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阳光照不到的角落(8图)

标签:
身边的奥运奥运铅球竞走体育李春林学校运动会 |
分类: 纪实专题 |
位于江西省于都县桥头乡的水背小学操场上,六条用镐刨出来的跑道,是孩子们宣泄“奥运激情”的动人天地……。这里常年下雨,只有这样的跑道才不会被雨水轻易侵蚀
两根木棍加一根竹竿的 “跳高架”,是水背小学的校长李青自制的(同时他还兼任着数学老师和体育老师)。从1976年到现在,水背小学的几代学生都用过这种“跳高架”。尽管条件艰苦,但这个赤脚跳高的小女孩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这里的孩子对运动的激情和热爱。
2008年5月14日,奥运圣火来到了瑞金。然而,就在与瑞金咫尺之隔、同样是革命圣地的于都县水背村小学里,却有很多孩子甚至无法通过电视观看离他们很近的圣火。这里的孩子至少有60%家里没有电视,他们只有从老师的口中或有电视的邻居那里才能知道关于奥运的信息。
水背村小学位于江西省于都县桥头乡,从县城驱车到那里最快也要40分钟。当我们随中国扶贫基金会与央视共同发起的“圆梦2008”活动的电视节目摄制组驱车来到水背村小学时,看到的第一座校舍,是山路边上的两间土房子,窗户上没有玻璃,一些破烂的塑料布胡乱地飘着;所看到的体育设施,是一块泥土被压得结结实实的空地:空地西南角上一个用两根木棍和一根竹竿撑成的“跳高架”、用镐子刨出的跑道、两个铅球和一个测量用的卷尺。
简陋的校舍
操场上的铅球投掷圈也是用镐深深刨出来的
尽管条件艰苦,但这里的孩子们没有失去对体育的热情。虽然他们不能零距离接触奥运,但是丝毫没有放弃对奥运的向往。临离开的一天,我们为孩子们举行了一场与众不同的运动会,这里有百米赛跑,千米竞走,投掷铅球等一系列田径赛事,看着他们在运动场上奋勇争先的镜头,我们都认为此行无憾,毕竟我们记录下了他们的身影。
超越前面选手时,操场上一块突起的石板差点把右边的孩子绊倒
由于孩子们没有运动鞋,平时都穿拖鞋上学,所以在百米赛跑中,索性赤脚上阵
曾参加“圆梦2008”活动电视节目录制的罗京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把体育事业形容为金字塔,那么,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关键是看基座有多大。只有从一个更大的基座上选拔人才,将来高端人才出现的可能性才会更高。而这个基座不仅应是城市,也应该在基层、在农村。
一百一十二年前,大清王朝因为封闭无知而无缘奥运;但一百一十二年后,当中国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和世界对话时,中国应该怎样借奥运之势让更多的国人梦圆奥运?
最后,用这次“圆梦2008·江西行”的主人公做收尾吧!李春林,今年14岁,颇有竞走天赋,最大的梦想是想进入体校进行专业的训练,衷心的祝愿他能够梦想成真!
在赣州市体育运动中心,李春林第一次用手指触摸到了正规的跑道。
在赣州体校的训练场上,本次圆梦行动的另一个主人公——竞走世界冠军高红苗正在对李春林进行竞走姿式的辅导。由于是第一次接受正规辅导,紧张的李春林竟然顺拐了。高红苗告诉我们,她也是14岁开始接受竞走训练的,18岁时成为了世青赛冠军。所以,谁都不敢保证,如果给李春林一个接受培养的机会,他会不会成为另一个“高红苗”。他缺的不是天赋,而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