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器的批判

(2009-06-25 21:08:59)
标签:

杂谈

武器的批判

从长远看历史,我相信是时势造英雄。能够顺应和推进时势快速发展的,是大英雄、是伟人。

我们都不是大人物,但我们有机会在某些局域、某些环节,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一个空间做出一些事来。一花一世界,对参与者来说,一朵花的空间已经足够广阔。

我们看好什么

由于社会的进步,市场逐渐从产品和服务匮乏为特点的卖方市场逐渐向以消费者为主导的买方市场过渡。直白一点说,是从"生产什么卖什么"到"需要什么生产什么"的过渡。我的判断,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这个过渡的年代。

在物质缺乏时代,生产制造的效率提高能够提高产品供应量,所以谁能提高生产力谁就是明星,比如微软利用电子文档替代传统纸张提高办公效率,所以盖茨成了世界首富。而在消费者为主导的时代,得消费者得天下。谁能抓住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引导厂商,从而控制产业主导权。沃尔玛跟据消费数据决定进货从而主导零售产业链就是一个简化且强有力的证据。

在目前这个时期,我们可以通过挖掘消费者需求,帮助厂商和消费者进行互动,从而实现消费者在产品和服务的商业生命周期(决策、设计、生产、推广、销售)中的主导作用。实现"消费者在商业逻辑中的主导作用"是趋势所在,我的判断,这就是我们机遇的根源所在,也是我们能够为社会提供的巨大价值所在。

现在是把握机遇的时机

从经济宏观环境来看,金融危机提供了我们很好的市场切入时机。以前面的"消费者主导理论"角度看来,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制造业危机恰恰证明了消费者主导商业逻辑的力量,只是通过负面的角度呈现罢了。

中国制造业危机,本质上是产品生产者突然不知道自己的新客户在那里了。而造成老客户订单流失的美国金融危机,实际上根源在于市场通过金融手段盲目引导消费者进行力所不及的消费。这个结论忽略了导致金融危机的众多参与者的影响和相互作用,但纲举目张,他们只是配角,自然不必多言。

不管美国政府如何通过市场手段重新理顺商业生态的良好环境。对于2009年的中国市场来说,如何提高内需、刺激消费者需求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些己经被近期出台的各种激励内需的系列政策所验证。

从市场层面来看,很多受金融危机波及的行业转型迫切需要和依赖消费者的参与.以制造业为例,经历破产浪潮生存下来的中国大陆沿海众多制造业公司纷纷谋求转型,面向国内市场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谁将是他们的消费者,将来的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他们的消费者在那里...这些问题己经火烧眉毛...一句话,市场转型迫切需要消费者的直接参与。

从公司和消费者认识层面来看,缩短商业链条,实现直接沟通的市场意识已经成熟。

在卖方市场时代,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社会分工无意中疏远了厂商和消费者的距离。以现在的商业生态链条为例:首先是广商设计产品,然后生产产品,下一个环节是寻找客户价值进行产品包装(我称之为价值再生产),最后是商品销售。我们可以看到,从产品概念到最终消费者有一条长长的商业流程链条。在个性化消费的买方市场,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吸引被疏远的消费者参与进来是厂商的必然选择。从分销到直销,代理渠道越来越扁平化,这些商业模式进化的背后除了有削减成本的"卖方市场"做法惯性使然,另外的驱动力就是厂商需要拉近和终端消费者的距离。

对于消费者来说,参与感、分享、潜在利益回报这些因素都是其积极和广商互动的理由。现状是,消费者"报国"无门。

从实现角度看,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以及各种市场工具的互联网应用使得实现"消费者主导经济"成为一种可能。同时互联网应用大大降低了实施成本,使得"消费者主导商业经济"成为一种商业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