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窥破欲望,做生命的“王”

(2018-12-10 11:29:04)
分类: 雪漠作品

窥破欲望,做生命的“王”

 

\雪漠(XUEMO

 

 

欲念方起,民心已乱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在道家的观念中,生命、生命的本体、个体和国家是一样的,家国一理,就是说,它们都归于同一种真理——道。得道之后,你就会发现,做人、持家、治国看似不同,其实是同一回事。所以,《道德经》中的很多东西,除了字面上的意思之外,还有很多种含义。

 

比如“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最常见的解释是:不崇尚有才能的人,老百姓就不会有纷争;不推崇难得的东西,老百姓就不会偷盗;不炫耀、卖弄一些勾起欲望的东西,老百姓的心就不会乱。

 

很多年前,我当过老师,学校每年都会评先进,评上的人有千元奖金。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学校里是非最多的时候,单位里就像炮火弥漫的战场,总是闹得一塌糊涂,同事间骂骂咧咧的、你争我斗,很少有人会礼让。任何一个单位都是这样,只要你推出一种荣誉,就会有无数人想尽方法地去争。你可以试试看,如果你在家族里举行一个比赛,选出家族里最孝顺的人,你看看你的家族会发生什么事?到了那个时候,无数的明争暗斗就会出现。这只是小范围的“尚贤”,要是大范围地“尚贤”,就更会这样了。

 

比如,这个时代特别推崇成功人士,我每次坐飞机,都会在机场书店看到大量成功学的书,谁谁谁多么成功,他的身家有多少个亿。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有钱人真了不起。结果谁都会生起贪心,想要发财这就是“尚贤”,中国历代的政治家都在尚贤,都在推崇贤能,不同的仅仅是贤能的内容。春秋时期推崇功劳、功名、地位,我们这个时代推崇财富,本质上都一样。

 

历史上有个“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晏子是非常著名的政治家,他辅佐齐景公的时候,国内有三个很有名的大力士,这三人虽然厉害,但都居功自傲,不听话,晏子就想杀掉他们,以除后患。有一天,晏子拿了两个桃子,请他们三人中最有功劳的两个人吃。三个人都觉得自己功劳最大,其中两个人手快,就先把桃子吃了。剩下的那个人不服气,于是三人一起表功,结果发现,第三个人功劳比前两个都要大。前两人羞愧难当,就拔剑自刎了,第三个人觉得不该为个桃子送了两个壮士的性命,也拔剑自刎了。这就是尚贤的典型例子,如果不尚贤、不推崇功劳,三个壮士就不会去争那两个桃子,也不会死。所以,老子觉得尚贤不好,会引起纷争,造成失控。这是很有道理的。

 

实质上,春秋早期的战乱还不算太频繁,到了战国时代,战乱才变得非常频繁。为什么?因为每个国家都在招贤。所谓的招贤,就是招募天下的贤能人才。于是,每个国家都招来了很多贤能人士,每个贤能人士都想建功立业,证明自己的才干。那个时代,建功立业就是侵略别的国家,夺走对方的城池,残杀对方的老百姓,天下自然大乱。其中最有名的,是苏秦和张仪,他们非常能干。一个合纵,一个连横,也就是团结其他六国,组成像联合国那样的同盟,对付当时的秦国。双方斗来斗去,把天下搅得一塌糊涂,老百姓血流成河。战国时代的许多战乱都是这样发生的。贤能人士一想建功立业,就发动战争,老百姓就被卷入动乱纷争之中,于是礼坏乐崩,纷争不断。追名逐利已经变成战国时代的集体无意识了。

 

大家都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些雄啊、霸呀是怎么出来的?就是尚贤尚出来的。春秋战国尚贤,推崇功业,推崇权势,周室日衰,诸侯国越来越强之时,诸侯国就开始征战,每隔一段时间,就选出一个霸主——有时不是诸侯国的国君,甚至一个诸侯国的大夫就能左右王室的动向——扮演周天子的角色,号令其他各国。称王称霸说的就是这个霸王、霸业。那时节,社会开始混乱不堪,忽而你当霸主,忽而我当霸主,最后出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最后由秦国一统天下,但最后秦朝也被灭掉,权力战争一直在持续,一直没有定局,谁都想当霸主,谁都想一统天下,成就霸业,但谁的江山都不会永恒,有一天都会被别的天子取代,受苦的却都是老百姓。

 

如果不推崇成功、功业、霸业、建功立业,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格局,各个国家就会和平相处,老百姓也不会一直生活在战乱之中。现在是和平年代,但你看一看叙利亚等国的惨况,就知道当年的中国也是这样。各朝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还制定了很多残忍的酷刑,但到头来一切算计都没有用,该被别的朝代取代时,他一样会失去自己的权位。虽然现代管理学不同意尚贤不好的观点,它认为必须奖善罚恶,也必须尚贤,但事实上老子是对的,因为尚贤,西方直到现在还充满纷争,还在发生战乱,一些国家的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老子的说法有他的道理。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注意,那时候的盗是偷东西的人,贼才是强盗,这跟我们今天的说法相反。我们今天认为盗是强盗,贼才是偷东西的人。古时候有“贼寇”的说法,指的就是闯王李自成那样的大贼。从盗小贼大,变成了盗大贼小,这也是变化。不变的是,你推崇好东西,老百姓就会生起贪心,觉得他有我没有,我也想有,要是没钱怎么办?就起了偷盗之心。比如,现在谁都觉得苹果手机好,有的孩子买不起苹果手机,就去偷。要是不推崇那些所谓的好东西、珍贵之物,老百姓就不会生起贪心,就会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事实上,也没有什么珍贵不珍贵的,这时觉得珍贵、觉得很好,过上一段时间就变成垃圾了。现在的很多垃圾,过去都是人们眼中的难得之货。但为了这一时的珍贵,好多人就起了偷盗之心,社会也混乱不堪。所以老子说,“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欲就是欲望,可欲就是让人生起欲望的东西。我们这个社会就是可欲的。前几天,我因为开了微店、在微吼平台上讲课,就在网上看到了一些东西,比如一些直播,很多小女孩都在卖弄自己的美丽,娇声嗲气,让人爱慕她的美丽,然后人们就会给她红包,她就可以买这买那。这就是可欲。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好东西太多了,到处都充满可欲的东西,谁都在卖弄,美丽的卖弄美丽,富有的卖弄富有,很多的报纸、媒体、网络,都充满着让人生起欲望的东西。所以,现在民心已经乱了,非常浮躁。过去没有那么多的卖弄,老百姓还很清静。今天到处都在卖弄,好书虽然多了,但看书的人却越来越少了,人心静不下来了,很多人都相信网络,都被网上那么多好东西给迷住了。所以,卖弄让人生起欲望,是社会动乱、人心浮躁、民心不安的重要因素。我们国家之所以需要提倡国学,就是为了把欲望之心收回来,让人心安定,让社会安定,安定才会有幸福,动乱之中是没有幸福的。

 

现在那么多莫名其妙的案子,很多人莫名其妙就被人杀死了,到处都充满了小偷小摸的现象,有些非常漂亮的女孩子也做起这种营生。很多人开始理直气壮地钻法律的空子,假结婚、假离婚各种造假充斥了社会。为什么?就是因为可欲的东西太多了,社会一直在尚贤,人心被勾着勾着,很多人已经失去自己了。所以,一定要有信仰,有信仰才能把欲望之心收回来,哪怕没有宗教信仰也不要紧,信仰文化也可以。只要有信仰,人就能跟自身的欲望抗衡,就能回归恬淡安宁。

 

 

——选自《老子的心事—雪煮〈 道德经〉第一辑》雪漠(XUEMO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