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恋爱经费大学生家长经济条件虚话情感 |
分类: 杂文 |
文/沈慕文
现今社会,剩男剩女成了一个不小的特殊群体。可以这样说,剩男剩女问题的普遍性才迫使家长们提前自愿地给孩子恋爱经费。为了孩子能够早点定下终身大事,过得幸福,做房奴,婚奴也是心甘情愿的。千百年来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中国传统社会一贯的主张。那些当初没有把孩子的婚姻问题早早留意的家长,逢人便会提起他们的闹心事:自己老去,而儿女还是迟迟不见有喜。这说来要怪谁?
通常人们对那些在大学里故作姿态男女是如此评价,即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又或者是高不成低不就,挑来挑去成了箩底菜。甚至有人把大学女生从大一到大四这几年间比喻成四种球,从抢到踢的一个过程。可见无论是大学也好,社会也好,女的怕老,男的怕穷是当代大学生以至于家长最头痛和担心的问题。
当大学生毕业后就会面临就业的问题,有一些激进派非常想通。他们会在大学里物色外貌优秀的女孩,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通常这是富二代们引以为荣的事情。而那些老实人,我所说的是被老实的人,就是因家庭和经济条件,不排除长得太对不起市民的,不得不在大学里进退两难,守身如玉,其实是为钱包着想的一群。他们毕业后,工作后,面对谈恋爱和婚姻问题的时候,往往已经是苏州过后无船搭,说白了是好的早被挑走了,剩下的是箩底菜,打着灯笼兴许能找到个称心如意的对象。可见,社会上对大学生在不在大学谈恋爱,或开设什么三生教育等等,都成了虚话,经济决定了一切,说白了一穷二白的帅小伙子,也未必能找到个貌美如花的女孩。现实的丛林生存法则是美女野兽配更多。
谈恋爱就得花钱,买东买西,就算出去一次搭个车也得花钱。然而大学生毕竟属于消费者,未必有那么多大学生在学其间就能自食其力,所以当他们跟家长开口说自己恋爱了,欠钱用的时候,家长们往往是抱着支持的态度。这悄悄地就流行起了家长给恋爱经费。看来大学生除了把书读好之外,还要把爱给谈好。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事实上,虽然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矛盾并不会在大学生身上展现的太多,但经济条件促成或毁坏婚姻大事的现象太多了。多的让一部分人只能向老爹老妈要钱,去为自己的爱情买单。多到穷苦人家的孩子,拼拼凑凑地约上心仪的女子,去小馆子大牙祭。但当金钱和爱情针锋相对的时候,有多少女孩会选择一个才华出众的穷小子,又有多少女孩会选择开着宝马呼啸而过的富家子。相信对这个问题有疑问的人,可以抽空去大学门口自行观察。
或许是社会的发展结果,当物质财富呈现两极分化严重的时候。一部分人必将被房奴或被婚奴,或是连恋爱也变成了奢侈品,只因为你看中的人家未必就满意你的条件。另一部分因家财万贯,可以挑肥拣瘦,但最终却未必能够幸福。
大学生恋爱靠的并不是自己的经济实力,更多的是家长的援助。这样说来,头脑清醒的女孩在恋爱的时候必须弄清楚一个问题,这场恋爱是为了钱还是为了人才谈,自己是人还是商品。不要把自己稀里糊涂地就卖了!
做人也好,恋爱也好;成也好,败也好,最终依靠的还是自己的实力。做大学生的时候或许可以很风光,但踏入社会却未必。两种状态(富和穷),一种选择,结果并不是一定的。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http://t.sina.com.cn/shenmu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