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家那個出門在外的孩子

标签:
家親情純實弟弟妹妹哥哥姐姐天津表弟的大學生活 |
分类: 呢喃二三事 |
用孩子這個詞并非有倚老賣老之嫌,只是覺得這個詞有愛聽來也很溫暖。記得自己小時候就很羨慕同伴們都有哥哥姐姐,而自己卻是家裡的老大。幾個孩子一起出去玩的時候我得多加小心地叮囑或是看管,從小就習慣了“孔融讓梨”。很多兒時的記憶都早已模糊到怎么也想不起,也許小時候的我并不怎么討人喜,更沒有什麽太過優秀的地方,還有些許叛逆感。
倆個表弟一個妹妹,我還是想接著用一句有倚老賣老之嫌的話來接著開篇,仨孩子都是我看著長大的,漸漸優秀懂事的,漸漸叛逆流氣的,漸漸努力不露聲色的。親戚間常會走動,我也常常會不知道要怎么去跟他們交流,畢竟一年都來往不了幾回,大家都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表妹的成績很好也漸漸的懂事了很多,最近幾次也總是聽她姐姐姐姐地喊著我,表弟把自己整成了非主流的樣子,我這個姐姐壓根起不了引導的作用,“壞孩子”要怎么才能懂得更多的社會道理?說完了一表弟和一表妹還差一表弟,接著的濃重的篇幅就留給他吧。
因為是媽媽的弟弟(舅舅)的孩子,所以從小就和和外婆很親,小時候家裡住房緊張,所以和父母、外公外婆、舅舅舅媽一家住在一起。看著弟弟出生,出生后也幫忙著照料過,一起玩耍、一起搬離兒時的舊房子、一起長大成人。小時候也總是吵架打鬧著互不相讓,我繼續著我的“孔融讓梨”,他的那些小破事小秘密我也替他保存到了現在,就這么被他喊著老姐老姐的,一晃眼長成了十八大小伙。脾氣呢是火爆了點兒,措詞呢是有些不規範了點兒,但我始終相信在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很多人情冷暖他都會懂的,受挫之後的患得患失也會讓他更有了思考的價值,一個人在外的與人處事也是他剛開始的人生道路上的第一課。
昨天中午的歡送飯吃得很和諧很家常,家門口的“蒼蠅飯店”(此詞具體出處要問我老爸),無備份的亂坐,表弟早已給我預留了他旁邊的坐位,還說我是明星,很難請的,一定要給我個好座位。我們還是吃那幾個總是點的菜,大家都喝點兒小酒,爸爸還是一如既往的說話叮囑如冷笑話般詼諧。弟弟一個個地敬酒靦腆地說著些他覺得挺彆扭的話,又說我是明星要壓軸登場,叫我先吃菜候場。家裡人好像都在等著我談朋友然後順利的嫁人,就連弟弟也說出了此番話。他既然明星明星的喊到現在,我也就順勢回應了,明星談朋友不可以隨便伸張的,小聲點兒(*^__^*) 。
之後我趕場似的去跟早就在季風書屋等我的朋友去看藝術展,為什麽外灘18號的展覽沒到最後一天展出結束就已經早早撤展?就因為它是免費的?為之氣憤!!!還好做著兩手準備,我們又趕去了另一個,老房子裡的畫廊,有幸見到了村上隆的畫作,更有幸跟畫廊的主人有所交流。
隨後跟朋友撤去了久光小憩聊天,約定了一起等待藝術展扎堆開展的九月再一起出行,之後又趕去了火車站送弟弟上車。因為工作的關係會時常路過火車站,各色人等,天南海北,行色匆之。從我第一個得知弟弟要去天津讀大學到送行這天,我一直都未覺得有任何傷感的成分在,畢竟男孩子出去闖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大部隊搬運隨行,一路浩浩蕩蕩來到了車廂前,我沒有說太多的話,只是輕輕拍拍弟弟的肩膀,要他日後的一切都自己斟酌把握。火車總是雷打不動地準時準點,20:02分,汽笛聲聲,車子緩緩地開動了,揮著手,我踮起腳看見了那孩子眼中的依戀和不捨,此刻的他卻像個男子漢一般忍著自己波動的情緒,只是幾秒的飛速駛過,再也看不見了。
因為有舅媽的隨行,所以一家人都還算放心。一早起來我就傳了簡訊過去,他還是老樣子,有些調皮又有些不耐煩,問我為什麽那地兒的校車要等那么久?!想必他也開始期待在天津全新的生活和學習了吧?帶著些小憧憬和大興奮。遠在1000多公里意外的他,從此以後想必我也會多了那么一份親情的牽掛,很真實也很暖人心。
http://botu.bokee.com/photodata2/2008-9-1/015/167/342/19107179/19107179_h.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