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境\逆境那一个更有利于人的成长(辩词)3

(2007-01-04 10:25:49)
分类: 文学之家
 

确定性,以保证人类能够健康的、稳定的向前发展,那么他创造的克服不确定性的这个环境是顺境还是逆境呢?我希望您的回答,不要以这样的格式:如果杨振宁先生不克服种种困难的话,他怎么能够有科学创建呢,我回应这个方式就是,如果杨振宁先生不坚信我留下来的顺境,可以给下一代创造更宽适的环境的话,我何有研究的动力呢?我们能不能离开这种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逻辑,你给我一个回答,谢谢。
   
黄执中:我了解,谢谢蒋老师的提问,我方的看法是基本上我能够知道,如果让我来选择的话,我当然是希望能够活在一个顺利的环境里头,如果让父母来选择的话,他当然是希望子女活在一个顺利的环境里头,为什么?因为这是人之常情,我们不忍苛责。可是我们要了解,我们希望下一代活在好的环境里头,是因为我们不忍心看他受苦。可是其实我们又知道,我们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种种能力,其实都是从困难当中出现的,如果我这个父母,帮他解决困难,我为他创造一个顺境,帮他解决困难,其实这个小孩子,并没有解决困难,是我帮他解决困难,顺境不会让人拥有这样的能力。所以呢,我们知道,不管是科学家也好,先烈也好,他们对于其他的人,其他的百姓,或者是其他的民众,他怀的心意其实跟父母一样的,我希望我的所作所为,能够让大家更快乐,更幸福。可是成长,我们不希望你们以此为满足啊,你们要去寻找你们人生的逆境,你们才能更成长啊,谢谢大家!


自由辩论
  张君(正方):请问人们去救助战乱饥荒地区的孩子,是不是为了让他们摆脱逆境,更好的成长呢?

  黄靖雯(反方):对方辩友,人们救助荒乱之中的孩子,他们是为了一份怜悯,一份爱。对方辩友,我想要请问你,如果在顺境当中可以让人成长的话,军队何必行军,僧侣何必苦行呢?

  薛乐:为什么我们要付出我们的关爱呢,不正是因为看到他们身处逆境,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我们才要付出关爱吗,如果逆境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的话,我们应该对他们表示羡慕,让大家都去贫困山区,更有利于大家的成长吗?

  黄执中:对方辩友,非洲饥民饿到快生死关头了,你对他表示羡慕,这是不对的。我们去拯救他们,去帮助他们,属于怜悯,对方辩友怎么可以相提并论。

   
马薇薇:如果我们的怜悯却阻碍了他们在逆境中成长的话,这不是一种道德的虚伪吗?至于僧侣的问题,印度的苦行僧,可是能七天七夜在坟墓里不吃不喝,他成长好了,难道咱们成长,也要不吃不喝修道成佛吗?

   
梁佑诚:对方辩友,您告诉大家说,今天如果我们有选择的时候,我们当然不会选择逆境,但是问题是,您刚才告诉大家很多人生的哲理,请问人生何时有选择呢?

  黄磊:其实人生何时有选择,对方辩友已经给我们选择,他要故意去尝试错误的道路,以验证道路的错误。我想请问您了,有良师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和自己盲目摸索,哪一个更有利于您的成长?

  庄智凯:对方辩友,这里有100位名人的故事,他们统统都在逆境中成长,如果按照您说的,他们的故事内容应该写的是他成长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躺在那里他就成长了吧?

  黄磊:这里有200万的观众告诉我们,顺境中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成长,又说明什么?

   
黄执中:对方辩友,我们已经说过了,我们一般人,我们不忍心他承受逆境,我们一般人也只会选择顺境。可是伟人之所以成伟人,是因为他做选择的时候,他愿意挑难的路来走,我没有这样的自信,所以我不会成为印度的苦行僧啊。

   
薛乐:对方三号辩手告诉大家,其实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人生道路,可是对方一号辩手刚才又告诉大家,其实人生没有选择,本来就是命定的,是不是要告诉大家,原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呢?
  梁佑诚:其实我方只是想告诉对方辩友,对方辩友一直告诉大家,人生是那个选择是可以选择好和坏的,但是他们告诉大家,我们今天谈的是人生还是谈逆境和顺境呢?顺境逆境如果是可以由自己选择的,有谁愿意走出街上,被大砸牌砸下来砸死的呢?没有人会做这样的选择,这证明什么?当逆境和顺境基于我们什么条件的时候,我们必须从当中寻找我们成长的元素到底来自哪里,对方辩友。

   
马薇薇:非常感谢对方辩友,难道您告诉我们说,有选择就等于逆境了吗?刚才我们抽签的时候,有选择吧,难道一抽签,我们双方就一起进入逆境了吗?

   
庄智凯:对方辩友,您方一直说的顺境,其实是得到别人的帮忙,不是顺境这个人成长,他只是获得别人的帮忙。请问这样他为什么可以成长呢?
  黄磊:谁在比较更有利的成长,是我们双方共同的比较。有朋友为您两肋插刀,可谓是顺境吧,但有朋友插您两刀,可谓是逆境吧,请比较一下。

  黄执中:有朋友为我两肋插刀,我以后知道相信朋友,可是不是所有朋友都值得相信,我非得哪一天被人家插两刀之后,我才知道谁可信,谁不可信,我成长。

  马薇薇:那对方辩友,您为了验证谁可信,谁不可信,是不是就要每天都挨上好几刀呢?

  黄执中:对方辩友,不对,我们要讲的是,如果人永远都不被朋友插上两刀,他就会盲从地相信所有的朋友,这样的人只是蠢木牛马,怎么会成长?

  张君:人如果被插上两刀的话,都死了,您还何谈成长呢,请问一个好汉三个帮和众叛亲离,哪个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呢?

  梁佑诚:刚才对方辩友的四辩不是告诉我们,他们谈的不是谈死的绝境,现在正方的一辩现在告诉我们说,他都已经死了,那怎么谈成长呢?

   
薛乐:好吧,我们说如果插上两刀不死,身患重伤,是不是对方辩友认为就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呢?请教对方辩友了,如果逆境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的话,孟母三迁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梁佑诚:那对方辩友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今天不谈插刀的话,那在顺境当中,我们所有的朋友每天陪着我们花天酒地,这就是你方所谓的成长吗?这是你方所谈的归谬的方法,我方要强调的是,这种态度我方不太认同。
  黄磊:为什么孟母要三迁,要躲开赌场,要躲开土匪所聚集的地方,按照对方观点,这都是更有利于人成长的环境啊。

  黄执中:我解释给对方辩友听吧,孟母第一次迁的时候不晓得环境对孟子会影响那么大,发觉孟子学人家在那边玩不正经的把戏,才二迁,才三迁,是因为每次都搬错房,孟母才知道,环境对孩子影响很大。

  马薇薇:那么孟母第一次发现自己搬错房的时候,就应该很后悔,原来赌场是个逆境,我们应该搬回去,让孟子在赌场里面好好成长,那不成了千王之王了吗?

   
庄智凯:对方辩友,孟母就是因为三迁之后,她越来越成长了。想请问对方辩友,如果要顺境,《西游记》的唐三藏,他只要坐飞机去取经,不是更快吗?

   
薛乐:我方不是告诉大家了吗,孙悟空是72变,我们可是肉体凡胎啊,如果让我们去面对妖魔鬼怪,恐怕我们是在劫难逃了。请教对方辩友了,今天古代的社会,讲究男尊女卑,现代的社会呢,却是妇女能顶半边天,何者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啊。
  黄执中:对方辩友,我们还是先聊一下刚刚没聊完《西游记》的问题,如果我们今天讲的是一开始,如来佛这本经书,不要你来取了,我做一个祥云,跑过去,Email给你唐三藏,那唐三藏是不是更顺利,他成长就更大了吗?

  马薇薇:那问题是人生不是每一次都是取经,我们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孙猴子,虽然我也很羡慕他,请问妇女缠小脚和今天我们妇女能顶半边天,哪个更有利妇女的成长呢?

  黄执中:如果妇女以前没有缠过小脚,妇女怎么会知道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由于有压抑,所以反弹才会更厉害啊。

 
黄磊:衣食足而知荣辱,在逆境中,人们怎么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和艺术修为呢?

 

反方总结陈词
  黄执中:大家好,对方辩友刚刚最后一句话是“衣食足而知荣辱”,可是我们要想想看,如果我们从小到大,衣食总是足的,我们怎么知道,荣辱这种事情会在衣食不足的时候消失呢?我们是不是就因为我们历经过战乱,饱尝过饥饿,看到道德往往要借由物质的一些基础上才会出现,所以我们清醒到了,哦,原来不足的时候,可能就没有道德,所以我们要小心,我们智慧就增长了。

  对方辩友,我们今天聊过几个问题,我们今天谈到,唐三藏去取经,对方辩友一直在谈孙猴子,可是我们要了解,孙悟空为什么能有72变?他不也是被太上老君关在那个炼丹里头,练了半天,才成火眼金睛吗,他不也是去求仙求佛才学到的72变。孙猴子当初蹦出来的时候,他就自满自足,他到现在为止,还是水帘洞的一个小猴王而已,怎么会成佛成仙呢?所以我们要知道,不管是对谁,逆境对我们而言,都是有成长的。

  对方辩友认为,这场比赛是一种什么样的对决呢,他认为逆境是面对问题,面对困难,可是只有顺境才能克服问题,解决困难,因此他们,比我们价值上是更高的。可是仔细想想可能又不对了,什么叫做在顺境当中能够解决问题,那是人家帮你解决问题呀!我在顺境当中,父母帮我解决衣食问题,老师帮我解决课业问题,同学帮我抄笔记,解决了可能会被老师点到名的问题。在这样的顺境当中,我问题是解决了,可是我的解决吗,我这个人有成长吗?我也许学历越来越高,可能我的地位越来越高,可是我还是我,一拉开你的衣服跟学历,你还是一只猴子呀!所以我们今天要做的是要了解,真正能够在逆境当中成长的动机是因为逆境当中勇于面对问题,在面对问题当中,你由于没有顺境了,没有贵人了,没有机运了,你能够有的什么呢,两双拳头,两只脚,你要自己打出一片天,在这种过程当中,你如果成功了是你的成功,失败了,好歹你奋斗过一次嘛,这样的人生,不是比遇到贵人更值得我们欣赏吗?这样的人生不是不管成,不管败,好歹轰轰烈烈吗?

  如果今天我们在帝王家,从小养于深宫富人之手,就算有多大基业,这边有诸葛亮帮忙,那边有刘伯温妙算,底下这些一列开来,都是岳飞,要不然就是韩信的,这样当皇帝,你有成长吗?我不知道啊。所以我们要了解,逆境让人的本质成长了,让我们的历练成长了,让我们心智坚韧了,让我们看的东西,跟顺境家的小孩子看的不一样。他们看得到光鲜的门面,我们看得到厕所,他们看得到锦衣玉食,我们看得到馊水桶。这样眼界的不同,难道不是一种成长,难道不是我们所希望我们的小孩子能够偶尔试一下的成长吗?父母亲是父母亲,成长却是希望小孩子自己去历练,这两者是不一样的,谢谢!


正方总结陈词
  薛乐:对方刚才最后一句话说,父母亲是父母亲,但成长还是自己的成长。但是有没有一个父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好地成长呢?对方今天其实要告诉大家,天下的父母说,如果你让你的孩子幸福的话,那么你错了,因为你如果不忍心看到你的孩子受苦,那是不让他成长。如果一个老师不对一个学生,苛刻地要求的话,那么你错了,因为如果你不对他苛刻地要求的话,这个孩子就没有办法成长。所以今天如果在座的各位,是身处名校,受过良好的教育的话,那么对不起,您没有成长。

  对方又告诉我们《西游记》的故事,我们非常的感动,但是《西游记》到底是有利于孙悟空的成长呢,还是有利于我们在座普普通通的人成长呢?孙悟空压500年可以练就不坏金身,可是如果您被压了500年,恐怕也很难泰山压顶不弯腰吧?孙悟空在炼丹炉里头,可以练得火眼金睛,可是如果我在炼丹炉里头,恐怕就要变成北京烤鸭了。所以其实今天对方辩友告诉我们的有两点,第一点,他告诉我们说,其实您在逆境当中,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顺境中,也许只付出了三分,逆境中,你也许付出了八分,所以三分努力叫顺境,八分努力叫逆境。可是有没有人在逆境当中,意志消沉,借酒消愁呢?不是有一句话叫举杯消愁愁更愁嘛,我没有付出努力,是不是因为因此我们就没有身处逆境了呢?如果我们有人在顺境中珍惜我们现有的资源,加倍地努力,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是不是在对方眼中,因为我们有了这些良好的资源,父母的关爱,因而即便我们如何的努力,我们依然身处逆境呢?

第二点,对方辩友其实要告诉我们的是说,如果您在逆境过程中,能够激励您的潜能,所以我们当看到一个盲人要过马路的时候,不应该去帮助他,因为您应该告诉他,黑暗的世界更有利于您激发您的潜能,可是我们如何能忍心呢?如果我们看到处于战乱和饥荒中的儿童的时候,对方辩友也应该告诉大家,我们不应该对他们施以援手,因为我们何尝忍心,对他们的帮助让他们转逆为顺,从而失去了成长的动力呢?所以今天对方辩友可以高呼说,有许许多多伟大的人物,他们在逆境中成长了,没错,他们成长得非常好,但是我们为什么对他们心怀敬佩呢,不正是因为他们身处逆境,这样如此不利于我们生存的环境,却能够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吗?但是我们今天应该谈的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嘛,你可以高呼逆境如何获取历练,但您有什么权利,让我们不去追求幸福的生活呢,如果逆境让我们有了动力,那是因为我们顺境还拥有阳光,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