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旅游规划的粗浅认识
近日,上级旅游主管部门邀请北京大学规划设计中心的专家制定了一套地区旅游总体规划,征求县(市、区)旅游局长的意见。为此,本人查阅了一些有关旅游规划方面的资料,通过学习,对旅游规划有了一些粗浅认识。
风景区规划(或称旅游策划)与旅游规划的区别与联系:
谈到风景区规划,许多学者、规划工作者将其视为旅游规划的一种,这可以从当前各种旅游规划的教材中可以看出来。但是实际生活中,这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规划。
对接的部门不同。风景区规划对接建设部门;旅游规划对接旅游部门。
所需资质不同。风景区规划需要城市规划资质机构来完成,而旅游规划则由旅游规划资质机构来完成。
从区别中可以看出,风景区规划由于直接对接建设部门,其通过评审后,就可以直接建设,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旅游规划由于对接的是旅游部门,如果是成立为风景区的区域,旅游规划是不能直接用于项目报批,也就是说不能直接建设的,最终要报批还得用城市规划资质做的规划进行报批,也就是要变成风景区规划。
规划性质的区别:
风景区规划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在风景区大力发展旅游(虽然甲方一般有这样热切的愿望),而是在保护与利用好风景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开发活动。也就是说风景区规划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个保护性规划。所以其在所提到旅游开发活动,是用“游览”一词,游览并不等同于旅游(在此不多做辨析),这个游览的意思相当于现在流行的“游憩”的意思。因为风景区是按照美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其目的也就是使其成为一个国民游憩地,具有社会公益性,而不是一块旅游经济区。
旅游规划的目的是为旅游区发展旅游事业,提高旅游经济收入提供依据,旅游规划的本质是个开发规划,其注重市场、注重效益。不管事实上旅游规划是不是真的能够带来更多的收入,至少其所提倡的理念,在中国这个经济转型期还是受到广大甲方的欢迎,因为这个转型期,只是收益才会受到
欢迎。
规划理念的区别:
风景区规划的理念就是资源保护优先,发展服从保护。这个理念在实际中也是得到很好的体现,每个规划都要确立风景区界线、风景区保护等级划分、保护级别等,可以说,整个规划都是在体现保护优先的理念。虽然,在开始时,风景区规划走入了死保护的误区,现在的风景区规划已经走出这种误区,在资源开发、项目设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风景区特殊的环境,具有特殊的设计要求,所以其项目设计没有旅游规划那样堆砌太多,而是挑选符合风景区特殊环境的项目。
旅游规划的理念是什么?不是很明确,但是大体的共识就是旅游规划注重经济效益,保护是服从开发的,虽然有学者称为在开发中保护,也有人认为人的创造力在破坏某种东西后,有更好的东西可以代替原来的东西,这个提法最大的错误就在于对风景资源价值不清楚,风景资源最大的价值就是其自然性和完整性,如同古董一样,虽然可造出同样的东西,但此物非彼物,价值已然不同。
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规划经相关政府审批后,是该区各类部门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规划要求从系统的全局和整体出发,着眼于规划对象的综合的整体优化,正确处理旅游系统的复杂结构,从发展和立体的视角来考虑和处理问题。
旅游策划,是依托创造性思维,整合旅游资源,实现资源、环境、交通与市场的优化拟合,实现旅游业发展目标的创造过程。策划强调的是通过创造性思维,找出资源与市场间的核心关系,建构可采取的最优途径,形成可实施的明确方案,并对近期的行动进行系统安排。
风景区规划专注的是资源自身的利用和开发,景区建设时序,它所涉及的东西都是实实在在落地的东西,而且它所做的最主要的展示资源,比如修路只要不破坏景观,可以修好几条路,哪条路都不会有错,因为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景点。
旅游规划则是向市场包装、宣传、组合产品。
风景区规划是旅游规划实施的基础。就如药店一样,药店的药可以有多种,而医生只需要几种就可以把病治好
旅游规划一般被分为区域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两个层次,前者是一个区域性的规划,比如说省、市、县的发展规划等。而旅游区规划,则是具体到单体的规划,在这个层面上,旅游规划与风景区规划(很多旅游规划者想当然地将风景区规划纳入旅游规划,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重合得太多。由于风景区是国家立法,由建设部门主管,要有城市规划资质才能编制,导致旅游规划在风景区(占有中国绝大部分优质资源)找不到生存的理由,就有部分人开始打着策划的名义,行规划之实,这样做,开始确实能够混淆很多视听,但是从长远来说,会让旅游规划声名狼籍。
在旅游区规划这个层次,旅游规划的长处根本就无法体现出来,往往被很多严谨的工程等方面的扯开了很多精力,而且到了景点设计层次,旅游规划的劣势更加突出,因为很多旅游规划工作者并没有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的背景,不能够正确的理解风景资源,导致旅游规划被指责甚多。那么旅游规划是不是在旅游区这块不能发挥作用呢?答案是否定的。旅游规划的作用就是策划咨询。为景区建设者、开发者提供操作思路、提供方案。而具体的建设项目,则由风景区规划者完
成。这样旅游规划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旅游规划与旅游策划也有联系。旅游规划有目标,旅游策划也有目标,旅游规划要整体优化,旅游策划要优化整合。能看出的区别就是,旅游规划有法律性,而旅游策划没有(这在实际景区的建设管理存在致命的弱点,就是不能立项,不能报批,要重新做规划来实现策划的思想);旅游规划是确定目标,旅游策划是确定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旅游规划保证旅游地获得效益,旅游策划则是在近期内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旅游策划是近期的系统安排,旅游规划有长远的,也有近期的。旅游规划是综合平衡的规划,而策划应该是针对某个具体的问题来进行策划,但是从策划的内容来看,很多都景区管理、运营上的事情,而不是景区建设的问题。也就说明了,旅游规划与旅游策划适用的范围是不重叠的,或者说是旅游策划的存在是为了加强旅游规划在景区运营、管理上的中庸,这也说明两者就不具备可比性了。
旅游规划的基本任务:通过确定发展目标,提高吸引力,综合平衡游历体系、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关系,拓展旅游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保护旅游赖以发展的生态环境,保证旅游地获得良好的效益并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旅游策划的基本任务:针对明确而具体的目标,通过各种创造性思维和操作性安排,形成游憩方式、产品内容、主题品牌、商业模式,从而形成独特的旅游产品,或全面提升和延续老旅游产品的生命力,或建构有效的营销促销方案,并促使旅游地在近期内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策划是一门复合性、交叉性、边缘性学科,其本质是思维的科学。他的精妙之处在于不同思维方式的运用。策划是将单线思维转变成复合思维,将封闭思维转变成发散性思维,将孤立、静止的思维转变成辨证的、动态性的思维,将传统的量入为出的思维转变成量出为入的思维。所以,策划是解决战略性、方向性的问题,也是与市场实际最贴切的。这个定义的给出,也就说明了策划是一种形式上、战略上的操作方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