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颈鹤
从不丹古都Punakha继续向东,跨过了一座海拔3300米的山口后出现两条岔道,一条通向不丹著名的Pele山口,也是不丹西部和中部的分界隘口,而另一条则沿着陡峭的山脊急转直下到一块名为Phobjika的冰川峡谷,这是一片广袤的谷地,山谷两侧的斜坡上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松林,颇有阿尔卑斯山的神韵,但是谷地中央却是大片平整苍茫的黄色植被,远看上去像是星火燎原的枯草甸,但实际上却是水草肥美有着丰富物种的浅沼,这种特殊的高山湿地生态让Phobjika山谷成了多种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而最鼎鼎大名的贵宾就是每年十月莅临过冬的黑颈鹤,而我们也安排了一整天的时间徒步山间,深谷寻鹤。
Phobjika山谷平均海拔3000米,不丹政府把160多平方公里山谷划为保护区,也为游客设计了一条大约四公里的徒步观鹤路线,起点在当地最重要的寺庙Gangteng庙,据说鹤儿每年飞来过冬时会非常虔诚有灵性的绕庙三圈,并在来年二月离开山谷前再重复一次绕圈仪式,虽然没有眼见为实,但是足以说明黑颈鹤在不丹人心目的中崇高地位。每年在黑颈鹤到达山谷后不久的11月,当地人会在Gangteng庙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为鹤儿们接风洗尘,甚至穿上仙鹤服跳舞祈福。
从Gangteng庙附近的一处山坡出发,向下穿过一片茂密的松林后就到了谷底,在山谷里徒步并不是件愉悦的事,虽然不用爬山涉水,但是这里的风很大,地上铺满了厚厚的尘土,走起路来如同踩在雪地里一样东倒西歪阻力极大,呼啸的大风把天上成群的乌鸦吹的不用拍打翅膀就能随风翱翔,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我们也只能低头前行无心赏景,好不容易走入一片山坡上的松林,虽然风势渐小,不远处的峡谷风光也颇为吸引眼球,但是却开始冷的牙齿打颤,就这样低头无语的不知走了多久,终于眼前突然开阔,不远处是一大片毫无遮挡的苍黄湿地,这就算是正式进入黑颈鹤的领地了。显然我们的运气还不错,虽然已是二月中旬,但是鹤儿们留恋不丹的宁静生活并没有急于返回青藏高原的家,我们也有幸能多方位全角度的欣赏到珍惜的野生黑颈鹤。
海拔3300米的隘口也是放牧牦牛的天然牧场:

挺萌的一对:

徒步路线起点处的神坛:

观鹤徒步的起点:

被大风吹得不能自理的乌鸦:

谷底的祭坛:

颇为壮美的谷底风光:

要穿过一大片松林:

苍黄一片的谷底湿地风光:

来到了黑颈鹤经常活动的湿地:

独特的谷地风光:

对于我等对鸟类一无所知的围观者来说,首要任务是先弄清黑颈鹤和普通仙鹤长的有啥区别,虽然名曰黑颈鹤,但却并非一眼可辨,因为普通丹顶鹤的脖子好像也是黑的,其实主要的不同之处还是在于眼圈的颜色和颈黑的程度,黑颈鹤的眼睛周围有一圈白斑,而脖子则是全黑,丹顶鹤在头颈部分则有更多的白色,我最多也只能辨别至此了。黑颈鹤是非常敏感和难以接近的动物,它们迁徙的时候成群结队,但是到达目的地后便会以小组为单位三三两两的觅食活动,陌生人只要一靠近百米之内,鹤儿就会警觉的飞走,很难近距离观察,所以要准备好望远镜或至少300
mm以上焦段的大炮才能一捕芳容,不过我的运气似乎不错,没多久就有一大群估计十多只黑颈鹤从头顶飞过,据说这也是有福之兆啊。更有眼福的是第二天清晨离开山谷前,突然发现不远处的湿地里有两只黑颈鹤在活动,我就尝试着向它们走近,没想到即使过了警戒距离鹤儿也并没有飞走,只是走远几步和我保持距离,刚开始还挺诧异,后来才发现其中一只鹤儿的脚受伤了不能飞,所以另外一只也不离不弃的紧紧跟随,即使遇到外来侵扰也不离开同伴,这也是人们一直所推崇的鹤的品质吧。
黑颈鹤虽然认生,但是却能识得常年来往的当地人们,并且敢在当地人家的后院里大摇大摆的觅食。人们认为如果黑颈鹤在自家屋顶盘旋就会带来好运,所以会在黑颈鹤飞来过冬的期间专门种点庄稼以飨鹤,此外冬日山谷里比较寒冷,很多当地居民都会去搬去温暖的地方过冬,这也给了黑颈鹤更无打扰的觅食环境,加上Phobjika山谷有着不丹最肥美的湿地环境,食物充足,俨然已经成了黑颈鹤过冬的天堂。
黑颈鹤现在的数量只有一万只左右,主要分布在青藏和云贵高原,每年飞来Phobjika山谷过冬的黑颈鹤据说有500多只。但是因为生存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人类活动破坏或改变了传统的生态环境,比如说沼泽的干涸和农田的开垦灌溉,黑颈鹤的数量受到一定威胁,但好在无论是在不丹还是在中国和印度都有比较完善的保护措施,尤其是不丹政府在1980年颁布了严禁捕杀鹤类的法律条文,任何杀害一只黑颈鹤的个人都将被判终身监禁,这也让黑颈鹤能无忧无虑的生存繁衍。Phobjika山谷不但保护黑颈鹤也保护其余13种易危物种。黑颈鹤被IUCN的红色名录列为受威胁物种下的“易危”(Vulnerable)物种,因为保护得当,还没到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和濒危(Endangered)级别,甚至有希望脱离易危名单下降一个威胁等级。
刚下到山谷就看见三只黑颈鹤在空中翱翔:




没过多久就遇到更大惊喜,天上突然飞来一大群黑颈鹤,它们头尾相接在空中如一条飘逸的裙带穿梭而过,养眼极了:

威武的头鹤:

天上飞行的鹤群极有秩序感,完全是跟随着头鹤的路线,看上去就如无数分镜头叠加一般层次分明:


鹤舞九天:




转换空中的阵型:


正在觅食的一家子,黑颈鹤的家庭观念很重也很忠诚和传统,如果三只鹤觅食,肯定会有一只负责站岗,而不会出现三只鹤都埋头吃的情景:

因为同伴受伤而不愿离去的鹤兄,也让我有机会更近距离的拍照:



在山谷里还建有一个小博物馆兼观鹤站,不但能普及点背景知识还提供望远镜观鹤:

通常来Phobjika徒步和观鹤都会在山谷里住上一晚,这里有两家建在山坡上的宾馆,可以欣赏山谷的全景,不过因为地处深山,电力不足,所以要习惯晚上停电,加上夜间低于零度的温度,虽谈不上艰苦,但对于怕冷的人也是个考验,屋子里会提供一个小火炉,要自己加柴烧火,通常一炉柴火只能维持两三个小时,如果懒得夜里起来加柴就只能把被子裹紧点睡了。
颇有特色的宾馆:

向导们通常都喜欢聚在火炉旁烤火:

屋内的装饰还是蛮不错的,只是不聚热,晚上升了炉子还是冷:

门口的柴,随用随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