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绍的精华:三江汇流的鱼嘴
打开许久没有耕耘的博客,发现草稿箱里还有一篇未完的巴伐利亚小游记,既然已经开了头,也就清清静静的结个尾吧。以慕尼黑为圆心,按差不多150公里的半径画个圈,这就是我自定义的巴伐利亚周末轻游圈,只需要一个周末就可以轻松体验诸多欧洲中世纪的小城和自然风光,同时圈里的大部分目的地都适用巴伐利亚火车通票,所以只要花上二十几欧就可以在一天内数百公里来回,虽然有点小自虐,但却可以节省不少开销。这个小圈往西可至奥格斯堡乌尔姆,北到罗曼蒂克之路的起点维尔兹堡和纽伦堡,往南可达新天鹅堡和德国最高峰或是穿越阿尔卑斯山到达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再延伸一下还可以逛到列支敦士登或瑞士小城圣加仑来一个中度自虐一日游,往东则可以轻松惬意的漫步在萨尔斯堡的莫扎特旋律中或是一览德奥边境小城帕绍三江汇流的美丽景色。
搭上慕尼黑清晨6点多空旷的火车,一杯咖啡,一个小盹,一段神游,帕绍就到了。这个德奥边境的小城坐落在三条河流的汇合点上,是因河(Inn)和一条叫做Ilz的巴伐利亚小河汇入多瑙河的地方,如果说默默无闻的Ilz河能作为大名鼎鼎多瑙河的支流是件挺光荣的事,那么对于同样名声在外的因河来说就有点委屈了,其实因河在与多瑙河交汇前的流量比多瑙河还大,但最终多瑙河以身长的优势取代了因河,因河也在帕绍结束了自己美丽短暂的生命旅程。
周日,加上巴伐利亚式的阴雨天,这对于热爱阳光户外的德国人来说是一个糟糕的周末,可是对于我来说却是个四处溜达的好时间。帕绍的形状就如小型的都江堰,因河和多瑙河顺着上下鱼背流入鱼嘴处汇合,城市的历史精华都浓缩在小小的鱼嘴两岸。出了帕绍火车站,顺着养眼的石板路走不了多久就到了下鱼嘴的因河沿岸,这里河面宽阔水流湍急,但却是因河的最后一段旅程,过了路尽头的鱼嘴,眼前就只有更加壮大的多瑙河汹涌东去。顺着上鱼背回行则转入了充满古城气息的多瑙河畔,这里咖啡馆林立,也是游船河的集中之地,很多多瑙河游船之旅都始于这里。在多瑙河的对岸有一座建于山顶的古堡,这里曾是大主教的住所,从古堡顶端可以俯瞰帕绍鱼嘴的全景,是拍照的最佳地点。古堡里有座博物馆展示着当年贵族们的奢侈生活,堡内还有座塔楼,可以站在最高点欣赏因河多瑙河交汇的美丽景象。
帕绍的城区风格与其他的德国小城并无区别,硕大的St.
Stephen教堂屹立在古城中心的制高点,教堂四周铺设着如伞面般蜿蜒而下的石板路,因为城市邻水而建,帕绍也经常面临雨季被淹的窘境,13年的一次大雨几乎淹没了古城。帕绍也曾经是一个著名的铸剑地,“帕绍之狼”的Logo风靡一时,可惜我并没有找到相关的纪念品,就这样走走逛逛,赶在天黑前搭上回慕尼黑的火车,想着慕尼黑车站里售卖的水果蛋糕,顿时生活又有了新的寄托。

俯视多瑙河畔的帕绍

因河畔的公园

因河上的石桥

交汇前的因河更加宽阔

交汇前的因河

因河和多瑙河交汇的地方

位于鱼嘴尖的地标


曾经大主教居住的古堡

周日冷清的帕绍街道

正在维修的St.
Stephen大教堂

大教堂四周向下铺设的石板路

通向大教堂的石板小路

回家的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