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2020-04-23 08:16:58)
标签:

冰夫

回忆录

情感

往事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王雄专柜

苏醒的光阴(三十)

 

 

我与王雄先生

 

 王雄先生何许人也?乃当今中国铁路作协的掌门人,铁路作家协会主席是也。

铁路的作家群是出过大作家和大作品的,如曲波的《林海雪原》,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花园街五号》、《中国文人的另类面孔》等。前者的作品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影响了几代人;后者曾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华人传媒文学奖等多项大奖,游弋在小说、散文、戏剧、文学编辑等多领域,成为当代将学识、性情、见解统一得最好的小说家和散文家。

1996年,铁路上的又一位大作家王雄的作品,以襄阳、汉水为文化背景的《阴阳碑》出版。接着,他又创作出这种以文化流域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传世古》、《金匮银楼》,推动丰富了汉水文化研究。

2002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传世古》还由中国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了书名。2006年,“汉水文化三部曲”第一次由中国工人出版社结集出版,王雄还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全国有影响的大报载文誉为“第一位倡导和实践汉水文化的小说家”。  

201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三部曲”的插图本,再一次向读者展示了这一幅幅精神守望的凄美画卷和汉水流域的民俗史、生存史、发展史。2017年初,出版社首次推出了插图本《传世古》的英文版,在国内外发行,第一次将“汉水文化三部曲”推向了世界。可以说,“汉水文化三部曲”是新时代铁路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2016年,外文出版社又推出由王雄创作的,纪录改革开放后中国铁路强势发展,中国高速铁路迅猛发展的《中国速度》一书。让多语种的《中国速度》走向了世界,也使王雄先生成为又一位走向世界的铁路作家。

紧接着,外文出版社又出版了他记述“中欧班列”运行的《丝路大通道》和《红楼梦》研究《红楼梦写作之美》。

他又踏入了新的研究领域。

第一次见到王雄先生是在厦门。

在三角梅争奇斗艳、凤凰木高耸蓝天、白鹭鸟翩翩起舞的20015月,在《中国铁路文学》在厦门铁路疗养院举办的笔会上,我有幸和先生初识。他是郑州铁路局宣传部的领导,我那时在白城车站做党委书记(白城分局刚撤销,我由分局来到白城站)。

他个子不高不矮,身材纤细,面容清秀,一看就是个南方人。上身穿一件浅灰色的短袖衫,下身着一件黑色的西裤,亮亮的皮鞋,显得年轻干练(后来一打听他是湖北洪湖人,我猜的果然没错)。

那次笔会,铁路文学的大腕很多。还有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中国铁路文学》编辑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

在海风吹拂的沙滩,在绿意盎然的疗养院,我和他,还有中国铁路文联的领导王惠芹、《中国铁路文学》编辑部的高主任在院子里散步闲聊,聊的什么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在南方温润的气候里,在南国的花木丛中,我们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这张照片被我收在我2014出版的散文集《在时光深处跳舞》中。

我虽然看过他发表在沈阳时期《中国铁路文学》上的中篇小说,好像是《蔡伦造纸》吧,但对他的创作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以为文学创作对他来说,虽然不是“叶公好龙”般的又爱又怕,也不过是业余时间调剂生活的小佐料。工作累了,看看小说,写写小说,而已而已。

在厦门,我获赠一部他的中篇小说集《男钱》,他签字的日期是2001915日,这才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男钱》应该是他的第一部小说集,这部集子里收入他十部中篇小说,其中80%是铁路题材的作品(我原以为他是不写铁路题材的),作品出版时他应该还在襄樊铁路分局做宣传部长。我认真的读了他的《男钱》,感受了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对古钱币的研究的博学,亦感受到了钱对人的影响。他哪里是在写钱?他是在写汉水畔的陈年往事,写一个家族的兴衰,写人的命运啊。

得到这本书我才知道,王雄先生已经有了一部长篇小说《阴阳碑》,一部散文集《遥远的大海》和一部论文集、一部纪实文学集了,他已经是铁路文学界的娇娇者了。

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他对小说的理解。他在《男钱》的后记里写到:“小说尽管是虚构的,但它应该是本质的真实和逻辑的真实。这种真实的追求,取决于作者对人类境况的洞察,对心灵之谜的破译,取决于作者的世界观、审美观和价值取向。于是,我在创作中学会了对现实事件以及幕后背景的思考和展现,学会了对民俗、历史、文化的瞩目与描绘,力求在小说中穿插或融入一种文化韵味和文化背景,使小说既有层次感也有可读性”;“小说艺术是在轻松愉悦之中启示人们,为人们提供精神享受,绝不是与人们捉迷藏,所谓的意识流、朦胧派,刻意卖弄自己的才华以显示与一般人的格格不入,让人读小说如雾里看花,水中捞月,从某种意义来说,也就失去了写小说的意义”。他的这些观点,我非但是认同的,而且成为我后来写小说至今遵循的原则。

第二次见到王雄先生是在站台上,准确的说是在郑州车站的站台上。在灯火闪烁的暗夜,在暖风微醺的初夏。

那是一年以后,我们一行铁路文友经北京去宜昌参加20066月《中国铁路文学》的笔会。车到郑州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了,连郑州的月季花都睡了吧,我也躺在卧铺上昏昏欲睡,忽然听到车下面笑语喧扬、人声鼎沸,就听人说,王雄部长来了!

我一咕噜爬起身,心想,王雄部长也去参加笔会吗?怎么不上车?

下去仔细一听,原来王雄部长并不是去参加笔会,而是专门到站台上看望各位文友的,这让我顿时感到心里热乎乎的。原来王雄部长这么重情义,这么看重铁路文学界的朋友。他一点架子也没有,还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专门来车站看望大家。我知道自己不是先生的老朋友,亦不是铁路文学的大腕,就没有往前挤,只是礼节性的驱前握了握手,便一个人退到后面默默的看着他们谈笑风生。直到火车开了,我仍然站在车窗前,看他那笑容可掬的面容和站台灯光下他渐行渐远的背影。一霎时,先生的笑脸在我脑海中如月季花般灿烂起来,先生的身影在我眼前如法国梧桐树般高大起来。

20048711日,《人民铁道报》在“铁路作家巡礼”的专栏中发表了两期推介我的文章《草原·铁路和我》、《试着与文学拉近距离》,他应该也看到,因为在这个“铁路作家巡礼”的专栏中也发表了推介他的文章。反正我对他的文章是越来越喜欢了,只要有他的文章我都会找来读。

 20066月,我得到了他由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的长篇小说《传世古》(我已然忘记了我是怎么得到这本书的),先生真的了得,贾大腕哪是轻易给人题字的主?他签字的时间是2006622日。这是一部以古钱为背景的古老家族的宏大叙事。小说讲述的是清代中晚期到上个世纪末祥符古钱店(或称古玩店)老板祥符元坤先生秉承先人遗志,颠沛流离,落脚襄阳,历练多年,终成“襄阳钱王”的故事。他矢志不渝,苦苦追寻,执意寻找古钱“国宝金匮直万”的故事。这是一幅志存高远的画卷,这是一幅理想追求的画卷,这又是一幅精神守望的凄美画卷。他们觉得,那是一个广阔而光明的世界。那个世界里有阳光、有春风和无限的美。

可以看出,王雄先生的叙述和描写完全是以一种景仰之情对崇高的精神世界的追求者的审视、深思和追踪。它会让你觉得,人生中的精神力量有时会比金钱更有力地支撑着你的灵魂,使你的灵魂不自觉地通向那至善、至真、至美的境界,让你感到充实、富有、其乐融融。这是超越作品的精神追求。我为其写出评论文章《一幅精神守望的凄美画卷》,发表在20071130日的《人民铁道报》上。我在评论中感慨地写到,我被小说中家族自传式的笔法,峰回路转的故事,波澜起伏的人生,坚定而不屈的追求所吸引,为王雄先生的文笔所折服。“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生活是贯穿于人类生存发展的一条主线,呈现出时明时暗的特征,尽管它不能填饱肚子,却能让你变得富有和充实。祥符家族的几代人,靠了这种精神,不惜精力,不惜巨资,苦苦求索了几百年,终于搞清了事实真相。尽管这个结果有些凄清,有些无奈,有些不尽如人意。但谁能说这种追求是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呢?王雄先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以独立、自我、内在的方式生存的家族,一种以敬仰之情对崇高的精神追求做无悔追踪的几代人和一群从他们骨子里就蔑视一切卑琐虚糜的主人公,这难道不该是我们现代人拥有的情怀吗?

在体味主人公精神追求的同时,我们可以时时感受到《传世古》透视出着的京城和汉水流域的民俗文化。在这诸多的文化现象中,作家着墨最多的当然是“古钱文化”。这里有得钱时的喜悦,失钱时的失落,寻钱时的艰辛,买错钱时的懊悔,还有辨别古钱真伪的办法、制造假钱的秘方,真可谓包罗万象。《传世古》在将文字汇入汉水的涓涓细流中时,处处彰显了流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人说他是“从历史遗存的典故中,在秦风楚韵的音律熏蒸中,破译着汉水文化的基因密码”,我亦有同感。《传世古》再版后好评如潮,《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人民铁道报》、《鸭绿江》、《中国铁路文艺》等报刊相继发表评介文章,就连权威的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文艺报》也发了消息。一时间,“古钱文化”“汉水文化”流淌在河南的大街小巷,流淌在湖北的大街小巷,流淌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流淌在全国的大街小巷。王雄的名字被更多的作家和读者所熟知。

 2006年的11月,在北国风雪漫天的季节,我有幸和先生一起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才让我们更加熟络起来。

这次会议铁路上共有五人参加。铁道部的赵奇克、王雅丽、李志强、郑州局的王雄,沈阳局的我(冰夫)。原来还有广铁的李科烈,他后来参加了广东省文代会的团。在会上,我们一起用餐、一起乘车、一起去人民大会堂和北京饭店开会,一起看高水平的文艺演出。我们也因此有了一天三进人民大会堂的经历。我珍惜这些经历,就拉着他到处合影。他因此揶揄我说,这小子真行,不论什么大作家,他都能拎出来合影。我说你说错了,我可不是拎出来的,我是请出来的。都是会议代表,人家请你合影是对你的尊重,谁会那么不给面子。大概一共和上百位著名作家合了影,这些都是我以后写文章配发照片的素材呀!我要做个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有心人。

会议前,王雄先生约我去郑州。

在郑州,第一次见到了我景仰的郑州铁路局老局长散文家徐宜发先生,获赠他刚刚出版的第一部散文集《我心永恒》。会议结束后,我又去了郑州,在美酒和鲜花中享受到了载誉归来的喜悦,和先生一起度过了几天快乐的时光。我知道,我借的都是王雄先生的光,我心里暗暗感谢先生。我更知道,我回长春是没人会理我的。

  会议中,恰逢王雄先生的汉水文化三部曲《阴阳碑》《传世古》《金匮银楼》刚刚由中国工人出版社结集出版。我第一时间得到了他的馈赠!由此,我知道了汉水,知道了汉水文化,知道了襄阳古城。并生出了到那个有古钱、古碑、古银楼的古城,那个能打捞出古钱的汉江去看看的愿望。

2013年,我真的来到襄阳,去了古隆中,襄阳博物馆,去了米公祠,去了襄阳王府绿影壁游走在襄阳的古街古巷中,寻找阴阳碑、马背巷,登古城墙远眺,在汉江畔徘徊,在古城墙下看那些下棋的、舞剑的、健身的、牵着牙牙学语的孩童尽享天伦之乐的。

小北门码头是找到了,但我还是没找到马背巷。我给他挂电话探寻旧址,问他有那条巷子吗?有那座银楼吗?他说有啊!后来我读他的自传体文章才知道,那都是有人物原型的。当然,小说是虚构的文字,你不可能只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徜徉。我曾经有感而发的写出评论文章“《汉水文化的华彩乐章》读王雄先生的长篇小说《阴阳碑》、《传世古》、《金匮银楼》”,发表在200711月号的《鸭绿江》杂志上。

我在文章中写到:如今,襄阳又添文化新景,汉水又谱华彩乐章,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汉水文化”三部曲《阴阳碑》、《传世古》、《金匮银楼》。现代文化学者型的作家王雄先生,以他泱泱大气,长达近百万字的“汉水文化”三部曲又为“汉水文化”添上了厚重的一笔。如果把“汉水文化”比做一部大气磅礴的恢弘古乐。《阴阳碑》、《传世古》、《金匮银楼》三部长篇巨制绝对可以称做恢弘古乐中的华彩乐章。阅读是幸福的,阅读是怡然的。我在阅读汉水文化三部曲中获得了诸多的审美愉悦,产生了诸多的感悟,让我产生记述下来的冲动,感受最深的有这样几点。第一、三部曲在将文字汇入汉水的涓涓细流中时,处处彰显了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二、三部曲在关注汉水流域民俗民风民情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小人物的命运。第三、三部曲在描绘汉水文化和时代变革中,凸显了人的精神追求(当然,每个题目后面都有详尽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精神和理想是可悲的。那么一个家族呐?王雄先生把祥符家族的精神生活写成了“坚定而不屈,纯粹而勇敢”的追求。在书中,古玩店只是一个大背景,而“国宝金匮直万”古钱币才是全书的中心意向和精神家园。王雄先生说:“它象征古老家族中的一口井,涌出的是人的自然本性与率直情感,与之对立的则是世道的阴暗与人性的沦丧。”

 一部好的小说不同读者阅后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比如《红楼梦》,有人读出了爱情,有人读出了人生,有人读出了剥削,有人读出了欺凌,有人读出了政治,有人读出了革命。而鲁迅先生则说“经学家看家了《易》,道学家看见了淫,才子看见了缠绵,革命家看见了排满,流言家看见了宫闱秘事”。我读《阴阳碑》、《传世古》、《金匮银楼》看见的是汉水流域的社会变革民风、民俗和生生不息的汉水文化、人文精神。

现在,我已经沐浴在汉水的江风中了,一时间,王雄先生的文字潮水般向我涌来。它让我感受汉水,感受古巷,感受人生!

以后,我们更多的是在博客中交流,而交流最多的是他对我的文章和书目的奖掖、评价和鼓励。如:他在我的《朱元璋钦点的顾命大臣》中写到:很有意思,很有价值,写下去。查访明史,追溯祖史,其乐无穷也。他在《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中写到:博主的文化用心良苦,中国名楼多多何为我心中的文化名楼博主一定有其自己的文化标准和审美标准。尽管是一家之言也很有点意思。他在《的创作生涯》中写到:一位文化名人的发展史,一部铁路职工的业余卷。我很感动,也很自豪!久全先生的生存史告诉我们,人是要点精神的,事业是干出来的!祝久全先生越活越年轻,创作之春常青!我就是在他的鼓励和奖掖下完成了近年来的四部代表作《瓜瓞蕃海》、《陈其学传略》、《一代忠烈陈迪》和《在时光深处跳舞》的。当然,我也常出入他“汉水文化”博客的园子,并为他的文章点赞!

2006622日,我接到了中国铁路文联、中国铁路作家协会的聘书,被聘请为第八届中国铁路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委员,去山东兖州参加评奖活动。王雄先生也是评委之一。

一月底,我坐长春至上海的快车到兖州铁路文化宫报道,王雄先生已经到了。还有几位评委王慧芹、蔡宗周、宋华亭、宋清海先生因病因事请假未到。会议经过三天紧张的作品再阅读、又经过严肃认真的小组讨论、个人陈述意见、评委投票、大会审议、排出各组名次封票上报中国作家协会终评等一系列程序23日在兖州结束44件作品入围第八届全国铁路文学奖,至于你能评几等那权力就在中国作家协会了。

会议结束后我们还参观了孔子故里、微山湖。在孔府杏坛体会《论语》,在微山湖小李庄体验被日本鬼子欺负的滋味。和抗日题材长篇小说《秘密列车》的作者刘惠强先生、王雄先生、济南铁路局散文大家刘荣哲先生在小李庄合影

最终,王雄先生的长篇小说《传世古》荣获长篇小说一等奖。印象深刻的事,除了会议争论很激烈外,还有那顿杏林晚宴在孔府门外一家酒店吃的,真是吃出文化来了。至此,“第八届中国铁路文学奖”初评告一段落,主办方赠了我们每人一部精装《论语》。这期间,我和王雄先生多有争论和交流,我亦向他学到了不少东西。

 2007年的七月初,我参加了铁道部文联的一个报告起草组,在郑州呆了一个礼拜,当然是王雄先生接待的我们。恰逢周日,我们游览了黄河小浪底、王屋山。我小浪底体验“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我们在王屋山体味“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在王屋山中寻“叟”,我们在济渎庙里读碑。我们崇尚济水之神的灵动,我们观赏古建筑博物馆的神奇。我在这个小组里只是个拿初稿的压力不大;而李木马、张风奇是主力他们都是经常在《人民日报》、《诗刊》上发表散文诗歌的大家。当然,还有赵奇克、王雄两位领导。这个报告是为全国铁路第二届文代会起草的工作报告,最后是谁完成的我不是很清楚,大概最后由王雄先生定稿的吧。

2008年,全国铁路文化界瞩目的第二届全国铁路文代会时隔23年后在北京召开,而我却不是代表。铁道部给沈阳局的作家代表只有一个名额,因此,在铁路局选的代表中并没有我的名字。沈阳铁路局创作实力雄厚,著名的作家就有杨天祥、田永元、川美、力哥、魏国松、王齐君等,而我已经二线了回家了,不在职,又不在沈阳,给八个名额也轮不到我呀。但我是这次会议报告的起草人之一,又参加过全国的作代会。全国铁路文代会有30年没有召开了,不参加这样的盛会我不甘心。怎么办呐?铁路文联新换了领导,对我的情况不熟悉,找谁争取一下呐?

我想到王雄先生,可先生那时候还在郑州,说不上话的。于是,我打电话找到了铁道部宣传部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我们产业团的团长王勇平先生,说明了我的情况,才得以特约参加了会议。

作家是个很个人化的职业,局里领导不了解我很正常,人家没有必要了解一个二线回家的人啊?其实,我自己知道我在铁路作家中的影响力在沈阳局非一般人能比。尽管我的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在各个文学种类中都不是最突出的,但我的综合能力比较强。获得许多次省部级文学奖项,小说集《关东雪》曾获第七届中国铁路文学奖一等奖(唯一的),出过12部文学专著,参加过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中国文联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还被聘为第八届全国铁路文学奖的评委。这些都不是一般代表能企及的(这只是08年以前的情况)。但我并不知道我还能入选全国铁路作家协会的领导层。

第二天选举,我被提名为铁道部作家协会的副秘书长,一选就选上了。王雄先生当选副主席。别看我这个副秘书长是虚职,看重它的人还不少呐,还有人因为没选上闹情绪呐!而我根本没想那么多,我连代表都是争取来的,却意外当选了副秘书长。我把它看做荣誉,看做领导对我的鼓励。我当继续努力“为铁路写,写铁路事”,“为小人物写,写小人物事”,继续为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铁路建设鼓与呼,写出无愧于动车时代和高铁时代的文学作品,不辱没“铁路作家”的称号。

2008825日,我在新浪网“铁路冰夫”的博客首开系统介绍铁路作家和作品的专栏,截止924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系统介绍了建国以来至2008年以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49名铁路作家和作品。

王雄先生在我的博客上多次留言支持我。他说:“冰夫先生的做法很好,这对进一步壮大铁路文学队伍,繁荣铁路文学创作意义深远”;“博主创建的这个栏目,已经成为铁路作家宏大的资源宝库”!我深受鼓舞!这个栏目至今为许多研究铁路文学、铁路作家和作品的人提供着素材和范例。

又一起在长沙、郑州、贵州铜仁、辽宁丹东参加了几次铁道部文联作协的会议,2012年冬天再见到他时,他早已经是铁道部宣传部的副部长了。这期间获赠了他新出版的部分著作:2007年《汉水文化探源》2008年《古钱收藏笔记》、2010年《走过的》、2013年《守望我的河流》,他俨然已经著作等身了,他的书不仅装帧精美而且质量上乘。

 我又写出评论文章《走过的都是一种美好》,对他的散文做了高度评价:王雄先生的散文并不华藻繁缛,它风格清新,激情四射,且语言气象很大、格局很大!先生的散文蕴涵着浓浓的地域文化特,传承着汉水文化特有的人文精神,表现出王雄散文的特有厚重;他的文章有一种令人神往的吸引力。他的思绪极富文采,却不晦涩抽象。

“三月芳菲任剪裁,和风娇翠着香埃,人面轻倾花面去,新花叠入旧花开。”读王雄的新书《走过的》正是这种感觉。那许多文章,掩卷之后,它们的情境、意境和语境都很自然地交织于一体,撞击着你的心灵,引你思索,让你欲罢不能。

“居高莫忘回头望,已上人生第几层。”王雄先生很在意自己走过的路,时常试图抓住些什么。然而往事就像落叶,有的飘然而逝,有的随风而去,让他感动和忧郁。于是,他便抽暇把一些印象深刻的往事纪录下来。于是,《走过的》就有了这52篇文章,就有了这些灵动的文字,就有了他独特的积累和感悟。

“与这个世界一起走过的,不仅仅是经历、见识和感动,最珍贵的是长久的积淀和刹那间灵感的闪现。”于是,他感悟到,“与他人走在一起,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走过的、错过的,都是一种美好。”

王雄先生的写作状态是令人敬佩的。这是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然写作姿态。如果没有这种排除一切干扰的坚决,如果没有这种义无反顾的拼搏,一个人的气息与声音早已被浩如海的众声所吞噬,早已被此起彼伏森森然的指点所扼杀,也早已因为时光的重重掩埋而窒息和遗忘,更何况他还担当着相当繁重的铁路宣传工作的职务。

散文要有精神性、智性和文化味。王雄先生的集子《走过的》就不失这些特点。读着他的文章,那文化味是字里行间里弥散出来的,仿若身处优雅的酒吧,清净温馨的情调,如烟如缕的音乐,让你陶醉其中。这种文化味的流动和含纳体现着作者的精神气质和长期的内在的文学修养。王雄的散文之美还体现在形式上的美、音律上的美和修辞上的美。那更是一种自然的美、朴实的美。我写的是我阅读后的真实感受。这里面当然有我喜欢的许多铁路题材的散文,但我更喜欢他那组亲情散文《我的父亲母亲》《父亲的大地》《坚强的老爸》《母亲看着我》《俺家女儿长大了》、《记忆中的年味》。

2012年在北京铁道部党校参加的会议内容丰富,它不但是铁路作协理事会,还是铁路作家的创作会议、《中国铁路文艺》重点作者的座谈会、中国铁路美术家协会成立大会、诗报告《大地飞虹》的作品研讨会。

在这次会议上,新当选为中国铁路美术家协会主席赠大家一卷2013年他绘画作品的挂历,并请与会全体人员去北京前门烤鸭店吃烤鸭,我没有去。

并非我不想去吃烤鸭,因为王雄先生要请我去看铁道部文工团话剧团演出的话剧《培尔·金特》。因为部长专门请的我,一个已经退休的老工友,老作家,并没有请他人。我在感到受宠若惊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他是一个不忘朋友的人,不忘旧情的人。

2016年,他又请我去北京编辑《中国铁路优秀文学作品集2013--2015年》的中短篇小说卷、诗歌散文卷。在人民铁道报招待所住了一周多时间,我进一步领略了他的领导艺术。

2018年,我们的作品同时获得洛阳新安市全国散文征文大赛奖。我的散文《没有绿叶的生长》获三等奖,王主席的散文获一等奖。我们又在新安度过了几天难忘的时光。一起用餐、一起散步,一起参加颁奖大会。中原的文化浸润着我们的思绪,陶冶着我们的情操,敦厚着我们的友谊。

现在,他虽然已经退修,但他仍然担任着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主席的重任,而且把铁路作家协会打理的井井有条、生机勃勃!充分调动起铁路作家的创作积极性。

至今,我们常有微信联系。

我关心他的创作活动,他关心我的退休生活。

他,是我一生的朋友!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王雄专柜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在新安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苏醒的光阴(三十)我与王雄先生
获奖合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