色是橙,但不止一位橙汁评价粉色系更适合她。猪妈想,张锦城若知道这颜色如此成功地掩护了她的坏脾气,把她假扮成如此乖巧动人的小模样,一定也会喜欢吧?在女儿反叛妈妈的审美观之前,猪妈与张锦城,一同在粉红里陶醉。
超模原型~~~娃姥姥说这样才可爱。她是反假发派。
五个月快乐~~~今后的粉红时光,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