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建国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奢侈品零售市场出现了萎缩。但源于“奢侈品之都”摩纳哥的奢侈品巡回展——TOP
SHOW10月17日登陆南京时,无论是跑车还是钻石、珠宝,南京人的购买实力令所有参展商都出乎意料。比如在南京刚刚首发的中国第一辆也是唯一一辆F1民用版跑车、价值400万左右的兰博基尼、首次登陆南京的阿斯顿马丁007等豪华跑车都已经“名车有主”。价值20多万的哈雷摩托车现场就成交。(见10月18日《扬子晚报》)
近年来,全球奢侈品在中国销路越来越好的消息不断传来,前不久又传出销售额已超越美国、仅次于日本的新闻。面对上述新闻和国内对这一现象持续的惊叹和质疑,笔者已失去议论的兴趣,因此只在这里谈谈早就发现的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我国不但是一个奢侈品消费大国,而且也是一个奢侈品生产大国。
奢侈品大致有这样几个特征:“用料考究、制作精巧”;“非生活必需品、价格昂贵”、“销售对象是权贵或富豪”、“买(做)的不用、用的不买(做)”等。对照这些特征我们就会发现,在我们国家,只要是拥有“天价”头衔的产品,都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比如“天价月饼”、“天价酒”、“天价烟”、“天价房子”、“天价医疗费”、“天价学费”等,将这些行业的销售额加在一起,那将是一个多大的数字?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生产大国了吧!
比如“天价房子”,它们或身处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或面朝湖河江海,室内装修材料非稀有名贵而不用,做工上不厌其烦,精雕细刻,其价格动辄几百上千万元,越是高档宅区,其空置率也越高——其“用料”够“考究”了吧?其“制作”够“精巧”了吧?这称得上“非生活必需品”了吧?其价格够“昂贵”了吧?至于“销售对象是权贵或富豪”、“买(做)的不用、用的不买(做)”这一特征,就不用笔者去赘言了。
一个国家奢侈品消费红火或奢侈品生产业过于发达,都不是什么好事。日本、美国是奢侈品消费大国,这还相对正常一些,因为他们既是人均收入很高的国家,同时也是人口大国。但我们呢?人均收入却在世界上排名100位以下。更加重要的是,和世界奢侈品的生产和销售相比,我们有两个极其不可思议的特点,一是以法国为主生产的奢侈品主要是为了出口,换取外汇,发展贸易,而我们却主要是为了“拉动内需”,比如我们的“天价月饼”,能出口吗?二是像“天价医疗费”这些奢侈品,越是有权、有钱的人,越是不用掏钱或者掏钱较少,因为官员们可以免费享受,而有钱人可利用“人脉”少花冤枉钱;而越是贫穷的人,越是“天价医疗费”的购买、消费者!
总之在我国,无论是奢侈品消费或生产,不但不应当对其感到自豪,而且应该看作是耻辱和警钟,因为它是现有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劳动价值得不到应有体现和尊重、腐败盛行的一种反照,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