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国家大剧院的邀请,中央音乐学院名家室内乐团将于2022年5月15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的《2022五月音乐节:“勃兰登堡全集”沈凡秀与名家室内乐音乐会》(暂定名)。
国家大剧院2022五月音乐节:“勃兰登堡全集”沈凡秀与名家室内乐音乐会 (暂定名)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2022年5月15日19:30
《勃兰登堡协奏曲》简介
一封落款于1721年3月24日,巴赫写给勃兰登堡大公的亲笔信中虔诚地写到:“两年以来,承蒙亲王殿下吩咐,使我有幸能为您演奏,……为您带来愉悦,并且允许我给你寄去我创作的几首微不足道的乐曲”。随信附上自己工工整整誊写并烫了金边的《六部不同乐器的协奏曲》(Six
Concerts avec plusieurs
instruments),这就是巴洛克时期音乐的巅峰之作《勃兰登堡协奏曲》。
这些协奏曲,巴赫使用了当时有可能的乐器编制,但大公的音乐班子只有六位乐手,而这些协奏曲中即使配器最少的第六首也需要七件乐器,根本无法演奏,所以这些作品在大公的收藏室内搁置了十三年。大公去世后,召集的乐手解散,不用的乐谱以一部协奏曲四十八个分尼的废纸价格卖掉。幸运的是这些协奏曲被巴赫的弟子、当时著名的作曲教师奇伦贝格买去,后来被送给了他的弟子——普鲁士亚马利亚公爵之女,也就是腓特烈大帝的妹妹,这些手稿才得以保存。
这六首大协奏曲是巴赫同类作品中最伟大的杰作,也是他自由发挥其技能的最佳范例之一,被后人称为是所有合奏协奏曲中最优秀的作品和巴洛克协奏曲的典范。这个时期正是巴赫创作的顶峰,作品丰富而优秀。在这组作品中,巴赫以鬼斧神工的熟练技巧展开动机,而除了创造纯粹的欢愉之外,并无其它任何意图。巴赫动员了当时所有可能的乐器编制,同时更借助了巧妙的乐思应用。
荟萃了中央音乐学院多位教授领衔的名家室内乐团将于2022年5月15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用巴赫在300年前的献词中所述对音乐的“无上热情和忠诚”,再现全套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
沈凡秀
活跃于世界的中国管风琴家,羽管键琴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室内乐学会理事。毕业于维也纳音乐与艺术表演大学。在国内开创羽管键琴、管风琴、巴洛克室内乐演奏的教学工作,创建中央音乐学院“国际巴洛克音乐节暨管风琴音乐周”和清馨巴洛克乐团,并担任艺术总监。是国家大剧院管风琴首演者,被誉为“中国管风琴普及第一人”。
与俄罗斯马林斯基交响乐团、芬兰赫尔辛基爱乐乐团、欧盟青年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等乐团合作演出管风琴作品。与世界著名指挥家捷杰耶夫、小泽征尔、阿什肯纳齐、普拉松、汤沐海、陈佐湟、吕嘉、李心草等大师指挥下担任管风琴演奏。与柏林爱乐乐团双簧管首席梅耶合作演出巴洛克作品。
应邀在德国、意大利、波兰、圣马力诺、俄罗斯、美国举行的著名管风琴音乐节中举办独奏音乐会,在日本和韩国大学举办管风琴独奏音乐会,在意大利罗西尼音乐学院、波兰克拉科夫音乐学院、美国朱丽叶音乐学院举办大师课,为首届“国际线上管风琴音乐节”唯一受邀举办独奏音乐会的中国管风琴家。意大利国际羽管键琴比赛评委。在国内各地举办上百场管风琴音乐会和普及讲座。致力于管风琴中国作品的诠释与推广,探索管风琴与多种民族乐器中西合壁的音乐形式。
名家室内乐
中央音乐学院名家室内乐团是由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和附中的优秀中青年教授,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的专业、高水准的国内一流室内乐团。
中央音乐学院名家室内乐团的演出形式主要为:弦乐重奏、木管重奏、铜管重奏以及钢琴与弦乐、管乐的室内乐作品。同时配合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的授课与演出任务,担负学院音乐节和新作品的演奏。通过系列性地演出从古典到现代音乐作品,宣传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成果,展示高精尖的专业水平,教学相长。
乐团自成立以来,已成功举行过中国-韩国室内乐艺术周及大师班、中国-新加坡室内乐艺术周及大师班、第一届国际小提琴艺术节、多届巴洛克音乐节及管风琴音乐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