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是为自己的“电子图书室”又增添了一部“藏品”……
标签:
文化情感 |
分类: 4、杂类 |
俗谓“少不看水浒”。吾今渐老,再度看,似没甚不可。且所详看者《金圣叹评水浒》,更从文字笔法上进一步见吾历来所不见,已当别有意味。回想“深溺文事”(特指转而以文白夹杂方式写作)这二十余年,尝有将《古文笔法百篇》细加体味之一段,所获匪浅;今之为也,亦复相类。是真可见“业师”作用之紧要矣。盖除此之外,谁会逐字逐句警醒尔细品文中旨趣?前一向,亦曾细读过《脂砚斋评红楼梦》,也颇觉同具于微末处见原著精义之特点;但以其深刻老辣兼又平实朴素论之,则彼似略逊于此。或那也是“闺阁题材”之精巧本身使然罢。又,吾人读文学类书籍,原本想是凡“代表类”俱行涉及,因而从前连琼瑶的,也都认真读过一部。但不知怎的,偏是金庸们的“武侠小说”,试读了一下,连一两页,都实在是读不下去。或许这便是潜意识内在与“水浒”对照,感觉文字意趣相去太远?当然,恐这纯粹也只个人喜好,作不得数的。
近年渐觉微信帖值得花精力看的越来越少,虽读它已成习惯,终只是借以了解所需资讯罢了。而且作为识见定型之人,轻易也不会受其左右,皆是会从不同方面所言中分析理解而作出一个判断的。然而不管怎样说罢,那毕竟也只在现实层面才有其意义;至若“文意”,却的确还得细品精读一点“上档”的——或毋宁说是须经历史检验过的内容,呵呵。
另,这《金圣叹评水浒》电子版,网上并不难得,但多存遗漏。近日也是细加搜索比较下载整理,方组合成了一个便于在自家各种电子设备中随时随地观玩的简易文本文档(TXT),也算是为自己的“电子图书室”又增添了一部“藏品”……
前一篇:乙未初冬游西昌邛海、泸沽湖(2)
后一篇:近作一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