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曲放排(冰夫历史文化散文3)

(2012-01-16 23:02:50)
标签:

宋词

柳永

历史文化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让妓女们至死相爱的柳永

 

历史上谁对词的贡献最大(冰夫历史文化散文3)

 

      历史上谁对词的贡献最大(冰夫历史文化散文3)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到武夷山没有不到九曲溪的,到九曲溪没有不踏上竹排漂流一番的,不漂流一番,那山水相谐的武夷况味你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更何况我还要寻找柳永遗踪,体味柳永婉约宋词的音韵情境,踏访柳永那比九曲只多不少的人生轨迹。

下午的艳阳当空照着,灼人肌肤那滋味,就像炭火上烤羊肉串,只几分钟的功夫,你的皮肉已被灼红。看来,阳光不止给人温暖、明亮,它也是会折磨人的。这种折磨,堪比柳永的一次次失意,一次次潦倒,一次次遮挡,一次次焦灼,一次次疲惫的转身。

柳永还可以遮挡、转身,随便找一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去消夏解暑,而我们却只有在烈日下煎熬,追寻那“青山在,人未老”的不朽境界。

柳永应该还算幸福。

阳下的竹排一驶出波光粼粼的水面,便驶进了弯弯曲曲的九曲溪。这九曲放排恰似柳永的人生,有艳阳高照,有春风得意,也有“被翻红浪”,也有“冷月秋霜”。但更多的时候是热浪袭人、骄阳灼人、浅滩考验人。

磨盘峰、天游峰、玉女峰、大王峰一簇簇山峰迎面漂来,阳光碎银子般在闪,那可是柳永飘渺闪射的仕途梦?竹排驶进高峰遮蔽的峡谷,阳光被一片片遮挡住,那可是柳永如影随形的人生阴翳?

柳永一生追求当官,可皇帝却不让他当。可亲可敬的仁宗皇帝呀太伟大了,太有远见了,你就好像知道柳永必会成为中国的诗词大家一样,绝不让他在碌碌的官场混饭吃。

竹排顺溪流而下。我们知道竹排终点柳永却不知道。他至死也不知道他人生的竹排会驶向那里,会在哪里靠岸。

 

 

词呵,还能改变人的命运

 

 

柳永(987—1053年),福建崇安人(今武夷山市)。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景佑年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穷困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精神寄托,成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相当于现在的畅销歌词专业作家)。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大量慢词,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从民间一举登上辉煌词坛。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歌妓生活羁旅行

史载,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他曾写过一首叫《鹤冲天》的词,就是这首《鹤冲天》,叫他“一飞冲天”,成了屡失龙头望的倒霉蛋。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去便,争不恣游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并不是第一次进京赶考就中进士的,他一连考了四次才勉强考中。第二次考试不中后,柳永已觉心灰意冷,填了一首《鹤冲天》,说黄金榜上这次没有我的名不过是偶然丧失了当状元的希望而已这么个清明也会有暂时遗落贤才的时候我能怎么办?然天意如此,要我示自己的才华实现我的风云志向,那就一任纵情吧,何必去论什么失呐。自是才子词人,白衣卿相。 从上阙来看,他还是指望考取功名的,一次两次,都不过是偶然,清明朝代,不会总埋没人才的,他对朝廷对科举仍寄厚望。

下阙就有点酸溜溜的自我解嘲牢骚满腹的味道了。

  烟花巷中,隐现雅致的闺房意中的佳人,值得我去流连寻访每日里偎红依翠,此种风流韵事,足令平生。美好的青春那么短促还是忍着辛酸,把金榜虚名换成及时行乐吧。

这首词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也他带来了人生路上的灾难,甚至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按说这首《鹤冲天》也就是发发牢骚,你们不让我当官,我只好喝点小酒,唱唱小曲,发点小牢骚,到我的红颜知己中去寻找安慰吧。可他不知道这首词已经在京城传开了,甚至已经传到了宋仁宗的耳朵里

虽然仁宗也是他的粉丝,非常喜欢他的词,每对宴,必使侍从歌之再三那么,才华横溢柳永,高官厚禄应是情理中。然而,事与愿违,宋仁宗却听信了近臣谗言,说他恃才自傲,虽善作小词,却薄于操行,在朝为官,有伤纲伦。

第三次会试后,柳永的分数已经上线了,放榜时宋仁宗突然想起柳永这首词,想起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于是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朱笔一挥,把他黜落了。

还有一首叫/《定风波》的词,也叫柳永吃了苦头。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麽。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这本来是妇女怀想心上人的词心上人走了,音信皆无,从春天起就厌倦无趣,看什么都是惨绿愁红的。悔恨当初不把他的雕鞍锁住,只让他陪我吟诗作画,我呐,就闲捻着针线伴坐在他身旁,省得我虚度这年少的光阴。就是这么首词,本来和当朝宰相晏殊一毛钱关系都,可偏偏传到晏殊耳朵里。由于晏殊是做雅词的,岂容得这般轻薄言语。于是,当柳永为求取功名而找上门时,就出现了这样的对话:“贤俊作曲子么?”晏殊问他。

柳永回答说:“只如相公,亦作曲子。”意思是我和相公你一样也作词。柳永以为这样说就可以拉近两个人的关系了,谁知晏殊却说:“殊虽作曲子,却不曾做那‘针线闲拈伴伊坐’”。

看来,柳永的这首词是当时士大夫们所不能接受的它对爱情,对少妇内心活动的描写直率、火爆而大胆且用笔泼辣,不加掩饰。这与晏殊笔下的“雅词”相比较,的确是迥然不同的。晏殊的语气和态度明显是对柳永的一种鄙视,他是从骨子里看不起像柳永这种专职写作“艳曲”的。柳永无言以对,又不好发作,只得讪讪的告辞。

可以想柳永当时心情的沮丧。然而,倔犟的性格却决定了他要把贴近民间的词写下去,同主流文坛大老们对着干下去。

后来,他一首《醉蓬莱》,由于词中“此际宸游,凤辇何处”、 “太液翻波”等语句触怒了宋仁宗,因此“不复擢用”,被发配到了舟山,做了个小小的盐监官。

柳永可算是倒霉透了吧。

自古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现却是成也柳词败也柳词,柳永后来得名于词,初时却得祸于词。这还没遇到朱元璋呐,后来的明朝,哪个词,哪个字不合朱皇帝的意,你就别想要脑袋了。

 

 

词呵,竟能叫人生出野心

 

 

为答谢杭州的朋友,柳永做了一首望海潮》,他做梦也没想到这首词又惹了祸,还惹了大祸 。那首词写得真美,叫没到过杭州的人想去杭州,叫到过杭州的人还想再去几次。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钱塘(今天的杭州市),从唐代开始便是历史上名的城市,到了宋代已是盛况空前。柳永在杭州生活过,对杭州的山水名胜、风土人情有着身的体验,这首词,他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西湖的美景,钱江的壮观,杭州的繁华富庶,当地上层人物的享乐,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都一一注于词人的笔下,活画出一幅优美壮丽生动活泼的画。

     这首词是柳永给两浙转运使杭州旧友孙何的。词中千骑拥高牙之句就是指孙何而言。由于是呈献杭州官长之作,词中不免对当时的杭州做夸张描写,也免不了有些恭维的话语。但透过竞豪奢这样的表面现象,读者还可以看到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盈实富庶,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轻快欢欣,以及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的风流潇洒。 

     坏了,这首词若是小小老百姓读了,想去几次杭州都没关系,偏偏叫金主完颜亮看到了。呵,这地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还能“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好个三吴都会,钱塘胜境,我不去那里看看,也枉做一回金朝皇帝了!于是“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生出了渡江南下侵吞南宋的野心。这下可好,柳永差点没被人当成“汉奸”。

你说你没事写这种词干什么呀,你就写你那“烟花柳巷”、“被翻红浪”去不就完了吗!那都是生活小节,也碍不着别人的事。这种副作用,是柳永万万想不到的,若能想到,打死他他也不写了。为此,宋人谢驿还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说金主完颜亮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原不可信就像大兴安岭火灾埋怨费翔唱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一样。但是,么个传说,却道出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一首词能叫人生出吞并那个地方的野心,这还不说明柳永词的巨大魅力了吗?

作为高级官僚的范缜对柳永这首词也极为欣赏四十二年太平,镇压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巧于耆卿词见之。

后来,柳永的词还歌咏过苏州(《木兰花慢》、《瑞鹧鸪》)。扬州(《临江仙》)、成都(《一寸金》)、洛阳(《少年游》和北宋都城汴京(《倾杯乐》、《透碧霄》)等。为宋代都市繁留下形象画

 

 

词呵,我为你狂

 

 

    在中国词的发展史上宋代无疑是鼎盛的词无与伦比。而柳永从内容到形式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善做慢词,长于铺叙慢词新腔的第一人他的词善用民间俗语,使其语言通俗明白如话。这柳词能够广泛传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形式上,他善做小令长调从而使词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

在艺术技巧上他独自拓新了词的新腔新调

如这首《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阙记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展示令人伤的一幕。下述怀,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宵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 ,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境界。进而今宵经年,由“ 千里烟波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更与何人说淋漓尽致地抒相见时难别亦难”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感伤之情。 

在写长调慢词的同时,柳永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在描写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时,柳词从达官显转向了平民百姓市井青楼,具有浓厚的民气息。表现了惨遭遗弃的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抒写了处于社会下层的伶工乐伎的不幸遭遇和美好愿望。

这首《鹤冲天》闲窗漏永,月冷霜华堕。悄悄下廉幕,残灯火。再三追往事,离魂乱,愁肠锁。无语沈吟坐。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则个。从前早是多成破。何况经岁月,相抛[身单]。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麽。悔恨无计那。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把歌妓惨遭遗弃的心声,孤苦的遭遇一层层揭示出来,甚至不敢想象假如还能相见时的场面。

另外,工于羁旅行,他把这些本来属于诗的言志抒情内容一并移入词中,用来描写江湖流落的索寞,抒发别离相思的况味,此类作品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境界。这首《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 ”不但写出了长安古道夕阳晚秋的风光,还对自己的游荡行为做了小结,似有追悔之意。应该说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传极广,

表现手法上,革新了词的语言表达方式把六朝小赋的作法移植于词,创造了铺叙展衍的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备足无余,叙事抒情淋漓尽致他还长于白描,让语词不加藻饰而又生动传神此外,构思细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层次分明也是柳词的重要艺术特征。像这首《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武夷

同时,他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浅近的语言写俚词。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口语,以通俗流利的语言取代雅致绮丽的修辞,使俚词具备了和雅词分庭抗礼的格

这首《红窗迥小园东,花共柳。红紫又一齐开了。引将蜂蝶燕和莺,成阵价,忙忙走。花心偏向蜂儿有。莺共燕,契他拖逗。蜂儿却入,花里藏身。胡蝶儿,你且退后”。

这首词不但通俗易懂,而且十分有情趣。他先用浅近的语汇描绘出花园里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热闹景象,然后具体描绘了花和蜂儿的相吸相恋,而莺燕流连这里的春光只是受他们的逗引罢了。最后用诙谐的语言让蜂儿告诉蝴蝶,别在这瞎忙乎了,你没戏,靠后吧。这首词还暗含了男女的情恋和性事。

柳永对词的雕琢改革铺叙点染,呕心沥血,真可谓为词而狂!

 

柳郎,我们为你狂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宋代封建统治和道德礼教的禁锢下,妓女是受社会压迫的阶层她们受痛苦蹂躏最深重的人民代表。柳永与妓女的相依相处,摒弃文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她们的人格,是人与人的平等交结,是灵与肉的完美融合。对她们遭受蹂躏的悲惨处境,他表现出十分的同情怜悯,与她们生死相依,和衷共济,付出了全部情爱。他的词里有大量和歌妓灵肉结合的描写,“蜀锦地衣丝步障。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里的描写,不见市场商业的庸俗交易,只有恋人般胶着的深情。即使他在异乡漂泊的羁旅生活中,对她们的思慕怀恋、离情别绪,也随着无尽的缠绵愁思溢于言表。

很多人都知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名句,却不知道这是柳永写的,也不知道这是柳永为歌妓伤情所创作的《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由此可见柳永与歌妓的情意。

柳永的独具才情、至真人性,赢得了冯梦龙《喻世名言》一篇《众名姬春风吊柳七》的风流佳话。小说中说,东京多少名妓,无不敬慕他,以得见为荣。而妓家盛传: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这是多么大的凝聚力呀!

柳永虽做过小官,却一生穷困潦倒,他死的时候连埋葬的钱都凑不出。当时众妓女们自发献出钱财,并为其披麻戴孝,厚葬于乐游原。出殡之日只见一片缟素,满城妓家无一人不到,哀声震地(可谓声势浩大)。那送葬的官僚,自觉惭愧,掩面而归。自永葬后,每年清明,诸名妓不约而同,各备祭礼,为柳永上坟。未上坟者,不准上乐游原上踏青。

有诗人感其情,为柳永墓题诗“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后来吊柳七竟成为民间风俗,延续了上百年。

说到柳永人格魅力也许我们的道德家们仍贬斥他薄于操行、只不过是一放荡的嫖客而已。我倒同意一个人的说法,他说,“退一万步说,柳永也是天下第一嫖客,想比比不了!他的精美词作,他的至真情,他的爱民之,无不放射出艺术和人性的光芒这是谁也诋毁不了的。柳永与那些满足于感官享乐,玩弄女性的伪君子们,谁人道,谁道德还不一目了然吗”柳永不是玩弄女性,而是钟情于歌妓,不像现在的贪官,“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应该赞美柳永极具人性的道德情操

我的竹排历尽九曲抵岸了。而柳永历尽九曲也没有到达他想要到达的岸畔他一生受到吕夷简的排斥诽谤,甚至被劫持到西夏,差点客死他乡,能说他的人生经历不曲折吗?

岸边,就是武夷山市政府为柳永建的纪念馆、纪念园了,园内极尽词情画意。甚至把镇江北固山传说中的柳永墓冢的土也掬回一抔,意为请柳永魂归故里。可柳永真的魂归故里了吗?没有。有词为证:

“乘兴,闲泛兰舟,渺渺烟波东去”《洞庭仙》,“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采莲令》“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迷神引》,“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满江红》,“淡烟残照,摇曳浮光碧”,“溪边浅桃深杏,迤逦染春色。昨夜舟泊何处”《六幺令》,“扁舟轻帆卷,斩泊楚江南岸”《迷神引》,“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栏久”《曲玉管》,“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玉胡蝶》

柳永至死也不知道他的排最终会停靠在哪里,更不要说是魂归故里了。

 

历史上谁对词的贡献最大(冰夫历史文化散文3)

历史上谁对词的贡献最大(冰夫历史文化散文3)


历史上谁对词的贡献最大(冰夫历史文化散文3)
                               (歌妓们争相弹唱柳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