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得画四帧
标签:
文化图片情感历史 |
分类: 5、档案 |
7月下旬得画四帧,并手书己词稿一幅。全月得画有十。大暑之月,固只此已足。而自顾进步于昔年者,彼时这月份之作多已草草,少则佳作极难出此;然今十帧之内,尚有三四,甚称己意。尤其原作色墨苍润华滋感更胜电子档,殊觉欣慰。
1、《草花绽处,清澈春溪下湍滩》。另取视角,直以侃切复又洒脱之笔调,写此溪岸水风轻飏、石滩荦确且整体但见一派澹然旷远的景象。近前绿树荫浓,草葩看似缭乱实则摇曳生姿,配上闲坐观景之人,并与彼岸山梁顶端飞檐小阁儿两相呼应,顿感平添意趣。寻常溪野一游,得不同风味画作三帧,文心慰之。
2、《竹外缙云风影清,松间隐约见嘉陵·游金刚碑所得》。始为游本市北碚金刚碑组画。久闻其名而初至此地,下车后远观地形大貌,进简易景区门楼将沿麓梁壑涧以下,一切俱在若有若无猜想中,竟甚是引发这厢好奇之心。唯遥远缙云山及朦胧嘉陵江依依在目,亦勾起青壮时之忆。兼斯处偶见松竹映衬,遂穿凿撷取,谋篇构图,并援用己诗一联为题,似倒真可作此游事之引焉。另,左上硕然老松荫蔽山川,右下角处一子有如正端捧画夹般肃然伫立,既属画面对比需要,也为之添得些许特定之意趣。
3、《溪路幽深曲折,前行浩渺难知》。入景区倘不乘观光车,可沿竹林内一曲回跌宕细小溪流下行。其径逶迤穿过星散老旧黄泥房儿,并见溪干间,多有石桥横亘,草树阴翳。又因方当旅游开发之初,要将此地温泉资源充分利用,是以溪畔不唯挖建了许多浴坑,亦搭建上了不少观景台榭。甚奇特者:满溪水雾弥漫,清凉润泽;映透着麓岭之上煦和日照,但觉光影荡漾,远近云物,常在缥缈之间。原来却是于岩滩内暗设喷洒水汽装置,乃出此“现场特效”。不能不说这想法大好,令这寻常山野,平添了几分灵动气息,甚至可曰“仙境意味”。而一路走去,前景端又如何,尚未可知。恰此亦倍增吾人好奇之心也。
4、《水气弥漫时,寻常山野溪壑,恍然难辨仙凡》。渐至旅游设施与市井人家稠密交汇地。其竹树花草益见荫繁,而溪野麓滩间,尤觉水烟轻盈流动,宛如薄纱柔缦,萦绕崖壑丛蓁;偏夏阳清艳,浓暗山林,四下光斑闪跳。更点缀以时尚女子徐行曲回石径与越涧廊桥,其恬静宜人之感,一时令此心迷迷离离有如置身世外。今力写此等感受,虽色墨繁复而笔意疏朗,浑然一体之氤氲中,当时一切色光、温度、视象甚或嗅觉,遂毕现于清凉幽粲画境。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前一篇:临案感思
后一篇:《东湖磨山》等六帧(江汉游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