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蜕心堂“说说”选56

(2022-04-26 15:42:00)
标签:

文化

情感

历史

分类: 4、杂类

蜕心堂“说说”选 56

原创 江南达者 童山雷 2022-04-26 15:35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kJXtgQVu3BPCLjSnqx1ANZUWSPwjR164mKc6fQZqdladohU11Jkr0RnLxtScOMdjZ1HVuQZWYyWVm8PxWzckM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原来“惊蛰”这节气还是个吉日哩。昨岁这节当天,咱与失散许久的四十年前乡中老友联系见面且畅相饮叙;今儿个,这节方过,又得以与两位五十年旧交一并建上了个三人“微信群”,相约“老还小”、犹如早岁般嘻嘻哈哈重新过过快活日子。咳,往事如烟,这几人彼此之间,曾有过多少同悲共喜的时日!最是记得,当年每说是“老童要回大巴山区县去了”,三人总是以此为由相聚,二友也长相送我去北碚火车站的那些情景;尤其有次,二人还分别在单位上托故请假,一起赶到“县中”来探望我,那份淳厚的情谊……


(诸友皆低调之人,须尊重其禀性,此不宜附上过多私人资料了。唯将吾昔日所作油画《病床》附之于此,以此表明这友情在吾心中的位置[卧病者吾,照料者即四十年前乡中老友]。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kJXtgQVu3BPCLjSnqx1ANZUWSPwjR164WQia1pOqEA9Eq3MicuSIZ87Ef42AxvhhwptjGrSjuta6dRsanUVfh0h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同附觅得这失散许久的老友后所吟七言律诗一首——



戊戌惊蛰相约失散卅载故交


满面沧桑识旧仪,

果然猜想不吾欺。

拍肩握手叹重聚,

说梦言思恨别离。

无道大圜难以觉,

有情小伙尚能窥。

围炉把酒终成坐,

忍忆巴山雨雪时。



并附《忆昔他乡小聚》以明与“五十年旧交”情谊——


故人探我故乡来,

昏黑叩门笑颜开。

一曰托言放信鸽,

二云奉命布传媒。

三朋以此得欣聚,

四载恰当慰别怀。

勉力犹菲成小酌,

极欢已致尽和谐。

寒灯独照疏星夜,

暖语共聊宽海天。

乘兴及文谈旧稿,

数篇听罢泪潸然。

更残漏绝鸡声唱,

镶凳并床抵足眠。

清晓渡河游野岭,

夕阳归路赏春鹃。

竭诚还拜孽仙寺,

含恨亦求情鬼缘。

共感浮生同了性,

齐心誓死意拳拳。

童山未老荒江去,

青岁无多好梦迁。

独自今朝偶回首,

述陈怀旧惜华年。




细思:余生更欲何为?唯做好咱这绝纯至粹、货真价实的江南达者便罢了。



渐有规律之常生,夜静后恢复广泛阅读文化艺术类书籍习惯。自然这已是信意翻阅了。可喜者,今这电子阅读器十分便于操作:打开一批读过或未读过之诗书,前者多为本国古典诗词,后者则中外俱备,轮流切换着率性而读。读旧书,如探访旧友般,倍觉熟悉亲切;涉新书,则若骤得新知似的,甚感兴味盎然。近期所读旧书中,《静静的顿河》亦在其列。此书从前至少也曾通读过两遍;今重新随意翻看,仍觉其无论是整体构成抑或细节刻画,皆称大气磅礴、不同凡响!当然,这人阅读之基本意态,亦只能是“历史地看待”那大背影下所发生的一切了……另新读两部在中国文学史上约略与《浮生六记》齐名之至性至情类随记:冒襄之《影梅庵忆语》与蒋坦之《秋灯琐忆》。两书都果可称辞美情真,缠绵悱恻;尤其后者,也难怪林语堂先生当日曾将其女主角秋芙,与“六记”中的芸娘,同视作中国古代最可爱的两位女性。不过或这也是文士方有的感觉罢?世间之人与事,固然是“萝卜白菜”呀,呵呵。



三旧友复会,加群闲聊。其亦庄亦谐,堪称得趣,有若“穿越”直归远年。以此暗想:生而为人,尤其乃为学子,虽则时代社会及哲思类话题断难回避;唯过于溺之,真也影响人生本味。而这人生情味又岂是少得的?说实在话,其已然被今世稀释淡化了许多,终不然,还被它全然剥夺去罢!



今趁此春阳晶灿,将昨岁“五·一”得来之印象作成《春归夏至长嘉汇》一画。宿墨、渍墨及清水混彩并用于拙手秃笔,多少亦掺入今之所谓“莫兰迪色系”灰调子,颇得晴日下光雾迷离之感。而虽是写意,则那两江水色,也都是略有分别的。如此现代化都市,直接撷入翰墨画作,看来古往今来纯粹“文士型画者”中,亦唯有达某,托生此亦江亦山之城,方占此“得天独厚”之条件矣。呵呵。另有一幅类似作品,径直题作《下浩》(今岁开年游其新开发“老街”得之)者,这一二日内同时也在展开进行。



微雨倒春寒中,几位“猪羊舅儿”,相邀聚玩于南山“老窝子”。同时得以静赏院中盛开之花。另,偶却亦然涉及“诗”之话题。由是此心忖及:这要能写好诗词,必须得占据以下四点——

1、纯净之襟怀与情趣;

2、尽可能高的艺文素养;

3、驾驭汉字、尤其是文言的能力;

4、经得住推敲乃至于挑剔的格律技巧。

所以,这“门槛儿”,对于今人来说,的确可谓不低。

俗乐间隙悟之于此,也算闲中有得罢。呵呵。



内心真成熟且强大者,岂为过往之际遇哀叹;又焉会以今之索寞凄清挂怀、汲汲于虚名浮利。



·咱的文字又被掐去署名而进入“枪手弹药库”啦……


真称喜剧!偶尔试试只在网中搜索自家写的某一句话,看能否搜到全文。恰恰手边见有前一段写的评微信帖《为什么红楼梦算不得伟大》(作者:冯琪)按语标题:《虽似过激 不失见地》,居然便搜得这东东!那是又将咱的文字掐去署名,而用于“枪手弹药库”啦……莫非已将其看作“标准答案”,由此进入“网络共享”么?呵呵呵呵。 


附注:所谓“枪手弹药库”,指“文章代写”网站搜录的众多“素材”。



翻拍辑录2019年3月份画作之余随记


此,三月份画作也。每年春夏之3-5月,秋冬之9-11月,皆乃吾生“翰墨活计”之“黄金时段”,历来自我认可之作,多半尽出之于是。尤其这三月,恰当时令,云物复苏,人亦感奋,俗世也无甚节假期耽搁,最是可以悉心投入艺事。今者手中所拟,外出得来画题暂且告止,故乃以就近处所得而为。连同上段“四面山游事”煞尾之稿在内,共得画一十六帧,其间自觉尚可者既逾三五,且是有两幅风雨之境,甚称己意。暗忖:或那“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说,竟恰合吾心耶?此依例翻拍辑录之余,击键并记数语。随附16幅画作标题于后——

(此略)



亲戚相邀闲聚。于别境中反观一己常生,最觉明晰: 以艺趣文心,表达真切所感之今世俗情庸貌,且假之以特具拙手并独立识见,虽循平实之径,却力求有异于业界他人。如是而己。



女儿以自己生日为由,抽中午时光,在工作单位附近与父母一块吃个饭。这爹娘二人分头赶去。阿爹我,仍依惯例,以诗词一首祝贺“寿生佬儿”。今岁却是一首五言律诗。(略)



咱这工作案台,虽亦算宽绰,唯因房屋本身方位之故,光照感觉稍不如意。盖为正常条件下,光线落于平铺宣纸上,左右两方,略嫌不够均匀。而这大白昼之自然天光,又岂是靠一点灯光轻易便冲得匀散的。于是反复考虑,忽念及打从乡下以一镜反射煤油灯而得“两灯”,直至历来在谋食单位不同情况之“画室”内,不时亦须“以镜调光”甚至“以镜得光”,如此这般之经验,终也就在这案台一旁,装上这么个活动的立式镜架,多少解决了些实际问题。今,静观这微光反射下的画案,碟儿盘儿瓶儿砚儿的排它一大片,还真有点“匠人摊儿”的感觉哩。另,无意之中,这镜架之位,却又恰与阿猫平素趴卧守咱之位相对,所以,竟然就还给了它个“自赏尊容”之机会也。呵呵。

发布时附言——

另,今恰值下乡nn年之纪念日。咱终究从彼中生活过来了,这心头永远记着的呢……



始用“玄明墨液”。剩下的那点儿“一得阁墨汁”,叫女儿拿去抽时间练练字儿吧。唔,这大名鼎鼎的“作品用”顶级墨液,上纸的感觉,还真是很不一样哩!——押得住纸,笔触分明,且是轻易不会乱渗,色光效果亦深沉凝重。咱就正巧以它新画了幅驻游“或者·山和诗的院子”题材之《南麓寒冬夜 江城灯火炽》,自我感觉挺够味的。



坚信己身一灵不泯、死亡只是换一种存活方式,这确是使现世余生过得坦坦然然的不二良方。

·转发微信帖《科学家首度发现人类的灵魂!没有人会死,只是换个身体重新体验人生!》按语·



自思立身行事。内,基于简淡明达,做好文士、画者;力修哲、智而长葆淳朴率真性情。外,眷顾亲朋,谊及友士,不必尽如人意但求无愧己心。更以平忱良善之态面向众人,即便彼方待我非此,能容处亦尽量容之。倘然全无可语,避之而已。凡事坚守底线、勉循规则;但亦宁作狂放子、戒为假道学。若此,庶几不负生而为人且足自在优游于天地间矣。

附发布时另志:因故偶来至重庆铜元道新街江边。背负生我养我的北岸,感慨万千。不觉已在这长江南岸落户整整三十四年,彻底成为“土著”啦!



有此体会:诗画相较,诗,因有“硬杠”,一旦掌握,论者普遍不会存更多异议;画,或过重独立性,且越是“上行”标准越活,有时还真就“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了。但唯其如此,争议反也就越大……

·发布微信公众号《童山雷21世纪以来诗词选 16 》附言·




………………………………

 

这“杂类”菜单中所示文字,多属只限于在小范围内传布者。自家此生既已许之艺文,是以向来为文从艺,偶亦喜来上点抒发文人情怀的东西。此“说说”也,自当只为俗生之零星感悟,且随性而谈,想必也只是有缘之士才有兴趣甚至耐心观看了……


 

吾一生所涉艺文事体庞杂。今自度时光金贵,此余生也,唯限致力于中式传统之画、文、诗、书四艺。又忖之,欲将其品透玩深,焉得不立个章法与规矩,或曰须得定下个追求之目标。故尔,在从前所拟翰墨丹青艺事标杆之外,此亦分别将其他三项依序补足。

 

吾之文事追求

 

凡有所感,皆立主旨。

涉笔成趣,郁乎文意。

 

取西法之严密逻辑分析与相对完整句式,得中体之约博宏深及简劲直捷感觉。俗生感遇但能触动心弦,必予捋理构架以成篇章,且是文无定法,任凭意兴发挥。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见悖于当世,遂求诸永恒··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南洋行·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