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瑂莹教授是我在首都师范大学的恩师,我当时上学时学校还是“北京师范学院”,待我毕业后不久就升格为“首都师范大学”了。首师大是培养师资力量的摇篮,在这里给予我很好的教师基本功的扎实培训。毕业后我留校任教,在黄瑂莹老师的领导下成为一名钢琴教师。后来我到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继续深造,开始了我的羽管键琴和管风琴演奏生涯。2000年我到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从事巴洛克音乐教学与演奏,仍然得到黄瑂莹老师的关注与支持。记得到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之前,我去拜访恩师黄瑂莹教授,说出了我心中的苦恼,对中央音乐学院两眼一抹黑,怎么开展钢琴的前身羽管键琴的教学一筹莫展。这时黄瑂莹老师的丈夫,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吴天球叔叔热心地介绍我认识负责钢琴调率和维修的赵东升老师,通过赵东升老师了解当时中央音乐学院羽管键琴的现状。我到中央音乐学院任教20多年以来,黄瑂莹教授和吴天球叔叔始终关心着我的成长,为我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记得国家大剧院管风琴投入使用以后,在一次演出以后我专门请他们夫妇两人留下来,散场后在空无一人的音乐厅为他们演奏管风琴,吴天球叔叔还激动地和着管风琴的旋律高歌一曲。这些年以来我一直就想拜访黄瑂莹老师和吴天球叔叔,但黄瑂莹老师总跟我说等吴叔叔身体好了再说吧。现在我才理解吴叔叔的意思,他是想把最美好的印象留给我们,也就是他风华正茂时的舞台形象常驻人间。到现在只能拜访黄瑂莹老师一人了。我十分想念乐观豁达的吴天球叔叔。
中央音乐学院管风琴教授沈凡秀与恩师,首都师范大学钢琴教授黄瑂莹在一起(2022.09.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