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桂冠加冕,却凸显败相

在网上一片质疑声中,赵本山凭借北方观众、东北观众、农民观众、小村镇观众的投票第十二度加冕小品王(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能让选票增加),荣获中央电视台春晚我最喜爱的节目小品类第一名。这是赵本山第二十次参加春晚,第十二次封王。众多小品大腕,除郭冬临外,集体玩失踪,元宵现场难觅踪影。
然而,这一次却不同以往,虽然又获第一,却显露出仓促上阵、心衰力竭、本子不硬、捉襟见肘、强推徒弟、遭遇广告门等诸多弊端,凸显衰败痕迹。让人感到,老赵虽然不差钱,却处处向钱看;虽带病上阵,却挟一己私利;利用关系,为集团扩大影响;为自己毫无章法,小品集锦似的电视剧,苦心经营和中央电视台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关系就是生产力)。谁都知道,电视剧能在中央台播出,那就是钱呐,那就是影响力呀,那是名利双收啊!
然而,老赵的小品质量却每况愈下。今年老赵准备了两个小品,一个是《捐助》,一个是《就差钱》。捐助虽然以真人真事为素材,却没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立在台上不仅差强人意,而且让人指责为“取笑歧视侮辱丑化弱势群体”,虽然笑果尚可,仍被指斥为“愚乐群众”。那个《就差钱》不仅就差钱,还差了思想性艺术性,成了农民间钩心斗角的无为争斗,最后,竟演变成农民间的财务纠纷。
小沈阳辽宁台春晚的《粉丝团》,不但让人感到太离谱,而且严重脱离生活,到了通俗和庸俗、低俗的临界点、分界线,为了笑而笑,甚至不知道为什么笑。小沈阳在节目最后为了要钱竟要追到人家家里去哭,让人联系到农村的“臭无赖”,不要脸的“要饭花子”。让人怀疑这是过春节还是“出白事”。我觉得,再追求笑果也不能不要脸呐!也不能啥也不管呐?
为了逗大家一笑,就可以什么都不管了吗?把哭当笑料,拿白事当乐事。不仅不可取,真有点“愚乐群众”了。
剧本,一剧之本。没有好的剧本,何谈小品质量和演出效果。
如果说《昨天今天明天》是老赵的巅峰之作,那老赵现今的小品作品质量明显走了下坡路,有的真已经快到坡底了。
这样下去,老赵真的可以休息了。也省得四面受敌,四面楚歌,由叫人推着走到叫人被人逼下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