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雪漠
雪漠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480
  • 关注人气:9,0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人远行需要辎重?

(2019-11-18 09:41:15)
分类: 雪漠作品

为什么人远行需要辎重?

为什么人远行需要辎重?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辎重”就是粮草,君子不管到哪里去,都会带着他的粮草。中国古代还有一句俗语是“兵马不动,粮草先行”,也是在强调“辎重”的重要性。

 

前段时间我去外地考察,随身带了几个大皮箱,里面装着写作需要的所有资料。一般情况下,我外出时都会带上重要资料,从不怕麻烦。为什么?因为我每天都写作,如果不带写作资料,就不能在一个地方逗留太久,这就非常被动了。相反,只要我带上写作资料,有需要时,就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待上很久,甚至可以待上几年。所以,就算没有久待的必要,只在那里待一天,我也会带上所有资料。这是典型的“终日行不离辎重”。有智慧的人必须做到有备无患,不能草草率率、毛毛躁躁。

 

最近我在写一部小说,背景是清末民初的中国,收集写作素材的时候,我几乎把所有清末民初的资料都买了回来,该看的也尽量都看了。讲《道德经》的时候也一样,每次讲课前,我都会认认真真地备课,看很多书。虽然我看不看都不要紧,都能讲,但为了尊重大家,我还是会尽量多看一些资料。这些都是“不离辎重”。

 

换句话说,“不离辎重”就是做好该做的准备,做任何事都要有备而来,不能毛毛躁躁,不能轻率妄为,一定要扎扎实实。准备工作做得越扎实,做事的时候就越轻松,效率越高。这也是“重为轻根”。君子看起来很轻松,实际上是以“重”为基础的。很多人学习《道德经》时都会忽略这一点。“辎重”的重跟前面的“重为轻根”的重本质上是一样的,之所以“轻”,是因为有“重”作为基础,“不离辎重”就是,想要轻松顺利,就不能不做好完善的准备。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一条大鱼叫鲲,鲲非常大,有一天它化为大鹏鸟,搬到南冥去。这种鸟非常大,翅膀一扇就可以飞到九万里远的地方,但它的起飞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积水三千里,否则它就飞不起来。这个“水击三千”,就是“终日行不离辎重”。你要成为鲲鹏那样的庞然大物,飞得又高又远,就要准备很多“辎重”,这就像军舰只能浮在海面上一样。如果你只有一脸盆水,就根本支撑不起军舰的重量,有可能连个小石头都支撑不了,你刚把它放在水面上,它就沉底了。所以,想要让拥有几十架、上百架航载机的军舰行驶在水面上,就必须准备大海之水。大海之水是它的第一个“辎重”,它本身的排水量和承载力是它的第二个“辎重”。没有这样的辎重,就撑不起君子之行。

 

一个人想要得到成功,尤其是佛教所认为的成功,必须具备好几种辎重。比如,如果你想成为大德,就必须具备很好的修养和德行,否则就成不了大德。大德不一定要有多大的智慧,但他必须有很好的修养、品德和行为。如果你想成为高僧,需要的辎重就更多,除了慈悲、行为和功德之外,还要有智慧。

 

香巴文化认为,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必须具备六种辎重——传统中是五种,我又加了一种——身、口、意、功德、事业、学养。其中,身代表行为,因为行为是依托身体来实现的,是身体通过行为为世界做出的贡献;语言代表他说的话,包括他写的文字,以及他在精神文明方面为世界做出的贡献;意代表他这个个体生命的精神境界、智慧境界;功德是他对世界的贡献;事业就是影响力,没有影响力成功的意义就不大;学养是你有没有真正汲取这个时代的很多营养,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这六种辎重都准备好了,就是香巴文化所认为的君子和成就者,否则就构不成成就。

 

释迦牟尼又有另一种标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是释迦牟尼准备的三种辎重。

 

所以,辎重不仅仅是物质,也包括行为、精神、智慧等等。

 

君子在世间行走,除了智慧本体之外,还必须有一种附加值,也就是能承载其品德的东西,没有这个东西,就不是君子——我的解释和其他人不一样,你可以进行比较研究,但你一定要明白,这是我独特的解释,是我经历了生命实践之后对老子的解读,所以,跟别人的角度不一样,切入点不一样,目的或多或少也有点不一样。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荣观”就是一种非常荣耀、光荣的气象。君子因为有了那么多的辎重,所以看起来非常庄严,所有人都尊重他,但他自己“燕处超然”。

 

“燕处”就是平常心,指的是淡然处之,安宁、清净、不以为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也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以平常心对待一切。“超然”是超越世俗的评价,也就是庄子所说的“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都夸我,我也不会飘飘然;全世界都骂我,我也不会沮丧,更不会放弃。君子就是这样,即使得到了荣耀,也会泰然处之。庄子一直在注释着老子的哲学。

 

老子和庄子是中国文化中两位非常伟大、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中国竟然能出现这么两个人,让世界对中国文化肃然起敬。《庄子》里的《逍遥游》《齐物论》太好了,大家一定要看一看。有一天,我会专门讲一讲《庄子》。十八九岁时,我就将《道德经》和《庄子》背得滚瓜烂熟,它们在潜移默化中让我有了一种选择的智慧,这足以让我受益一生。现在的年轻人对这些经典不感兴趣,这非常遗憾。因为,不读这些经典,就会错过很多现代文明所没有的营养。如果想建立雄伟的人生大厦,没有这些营养,是打不好地基的。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定要读经典,一定要读老庄,读佛经,它们可以让你们的生命出现另一种风景。

 

选自《老子的心事》第二辑 雪漠(XueMo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