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奎龙: 毕业那天,就是重生之日

(2007-06-14 13:54:51)
标签:

毕业

王奎龙

贾静思

高考

校园

职场

音乐

生活

谈天说地

感悟随笔

美图

  毕业,是一次“生日”,毕业那天就是重生之日!
  把每一天都当作生日过。像10年如一日卖早点的老人,每天都明确地知道要抵达的位置,守望的路口,幸福所在……
王奎龙: <wbr>毕业那天,就是重生之日
【贾静思今年毕业】
王奎龙: <wbr>毕业那天,就是重生之日
【贾静雯】
她今年毕业,没出校门就实践颇多。曾参加中央电视台“毕业之歌”大型文艺晚会。
我今年是毕业10周年,同学们正张罗大学毕业10周年聚会。
6月12日晚,上海电视节2007年的活动大幕全新开启。当天接到一个老朋友的电话,说有一个女孩,中国音乐学院的,将参加晚会的演出,是我的辽宁老乡。

她叫贾静思。出生于艺术世家。自幼喜欢音乐,有良好的音乐休养和艺术天赋。200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民族声乐专业。师从于著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马秋华教授。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演出。

我好羡慕。

她2005年曾参加日本爱之县世界博览会中国馆开幕大型文艺演出。同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毕业之歌”大型文艺晚会。曾参加广西卫视唱山歌栏目——东北民歌专场。2006年蒲公英全国艺术新人选拔青年组民族唱法金奖。

 

我放下电话,想起了自己在《东西南北大学生》卷首写的一次文字。

不妨与大家分享。我们共同思索:毕业,是不是人生的中转站?是多大一点事?……

 
[贾静思]
王奎龙: <wbr>毕业那天,就是重生之日
【王奎龙】
 
    我瞅着佳男这小子现在挺幸福的。这一阵子特男人,纯爷们的那种——稳健、内敛、能疏导情绪、会检讨自己、知道疼人儿,连穿衣服都有分寸感了……
    一切迹象表明,这小子要过生日,有人生分水岭意义的生日。
    那天一上班,他收到了我们单位送的“贺岁”鲜花,整个编辑部都闻到了一种成熟男人的味道……
    30岁。
    亲爱的吴佳男,30了。
    几年前,我刚从这个年龄走过来。我细致地知道:一个男人在这个人生节点上应该有些进步的。
    本期杂志付印前,美丽的周末下午,我坐到办公室的电脑前,楼下重庆路依稀传来商家营销的音乐声,在都市特有的这种喧嚣韵律中,我打开了佳男的博客,一种经由年轮发酵的文字,从屏幕上挥发出来。
    年龄是个永远有质感的词汇,生日更是。吃饭、听歌一类的琐事,让佳男在这一天写得都非同寻常。
    我可爱的同事们这段时间不同程度地经历着些事情:李云云结婚了;王弘艳照顾老公术后康复;初丽萍带女儿登台演唱《希望》;徐小莉迷上了瑜珈;吴天打麻将给我点了一炮……我想,人生就是由一个个或结婚这样大或打麻将这样小的事情连接而成的,在这点上,我和美国总统没有差别,人与人间的幸福差异在于,对事情的判断、拿捏、体验值不同。
    我正体验着“崔永元病”——失眠。这在我30几年的生命中是不曾有过的,上大学期末复习,上班后赶稿子,不论怎么紧张,我都是挨枕头就睡着,一宿都不带起来上厕所的。这一次犯病的初步诊察是焦虑、易受惊扰、敏感,植物神经可能紊乱了。每天我不到凌晨2点多心不静,不到6点就起床,勉强能浅层睡眠两三个小时,所以给外界的印象是,王奎龙青春勃发了!因为我每天7点前就会出现在单位。而真正的原因是我不知道这么早我一个光棍儿,在家睡不着,出了门还能上哪去?
    反正也有好处,可以顺路在城市街头看看晨曦中我减淡了记忆的一些身影。自打在晚报上夜班,就养成晚睡晚起的作息习惯,多年没有见过6点的夏天日头,此番一打量,日头还是那么好高好高。日头下还有我曾记忆深刻的早点摊,快到单位的建政路口,那个阿姨还是那么干净,还是那身打扮,戴卫生帽扎围裙,她卖的还是热奶和面包;西安大路那个路口还是一对老夫妻卖煮苞米,大妈付货大爷收钱……
    这是我上班的第10个夏天。
    10年里,他们就这么一直在这里卖着早点。当年我刚上班,从单身宿舍到单位楼下,总会匆匆吃他们的早点再上楼。那时我和好几个年轻人,因在同样的路口买早点而认识,还成为有联系的朋友。如今互无音讯。或许高升不用吃得这样简朴,或许结婚不用再如此寒酸应付早餐,或许像我曾经的同事鲍传文,早已离开这个城市另谋发展。而我,这几年也已经换了N个岗位。年轻的我们就这样以“梦想”、“成长”的名义从路口渐次失散。早点摊的阿姨、大爷大妈,则始终值守在路口。
    这是人生的路口。他们招呼着在梦想起点祈祷成长的年轻人,一拨又一拨。皱纹见证着一切闪晃过的光润的脸。
    前两天到吉林师大为本刊驻校记者站揭牌,该校姜大伟老师说了句话,“老师就是学生的经纪人,包装一茬茬学生,提升其社会身价,送上社会舞台。”时下,又一届大学生毕业走出校园,老师们的守望让我肃然起敬。
   
    本期付印,我要请可爱的同事们吃饭,值守这本杂志,他们受累了。
    我想我的失眠病很快就会过去,我正学习着在喧嚣中找到韵律。
    这个夏天我也正有着第一年上班时的工作干劲,因为我重新吃上了路口的早点。
    愿佳男和所有的读者朋友,把每一天都当作生日过。像10年如一日卖早点的老人,每天都明确地知道要抵达的位置,守望的路口,幸福所在!【《东西南北大学生》卷首语】
=======================================
更多精彩在  《东西南北》博客
《东西南北大学生》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