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狗之间的二三事

标签:
宠物狗人狗命铁丝哑巴沈慕文原创文化 |
分类: 小说 |
人与狗之间的二三事
文/沈慕文
穷人家的狗瘦得像猴子,富人家的狗肥的像猪。狗多少是家里的成员之一,只是主人对狗的态度确有天壤之别。狗是无法选择“家”的“孩子”,如果碰上好人家,那是狗命好,如果碰上个破落户,那是命歹。在十几年前,我生活的小村里养狗的风气很浓。
究其根源,一是养狗能看家防小偷,不管是富还是贫,再怎么也是个家。二是养狗适合懒人,不用喂,它也饿不死。狗不同于猪,猪天天得要人喂食才行,你不喂它,它一跳就到人家田地里去,用灵敏的鼻子去拱地,糟蹋坏人家的庄稼,就要赔了。狗的胃口比猪小多了,狗自己能找吃的,甚至在没吃的时候去粪坑里掏吃的。我总是不解,像狗这样具有这么敏锐嗅觉的动物怎么会去吃粪,是饿?还是对臭情有独衷?
我见过拿耗子的狗,也见过偷鸡吃的狗。通常它们会咬着死掉的尸体跑到主人跟前,摇尾巴讨好主人。主人却不屑地骂道: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人们是要求狗具有人一样的行为规范才可以容许它存在。狗还会偷鸡,当它口衔奄奄一息的鸡溜到主人面前,却遭来主人的打骂。主人又得替狗赔不是了。狗总是像个小孩,自作聪明地向人讨好。它无非是希望主人喜欢它,看重它,主人多给它些吃的。
狗对人,少有凶恶的;人对狗,却总是不还以好颜色的。人骂人,带个狗子的往往是非常憎恨和恶毒的话语。比如骂那些小人狗仗人势,狗腿子,狗男女,狗X的,连摇尾乞怜这么形象的成语也用来形容人的窘迫和困难。人和狗的先祖在原始时代有个不成文的约定:人给狗食物和栖身之所,狗替人看家和狩猎。这不成文的约定直到今天,在城市里的狗已经退化成了人的宠物。城市里的狗连泥土也没见过,更别提什么打猎。狗已经成为了人的忠实伴侣或朋友。随着人的文明要求提高,流浪狗却不断地增加。城市里由于有疯狗咬人,继之出现了打狗帮。狗从人的朋友沦落成人的敌人。
记得小时候见过狗是怎么被打的。狗会哭,也会流泪,这是我不黯世事的时候最深刻的印象之一,我小时候也养过狗,前两只一只被种田的打死扔在清水茅坑里,后一只得病死的,最后一只是个哑巴狗,它命大,没死,后来搬家了就把狗放在厂里托人养着,它总算得了个善终。哑巴狗不多事,不会有人跟它过不去。
那时候村里每年的秋天,都会有打狗的狗肉贩子来村里收狗。养了一年的狗正好皮鲜肉嫩,打狗人一见这些家养狗,双眼会放光。几十元一条狗,狗命不值钱。打狗的人相中了狗,跟主人谈好价钱,就吩咐主人躲避,以防狗急跳墙,见人就咬。
打狗的人手上拿着一根竹,中空,有一条粗面条那样的钢丝在竹头上圆成一个环,竹尾后是一条铁丝结,一拉可伸缩。接下来,他们就进了房子,开始关门打狗。至于为什么要关门打狗,原因很简单,人跟狗打,这不成了不狗不人了嘛,狗跑得比人快,人在房子里跟狗打才是个道理。狗往往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打狗人箍住脖就动弹不得,接着几下狗嘴也被铁丝绑紧,支声不得。狗脚被上下前后左右交叉着绑牢,挂在收狗人的单车后座那碗口粗的竹杆上了。这时候,做孩子的我们是以怜悯的眼睛去看狗哭泣的眼睛的,仿佛只有孩子跟狗才是永远的朋友。
我见过这样一次抓狗,令我毕生难忘。难忘的不是狗的可怜,却是人的残忍。
那是一只刚下崽不久的母狗。它很瘦,它认识我的。养狗的人是我的亲戚。那次抓狗人没能把它一下套住,让它钻出门缝,夺路而逃,跑到了池塘边的河滩。他们在后面追,它眼看着后有追兵,前无去路,在岸上犹疑了几秒,忽然往下一跃,跳进了寒冷的水中。但等它精疲力竭地泅到对岸的时候,打狗人老早已经准备好圈套等它受死。
这是只养了多年的老狗,生前没做什么坏事,养育了不少小狗。它仿佛知道自己要死了,浑身上下滴着冷冷的水滴,双眼无力地睁着,眼巴巴地对着主人看,乞怜的目光,浑身上下像发热病般不停地抽搐,但主人的眼里没有丝毫的怜惜。它死之前早已对主人彻底绝望。它的死不多不少有点悲哀,这家人后来还是照样养着狗。但也不见他用卖狗的钱能发财。我却从喜欢养狗到害怕见到小狗,因为它们长大了难逃一死。
动物在人圈定的牢里,能逃多远呢?做狗的其实不想逃,狗是忠心的,甚至有点愚忠,狗已经退化了先族的狼性。既然人喜欢狗就好好善待它们吧!毕竟也是活活的一条生命,曾经给你带来过快乐。也许是因为那么多的狗被无缘无故的伤害,才有了那么多以狗字开头用来形容人的词汇,有了狂人才会有了狂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