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平、自己铲”的时代渐行渐近
(2009-11-20 09:30:21)
标签:
钓鱼执法上海孙中界张海超优秀公民杂谈 |
□岳建国
中原大地不但辈出见义勇为、现代孝子、逆境图存等方面的典型人物,也盛产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保护自己合法权利的优秀公民——如以“开胸验肺”向 腐败官员示威的新密市农民张海超,如用断指壮举控诉上海“钓鱼执法”行为的河南农民孙中界。昨日下午,张晖起诉上海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交通行政处 罚一案由闵行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闵行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作出的行政处罚违法。与此同时,孙中界向上海浦东新区执法局递交赔偿申请,要求浦东新区 执法局赔偿误工费、医疗费等相关费用,必要时还将提起国家行政赔偿诉讼。(见11月20日大河报)
对于该案这个相对公正的判决结果,笔者有两个感受:一是不出所料;二是孙中界的热血壮举,对这个相对公正的判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这个方面看,该案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总结和思考。
其一,张海超、孙中界以他们的抗争和胜利告诉我们:“路不平、自己铲”的时代渐行渐近!我国古代有一个谚语,叫做“路不平,旁人铲”,这在不知 法制原理为何物的古代社会,也许是底层人保存生命的一种智慧,但今天的张海超、孙中界向我们庄严宣布:“路不平,旁人铲”的实质就是所有人都不“铲”,这只能加剧“路”的“不平”,而“路不平、自己铲”的条件已经具备,弱者不应该再对腐败忍气吞声,不需要等待永远也等不来的救世主了!
其二,张海超、孙中界的壮举向我们昭示,腐败的力量已经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巨大,个人的力量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渺小。虽然两个打工者面对的是 一级政府的执法部门和一大帮由利益链串起的官员,但是,他俩的背后不但有正义、公平等神圣而永恒的价值观,更有各类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尤其是互联网,它是具有公民精神和无限智慧的无数网友的强大载体和新式武器,使腐败的官员们越来越害怕,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为所欲为。两个打工者能做到的事情,还有什么人做不到?
其三,张海超、孙中界还告诉我们,保障法律公平的最强大的力量不在执法、司法系统之内,而是掌握在公民自己的手中,当公民们“强制”法律公平时,法律自然就会公平。想想看,由于孙中界的断指壮举,“钓鱼执法”现象便不得不成为举国关注的公共事件;随着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穷追不舍,其肮脏的腐败内幕便不得不浮出水面;随着媒体评论的越来越犀利及律师辩护的义正词严,最终,在亿万双明亮的眼睛面前,已经没有任何人还能阻止舆论的力量、还敢继续暗箱 操作、还敢随意左右公正的判决,无论是行政还是司法部门,都不得不向公正低头!
让我们向频出的河南优秀公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