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牙签盒背后的故事

标签:
牙签盒煤矿老板背后的故事服务生法国文化 |
分类: 小说 |
小小说:牙签盒背后的故事
这个小故事是真实的,我只想说一点关于法国人的虚伪与中国人的丑陋的一些地方,请不要生气,耐心地看完。希望你和我一样会有所收获,或者只是会心的一笑
---题记
去年秋天。巴黎。
一个山西煤矿老板带着妻子,跟随旅游团远赴法国观光旅游。中午在巴黎十三区找了间本地餐馆落角和用餐。
十三区里多的是华人和越南人,柬朴寨当年逃难过来的难民。如今他们也做了小老板,一般以开酒店和小杂货买卖为生。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大街上毗连的一块块写有汉字和法语的招牌成了这里的特色。十三这个数字常令外国人不高兴,是因为犹大是那幅最后的晚餐上坐着的第十三个徒弟,是他告密害死了耶稣。因而在这里居住的法国人不多见。
酒店并不大,在中国人眼里见惯了大酒店,这样的规模在中国最多是个路边小饭馆。走进玻璃门的时候,老板带着妻子,大摇大摆地找了个位子坐下。
老板读的书不多,更别说懂法语。等服务生递上菜谱的时候,他鄙疑地看了眼,对他来说这无疑是一本无字天书一样的菜谱,心头一动:想当年干死干活的,受穷受累,老子今天要好好地享受法国大餐才是。不认识字没关系,他有办法,就看阿拉伯数字,挑数字大的点。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
老板的妻子正对着桌上的牙签盒目不转睛地看着。
“老公,你看这玻璃瓶多漂亮,在中国我可没见识过这么精美的。”
“好像是水晶玻璃做的,是不错啊。”他拿起来摸了下,点点头,认同他老婆的观点。
午后的阳光,秋天的梧桐树叶已经有点发黄。透过叶间的缝隙,阳光射向酒店的玻璃窗,照在水晶玻璃牙签盒上,闪闪发出晶莹剔透的光来,盒子背面的投影落在素白色台布上,泛着一个五彩缤纷的圆。她对盒子爱不释手。
一会儿工夫,上了烤面包和牛油是餐前小点。两人随便吃着。
菜总算上来了。两人已经等得有点不耐烦。如果在国内早就催促了,只是这里语言不通才变得耐心了点。
她吃了个芝士焗龙虾。嚼了几下就吐了出来。
“咦,这是人吃的吗?怎么这么臭哄哄的呢?”她白了盘中的虾一眼,仿佛这是她的死对头一样分析着这东西的构造。
他安慰着他:“别生气啊,我点了很多好菜,咱们吃下一个,来!”说着他就叉了一快给她。那是一块法国鹅肝。
周围的人听不懂中国话,但看见她的举止,有的在摇头,有的笑了一下,也有的面露不悦。这个菜在法国人眼里可是好东西来着。服务生端着盘子站在一边,没有笑也没有说话,只是好奇地看着他俩。
接着,到了他有意见了。
“这不是肝子吗?他这不明摆着是害人吗?这么高胆固醇的东西我可不能吃,老子还想多活他几十年呢。他法国佬就不怕?”呸地一声连忙吐出来。
医生对他再三嘱咐:不能吃动物内脏,要不药也是白吃了。有了钱的他尤其注意身体,就像对他的奔弛汽车一样,要小心翼翼的驾驶。毕竟身体是第一资本。
这次餐馆的人显然对他们有点注目了,甚至刮目相看。有几个窃窃私语,大意是说这是哪里来的野蛮人啊?!
好在他们俩听不懂。
服务生尴尬地朝他们微笑了一下,他可不希望他们再吐掉这昂贵的菜了,微笑的时间很短,他们转过头去,他的微笑就变成了不露声色和形状的嘲笑。
服务员生又端上了第三道菜:法国芥汁焗蜗牛。
女人一瞧见,这黑不溜球的东西就浑身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她赶紧说:
“老公,这东西不就是臭水沟附近的蜗牛吗?能吃吗?我可不敢碰。”
“老婆,这里的东西我......我可是选最贵的点的,可谁知道是这样的玩意儿。这不坑害人吗?”
煤矿老板的声调明显高了八度。酒店里的的人却默不作声了,只是用好奇或鄙视的眼神打量着这对看似外星球来的人。
服务生陆续上了几个大菜。
他们两人不敢再碰了,或者说是没有了尝试的勇气和胆量。这些法国菜不是味道不对口味就是样子怪吓人的,他们两人对这餐饭极其不满意。正寻思着怎么办好。厨房门口走出一个戴着白色高圆筒帽的胖男人,挂着个红酒杯一样的大肚子,他是这家餐馆的老板也是主厨。据说他还得过某年米滋林美食大奖。他显然有些不悦,脸上的深棕色八子须随着不平静的呼吸微微颤抖着。
心怀不满的她又把玩起了那个漂亮的水晶牙签盒子。
“我跟你说,既然点了这么贵的东西又不好吃,我们拿点东西作个纪念吧。”
“就这个,嗯,老婆,还是你聪明啊!”
她四处望了望后,确定没人看着她。就把牙签盒子藏进了自己的坤包。
她的脸上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一闪而过。他没有说话,只是欣赏地点头。觉得自己没有做错。
这一切却全看在了厨房门前的男人眼里。他在他们买单的时候走了过去。
他忍不住了。
面对一桌的剩菜,有的几乎没动过筷子。这些菜都是他引以为荣的招牌菜,是他流着汗炮制出来的。还有那个自己多年前从意大利淘来的古董水晶牙签盒子,这两人怎么能这样子呢?
“先生,菜不合你们胃口吗?”
两人不作声。
“你们把东西拿出来,才能走。”
“什么?我听不懂你说的!”
他指手画脚地跟煤矿老板说着,他却一字也没听懂。
他叫来服务生,服务生示意她放下包来,接受检查。
煤矿老板生气了。口里不停地说着:“你们做饭店的不就是卖东西的吗?菜不好吃,就当是我跟你买个纪念品也不行?”
这时候旁边来了个中国人,他是老华侨了,懂法语和汉语。替他们翻译着。
胖男人着实被他们触怒了:“不行,这不是货品,我再贵也不卖的。”
数分钟对恃过后。
煤矿老板交出了女人包中的东西。
翻译有点脸红的朝他说:“算了,这次也不能怪你们,可他们法国人就是这德性。”
“就是,多大的事情啊,不就一个破牙签盒。”
“那些菜哪是人吃的?”女人不平地添上了一句。
煤矿老板掷下了几大张欧罗后,拉着他女人的手就走出了门。临到门口,女人恨恨地丢下了句话:“这样的酒店,我再也不来了。”
煤矿老板愤然地说道:“当初这英法联军可没少抢我们祖先的宝贝,这是什么道理!他妈的。”
第二天一大早。
一个戴着白色圆筒高帽的胖男人出现在餐馆门口。
他蹲上蹲下,费了好大力气才在玻璃门前贴上了一张纸,纸上写着:不欢迎中国人进入本餐馆。
贴好了,又抬头看了下,脸上总算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文/沈慕文)
(本故事根据旅法朋友见闻改编)
(原创文字,谢绝转载)更多文章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