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雪漠作品 |
敏感和坚持
我的日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敏感。
我很敏感,而且善于联想。我可以从一个很小的细节——比如别人的一个眼神、动作、表情,或是一个小小的选择,甚至包括气氛上的微妙变化中,引申出大段大段的议论,这让我有了成为作家的可能,但也让我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容易受伤,甚至容易发怒。因此,《白虎关》中才有那么多大篇幅的心理描写。
我的幸运,还在于我从小就不认命。我觉得,命运怎么样,还是靠心来决定的。如果你是君子,甚至是甘地那样的伟人,你怎么可能有小人的命运?
我向往甘地的强大,更敬畏他让整个民族走向了强大。电影《甘地传》中有一个情节非常震撼:印度人开始向英国人抗议,手无寸铁的男人们走向那些拿着木棍的英国警察,女人们则在一旁候着,备好了医疗用品,在地上铺好供伤员休息的白床单。一批印度男人被英国警察打得头破血流,就到一边去接受治疗,下一批印度男人继续往前走,同样被打得头破血流,然后再换一批。在我眼里,这个场面比强大的武装对决更令人震撼,因为它是一场心灵力量的较量,它代表了一种视死如归的勇气。甘地为了感化老百姓,饿得奄奄一息时,说过一句话:“当我感到绝望时,我总会想起,历史中最终获得胜利的,都是爱和真理。”这句话也让我非常感动。我觉得,一辈子信奉这句话的人,才是真正的伟人,他用心灵的力量唤醒他人,而不是借助外部力量征服他人;他活着是为了利益世界,而不是为了侵略世界。这样的人,必然会影响人类的文明,也必然会走入人类的史册。
因为有了这种精神的滋养,面对那些随波逐流的人时,我总会觉得自己很强大。但这只是我自己的感受,别人不一定觉得我强大。那时节,因为贫穷,我甚至是得不到尊重的。当然,不只是我,也不只是那个时代,直到今天,所有穷孩子都会面临这种处境。我们想得到一点东西,得付出比富人家的孩子多好几倍的努力。所以,每个上了大学的穷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为他牺牲的家庭,也有一些让人心酸的故事。
我的人生中也有这样的故事,我把它们写进了日记。
其中有三件事,在发生的那个当下,对我的打击特别大。
第一,某日,我买了一包白砂糖回家看母亲——那时节,白砂糖也算是很好的东西,所以,西部人回家时,都会带上白砂糖——结果塑料袋破了,白砂糖撒了一地,母亲舍不得扔,就把白糖和着土捧起来,用白开水泡了,等土沉下去之后,就把糖水给喝了。那情景,就像一根很钝的竹子扎疼了我的心。
第二,刚进教委时,我连八毛钱的公交车都坐不起,有时回家,就要骑上两三个小时的自行车。回到家,小小的儿子扑上来,抱住我的腿,开心地叫爸爸,我却连给他买爆米花的几毛钱都没有。当时,我只能对他说,对不起,爸爸没钱给你买爆米花。儿子却摇着头说,爸爸,我不想要爆米花。
第三,我们跟父母分家之后,穷得吃不上鸡蛋,有一次,我母亲炒了鸡蛋给陈亦新吃,陈亦新就含在嘴里,偷偷跑回家,吐出来给他的母亲吃。
很小的时候,陈亦新就非常懂事。但他的早熟,反而让做爸爸的更加难受。那时,我真想放弃了,可另一个声音又会对我说:不行!你不能放弃!一旦放弃,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我只能继续下去。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尽快实现自己的生命追求。这也是我从武威一中开始,就明确立下的志向。
为了这个志向,曾经弱小的我,走了很远的路,足足走了近二十年。
先不论打算写《大漠祭》之前的努力,光是从打算写《大漠祭》开始,到《大漠祭》出版,就足足有十二年的时间。那十二年里,我虽然与世隔绝地待着,但我其实承受着非常沉重的生存压力。因为,我既要保证自己的生存,又要养活家人。其中的艰辛,局外人是很难明白的。
比如,我要供儿子读书,父母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也全部由我承担,后来弟弟得病了,家里为弟弟治病而借下的外债,也是我偿还的。弟弟去世之后,我还把抚养他的儿子陈建新的责任接了下来。还有,我的亲戚如果有什么困难,也会找我支持。我在他们眼中是正式工,但我其实并不富裕,成为专业作家之前,我每月只有两百多元的工资——这还是之后的事,过去,我的工资更低——有时,我们一家人连吃菜的钱都没有。面对这样的现实,一个作家想坚持一些东西,是很难的。但这还不是最难的,明显的难关,咬咬牙,有时就能熬过去,最难的是面对生活中的魔桶。
什么叫魔桶?就是一种迷惑你、让你失去向往的幻觉。它就像海市蜃楼,具有巨大的欺骗性。如果你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向往,就会轻易被它困住,在不知不觉中堕落。
所以,我非常警惕魔桶。为了不陷入魔桶,我一直在日记里记录自己的毛病,包括坏念头、坏倾向等等,它们都是我的镜子,也是我解剖灵魂的手术刀,我常用它们,把自己捅得鲜血淋漓,苦不堪言。但最终,我没有掉进魔桶,而且实现了超越。只是,这条路走得异常艰辛。
如果有老师指导我,我的这条路也许会轻松一些,但我没有这样的老师。那时节,在人格修炼的路上,我只能靠自己。我一方面自己省查自己,另一方面在身边和书里寻找值得学习的标杆,依照他们的行为和品质修正自己,久而久之,才终于战胜了自己。
选自《一个人的西部·致青春》雪漠著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