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赏析: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赏析)(转)

(2011-02-20 22:37:02)
标签:

杂谈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赏析)(转)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糓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
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永丰五年(1082)。元丰三年(1080)春词人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住在面临长江的寓所临皋亭,次年(1081)又在黄州城东建一所小屋,取名雪堂。这首词是写他秋夜从东坡雪堂醉酒后,回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词中抒写了作者内心的愤懑和对理想自由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和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全词叙事、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语言简洁生动,舒展自如,表现了苏轼独特的语言风格。

上阕以动衬静,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愤懑,从大自然的音响之中,理解到人生真谛: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深夜了,在东坡雪堂里饮酒,酒醒了又醉去,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是三更天了。
“家童鼻息已雷鸣。”这时家里的童仆早已睡去,一阵阵熟睡的鼾声就像雷鸣一般。
“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任凭你怎么敲门,里面全不回应,我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远处江水奔流的声音。

下阕直抒胸臆,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发出了“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喟叹: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常常愤恨这个形骸不属于我自己所有,往往陷入尘世为利禄功名奔走钻营,什么时候才能忘却为这些烦恼事忙碌、周旋?
“夜阑风静糓纹平。”这夜已经很深了,风儿静悄悄的,江面上一点儿波浪也没有。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趁此夜深人静,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泛游于江河湖海之上,任意西东,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于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
注释:
①临皋,即临皋亭,作者在黄州的寓所,面向长江。
②东坡,本为黄州城东的一片荒地。作者于元丰四年(1081)春在此开荒植树,仰慕白居易在四川忠州东坡躬耕之事,遂名此地为“东坡”,建筑了一所“雪堂”。并以“东坡”作为自己的别号。
③恨,感到缺憾。营营,愿意为往来不停,这里指为名利所纷扰。
④夜阑,夜深。縠,有皱纹的纱。縠纹,喻指水面上的微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