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橄榄树
标签:
感情长辈咸鱼一份爱子沈慕文原创文化 |
分类: 散文 |
梦中的橄榄树
文/沈慕文
城市中的男人和女人离不开一个恒久的话题--爱。只可惜大城或小爱,小城人多地少,更难迁就这份难得的爱。所谓“爱巢”,极富有想象力的词汇,爱需要一个稳定的地点。这个年代,在生活指数和消费水平如海浪一阵高过一阵的时候,还有多少人能做到执子之手,与子终老?毕竟曾经或现时还在爱着,既然爱着就要付出,或痛苦着生活所带来的压力。也有很多人是付不起爱的代价而分手,但不是心中无爱,那只是无奈中的无奈。
相比多年前的爱情,乡村式的生活给了人们稳定。相比当下,城市式的生活给了人不安。人们不得不接受种种犹如洋快餐一样的爱情。恋爱之时天真的两个人,不知生活的艰苦,只会傻傻地笑,那时候是多么幸福,虽然也有争吵,也有伤心。但无关生活,那时候多数人看中的是对方的眼里或心里的爱意,是会为了喝醋而吃不下饭。作为女人或者比男人更小心眼,但男人对这些也颇有微词。可见爱是双方最在意的东西。
但城市中的爱情,首先一点是物质基础。或者具体的生活是需要以物质作为基础的。爱情需要经营,需要呵护,需要红酒与面包。婚后的爱情不单单是甜言蜜语,更重要的是男人在事业上能赚钱,生活中能满足一家人的需要。当我带着内子去餐厅与一个长辈吃饭,可能长辈饮多了几杯,见内子身上没有任何手饰,就问我什么时候买点金饰送给她。我笑了笑说,我们是讲心不讲金,有情饮水饱啊。内子也十分善解人意,听完我的话也笑了一下。抬头我才发觉,长辈的妻子这次也没有戴上那条名贵的翡翠项链。难怪她听到他的话以后,也看了一下他,笑了。
长辈以前是开玉器店的,对这些东西很有研究。如今已退休,过着十分诗意的生活。他在做这行生意之前是以买卖咸鱼起家的。在澳门早期,咸鱼可是每家每户必备的菜肴,那时候生活方式相对清贫一点,咸鱼送饭的日子也大有人在。不过,那时候的城市人生活上虽然苦一点,但感情上却看得很真,很重。这大概与人的追求有所关系,是先有物质才能有精神,还是先有精神才能有物质,估计这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没有人能知道答案。折衷来说,只能是相对而言,两者对生活都极其重要。
当一个人的经济水平达到一个高点的层次,他自然而然会追求新颖和高级点的物质生活,生活的意义只在于享受。比如开始打具有贵族运动之称的高尔夫,不再抽烟而改抽雪茄,香车宝马,餐餐山珍海味,过着有求必应的生活。人的欲望永无止境,在这样的情形下,不忘糟糠之妻,不变贫贱之交的人自然让人更为敬佩,但也有小人得志,忘形肆意胡作非为的人。繁重的物质需求变相地剥夺了作为一个平常人的幸福,到头来发觉健康的珍贵,自由的重要,幸福的含义,才能够醒悟,原来粗茶淡饭的生活也是一种福气。
人的幸福与否与物质只能说是相对的关系,不是绝对的关联。有钱人未必过得幸福,无钱人未必过的不开心。相反,有钱人多了一种压力,名誉地位权利的争斗,家庭生活子女的需求,都要比穷人多好多,而穷人只有最起码的要求,三餐一宿,只求温饱。不会想太多非份之想,自然多了一份平静,多了份从容。难怪有“穷开心”这个说法,穷有穷的活法。
城市中也有乡村式的生活,那是相对于经济条件而言。城市中多的是民工,外来工,他们没有自己的房子,他们贫穷,但未必孤独,他们想念远方的家人,不远千里来这里打工,他们缺少的是钱。但城市中也有贵族式的生活,他们有的是灯红酒绿,花花世界,他们有的是钱,缺的是爱或一份恬静的爱情。
或者居住于城市的人,不管男女,不管贫穷富贵,其终身都在流浪。生命的意义在于流浪,某首歌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原来流浪只是为了找到生活的方向,或为了更好地活着。其情形就像告别了乡村土地上的树,在漂泊不定的生活中寻找落地的方向。
如果还是单身,那倒简单多了,但如果已婚,那所要承受的是一个家的梦想。作为男人,只有付出才有回报,不管是金钱还是爱情。作为女人,大多数情况下是金钱的受者,小女人的幸福概念,是用双手营建一个温暖的家。女人总是希望有一个宽厚的肩膀,可以让她获得安全的感觉。
原来,人们的一生就像是飞鸟,终其一生都在忙忙碌碌中寻找一棵赖以栖息的橄榄树。哪怕这只是梦中的橄榄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