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雪漠
雪漠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480
  • 关注人气:9,0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喧嚣处,珍藏一份守候

(2019-09-13 15:27:10)
分类: 雪漠作品

 在喧嚣处,珍藏一份守候


在喧嚣处,珍藏一份守候

 

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们都追逐成功,追逐荣耀,追逐功利,我偏偏要低调守弱。这是黄帝的看法。黄帝的成功就在于这一点,他绝不是偶然得到成功的。他的德行很好。直到今天,我们还会称呼自己是炎黄子孙,就是因为大家都敬佩黄帝,为自己有一个这样的老祖宗而感到自豪。

 

不过,看《金人铭》的时候,我真是有点脊背发凉,有一种东西在我们民族的传统中一直有巨大的市场,所以,众人追求的我不追求,我宁愿退回来,守住自己的低调。当然,无论怎么低调,出版社的签售活动还是要参加的。要是让我自己选择的话,我多想不参加啊,但不行。这毕竟是出版社举办的活动。去了之后其实也挺为难的,只签两三本吧,太丢人,签得太多吧,又太扎眼,很多人都会不舒服。但我还是得签,而且还是要做宣传,毕竟在这个时代做传播,宣传还是必要的。所以,我能躲就躲,能推就推,躲不了推不了也会随缘守弱。而且,营销跟今天讲的东西不是一回事,这里讲的是做人,而营销是做事,做人要低调一些,但做事必须要高调一些,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众人惑惑,我独不从。众人都怀疑我的做法,怀疑这样不对,但我守住我的,不听他们的。你们认为我不好,我就不好;你们认为我不对,我就不对;你们认为我糊涂,我就糊涂。虽然不跟你们对抗,但我也不会被你们干扰,我会一直守住自己该守候的。

 

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的智慧自己知道,但不会让你知道。这就是君子藏器于身。君子要把自己的特长也罢,绝技也罢,过人之处也罢,都深深地藏在自己心中,等到合适的时机才用它们,没有合适的时机就不用。永远不跟人比试,永远不跟人较劲,而且是内心深处不跟人比较。

 

我发现很多人都是这样,都喜欢藏。他们经常说我不行”“我太糊涂了”“我记忆力不行,什么都记不住,我刚开始以为真是这样,后来才发现不是这样,他什么都记住了。这种人很多。他们对吗?对。今天我讲的很多东西看起来很世故,但它是对的,因为它符合人性。一定要注意,它是在洞察人性的基础上,选择一种避祸、避免嫉妒的做法。

 

我虽尊高,人莫害我。因为不和人比较,把自己的优势隐藏起来,虽然自己内心高贵又有智慧,但别人不知道。因此,大家都觉得很舒服,也不会有人嫉妒你和迫害你。

 

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长江大河能容纳百川,能容纳种种水流,是因为它低下——黄帝讲的一切都很像谋略,很像是一种对付别人的手段和技巧,其实不是,它是一种内心深处的真实状态,也就是个人修养、君子德行,而不是掩饰自己的策略。所以,它是本体智慧的妙用,而不是技术。黄帝强调的也是道体,而不是一些世俗的东西。这一句将这个特点体现得特别明显。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大自然是不会亲近谁的,但它会将美好的东西都给予善人。所谓善人,就是达到上面那些标准,不与人争,低调、谦卑、少言的人。所以,天道是公正的。

 

戒之哉!戒之哉!一定要警惕啊,一定要记住啊,一定要照着做啊。

 

这句话特别感人,因为它让我看到了一个苦口婆心的老者形象。这个老者已经行将就木了,但他还有很多东西想留给后人,希望别人能幸福顺利,免去一些不必要的灾难。不过,他说这些话的对象是自己的子孙,而不是天下人,这一点让我觉得有点遗憾。当然,他已经为天下人留下了《黄帝内经》中的很多东西,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们不能责怪他还有一点点私心。但是,他的胸怀没有老子那么大,才会把一些东西当成不传之秘,这是不可否认的。

 

我跟黄帝不一样,我更像老子,我也将自己的所有倾囊而出了。而且我不是只倒一次,是不断地学,不断地倒。因为我明白,所谓的不传之秘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灭亡。想要真正地留下来,就要影响别人,介入别人的生命,改变别人的生活方式。

 

不知道今天讲的内容能不能改变大家的生活方式——大概有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会改变,因为他们确实受到触动了。还有一些人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做到,没关系,还没做到就从现在开始做,慢慢地做,慢慢地提升自己的修养,慢慢地成为一个既有超越智慧,又能在红尘中做事的人。要记住,无论内心多么强大,多么坚韧,都要顺应这个时代,和光同尘,藏器于身,不要卖弄,也不要对抗,将所有精力用于完善自己、成就自己。这就是黄帝和老子给我们的启发。

 

选自《老子的心事》第二辑 雪漠(XueMo)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