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介童山雷的《达人谈艺》

(2025-08-10 15:46:03)
标签:

文化

历史

情感

分类: 1、论述

简介童山雷的《达人谈艺》

·AI·     江南达者 审核整理


简介童山雷的《达人谈艺》


·AI·


    ——AI建立纲目  江南达者审核整理



《达人谈艺》是童山雷历时二十余年撰写的综合性艺文著作。广义上,包括《20世纪中国画画品录》、《西方画品录》、《古中国画画品录》、《颓楼品画》(前、后两篇)、《古今中国画辨》、《新山水画诀》等专文在内;狭义单指这以“谈艺”为名的上千则散论。其核心思想与艺文特色,可概括为以下要点:



·基本特点

文化的坚守。传统与现代辩证统一的思想体系,亦即古今中外辩证融合的艺术观。学识与文思的磅礴呈现。真知灼见的艺术哲学。几部专著外,大量散论部分,短小精炼、或文或野,涉笔成趣尽为文章,超越单纯的技法类讨论,将艺术置于更广阔的人生、历史与地域文化语境中,形成“小艺术、大文化”的跨界视野。总体则以绘画为出发点,旁及其他艺术、文化。如:面对以下艺术种类,提出最简洁的看法——

绘画:“真画源于文化生命深层躁动”——批判模仿主义,强调原创性;

诗歌:“真性情观人生”——反对形式主义,回归情感本质;

音乐:“忘形陶情”——诠释艺术的普世感染力。



·“技、道”并重‌

如在绘画上强调需兼具“技精良”的扎实功底与“士夫气”(文化性情或文士精神),反对机械写实(如斥“欲与照片试比真”为“自示低能”),主张中国画通过笔墨传递内在境界,并强调艺术应融合“个人内在与时代社会双重特质”,即艺术本质的双重性。既要求技法扎实,又需体现人文精神,并避免现代商业社会局限。强调当今中国真正的艺术既非泥古不化,亦非盲目西化。



‌·传统与现代的调和‌‌及中西艺术的融通‌

绘画上推崇黄宾虹、陈子庄等人“与造物共化”的山水写意精神;文学上倡导诗文创作需注入当代生存体验,拒绝套语化复古。肯定西方近、现代绘画的视觉革命性,但反对全盘西化,主张中国画应保留笔墨写意内核,但却适当吸收西画结构与色彩逻辑,拒绝二元对立。主张中西艺术的批判性融通。



·隐逸与超越

“舍得精神”的当代诠释——"断世俗利欲"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对艺术纯粹性的主动捍卫。其"身役琐俗而心驰八荒"的状态,恰是庄子"形役心游"的现代实践。又,基于认清艺文技艺的非对抗性本质,主张“操武艺当与活人较,操文艺须与死人较”,反对与艺术本质关系并不大的现世名利场之角逐。其人生格言“见悖于当世,遂求诸永恒”是为最恰当的注脚。而其对自身诗文的要求“混迹古贤阵中,也不显其寒碜”,亦可作为旁证。



·跨界实践与批评标准

注重综合文化素养:以文人画家自觉践行跨界融通、涉猎。体现为“以画为核、辐射多域”的立体视野,既涵盖传统文人“诗书画印”的综合修养,又突破单一艺术门类的边界,在中西艺术比较、艺术与人生哲学、地域文化与历史记忆的交织中,构建起跨媒介、跨时空的艺术对话体系。既批判当今中西方写实绘画“纯求视象逼真”的死板倾向,也反思部分中国传统绘画“程式化空疏”的局限,甚至直言当代“欲与照片试比真”的“精致画作”,较之“直击心灵”的中外具有血肉灵魂、哪怕略带瑕疵的作品,也“不知低了多少层级”。



·实践“艺术人生”理论

艺术与生命体验的互证:强调“心入艺境”,主张艺术创作需以个体生命体验为根基。如谈及个人生涯,直至晚岁后,仍“沉湎翰墨三二十年,生命壮气直逼目前”,将创作状态升华为对生命韧性的哲学表达。这种“艺术即人生”的理念,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一切有关艺术细节的讨论,都具有人文温度。亦注重地域文化与艺术个性的共生:其以巴渝地域文化为底色,让自己的艺术始终扎根于具体的时代与文化土壤,避免空泛的理论移植。从而其以画家的敏锐观察视觉艺术,以诗人的笔触提炼文字韵律,以哲人的深度追问艺术本质,以现世者的情怀锚定文化根脉,最终实现了“以艺载道”的文人传统在当代鲜活的创造性转化。



·强调艺术家的独立精神

‌抵抗媚俗‌:强调艺术家的独立立场。“敢不从他人意愿,只画己所心肯之作”是其核心主张。首先宣称“从艺者珍重堂堂正正不朽艺名,固常情矣。若为虚名俗誉所惑而妄言热爱艺术,不过乃喜剧耳”。又以其“生命化实践”所传递的精神力量,证明纯粹艺术可以不依赖官方资源、不迎合市场,仅凭个体的执着与真诚,最终获得历史的认可。甚至以“背僻处水洼中的野山寨”比喻特立独行的体制外艺术家,“草泽之间,已汇作蔚然大观之艺文渊薮,即便相较于其身所处朝代之艺海文滩,确也另成一番景象”。“首要意义似在于:乃是久锢之心的觉醒,个性意识的萌发,不满于数十年来一以贯之的正统腔调而骤然发出呼嘘呐喊……从而与"官军"对垒”。



·纵横才气与精严说理两相统一的文风

《达人谈艺》立论严密,旁引博证,具有既深且广的理论厚度。同时富于性灵,随处拾撷生活真趣,“嘻笑怒骂皆成文章”。其文风特色,正如作者自识:“凡有所感,皆立主旨。涉笔成趣,郁乎文意”。“取西法之严密逻辑分析与相对完整句式,得中体之约博宏深及简劲直捷感觉。俗生感遇但能触动心弦,必予捋理构架以成篇章,且是文无定法,任凭意兴发挥”,文士气息与社会生活味兼具。又将这种学养及习惯纳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如在作中国画时,形成独一无二的命题方式;吟诗填词,也广拓境界,自嘲为乃以“望文生义”之法拟定题材,以至于还在“己诗(词)意画”中,将词牌考据与画中意境结合,形成诗画互文。



‌·锐利而辩证的批评‌

无论对己对人,都主张“论人谈艺须有一说一”‌,辩证评价艺术家及其作品‌。谈及自己过往,不讳言浅陋;论及别人,则放下所有恩怨,更不在乎对方社会地位高低,只据实谈事,客观评论其作品价值。又“一分为二”地看待世间享有盛名的艺术家。如在肯定徐悲鸿个人在动物画方面的造诣,连同其对现代中国画面目的形成所起作用外,同时也对其“末流滥觞”看似亦由笔墨宣纸为之的“四不象假国画”大加挞伐。又如对关山月,特别是对大量“关梅”,既有“俗艳形色”一类的批评,但又肯定甚至激赞其“倒梅”一画意象的创新性与技法的精湛。再如对张大千,对其中年以前的艺路甚是不以为然,但却对其晚年“奇幻渊穆”的泼墨泼彩画风高度认可。



·重建艺术史坐标‌:

如在《20世纪中国画画品录》中颠覆传统定识,除将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四人列为“绝品”(第一等级)外,亦将陈子庄列为“神品”(第二等级)之首,傅抱石、徐悲鸿、李可染俱在其后。又大胆将漫画家丰子恺简单率意之作亦定为神品。而当代走红名家范曾,仅列位于“妙品”(第五等级)中、后部分(其体例排序为“绝、神、逸、精、妙、能”)。而在《古中国画画品录》中,也将八大山人列为“神品·太极上品”之首,董其昌仅居“妙品·高妙之品”中位,展现独立评判视野。



·‌理论体系的拓展‌:

通过《古今中国画辨》等文,重新厘定“古中国画”范畴(如将吴昌硕归为古典丹青收尾),并主张艺术家创作需在“古往今来庞大坐标系中作高抛物线”,既为传统定位提供新框架,也对艺术家的个人评价提出明确标准。《新山水画诀》则是其在其长期艺术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关于现代山水画创作的理论体系与技法口诀,它不仅是其个人艺术经验的高度凝练,也体现了对传统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又如《古中国画画品录》,以现代人眼光,参照却又变通古制,设“三品七等九格”为:一、神品:1、太极上品 2、大雄正品 3、清虚亚品; 二、精品:1、纯阳精品 2、至和精品 3、仲平精品; 三、妙品:1、超妙之品 2、高妙之品 3、新妙之品(其中清虚亚品与纯阳精品,仲平精品与超妙之品等级平列)。整个写法上,亦既“郁乎文意”,又妙趣横生。另外,还颇具创造性地设立并撰写出《西方画品录》,并提出“关于正式创设"比较绘画学"学科的构想”。



………………………………


童山雷的《达人谈艺》主体部分,在网络中连载,历时近二十年,现已结束。后来陆续更新中的部分,延续并深化其艺术思想的批判性与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立足当前自媒体时代,聚焦于艺术批评的建构、创作方法论及传统艺术的当代转化。总而言之,它通过锐利的批评实践、跨界融通的方法论及本土化的现代转型,构建了一套既植根传统又直面当代的艺术哲学体系。其价值不仅在于理论深度,更在于为困于“复古”或“西化”二元对立的中国艺术,提供了第三条路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