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癌症、艾滋病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致命性疾病还没被消灭,新的致命性疾病又杀将出来。据9月3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世界卫生组织9月1日宣布,对刚果(金)新近爆发的神秘致命性疾病(大部分病例的临床特征是高烧、头痛、腹泻或肠绞痛、呕吐)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这种疾病死亡率较高,不仅威胁非洲大陆人民,而且将会威胁到全人类。专家们虽然暂时尚未查出病因,但是可以预测,人类将会遭遇危害性可与艾滋病相比的新型致命疾病。
(见注释①)http://news.sina.com.cn/w/2007-09-03/114112499220s.shtml
笔者在慨叹人类命运多难坎坷的同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近代以来,不少致命性重大疾病为啥都源于不发达国家?至今全球已感染发病近2000例,死亡1000多例,病死率达53%~88%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世界卫生组织专家1976年在非洲民主刚果埃博拉河地区发现的的(见注释②);据5月26日美联社报道,在首个艾滋病例出现25年后,科学家已证实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事实上起源于喀麦隆的黑猩猩(见注释③);世界卫生组织新近公布的年度报告指出,新疾病正以每年一种的史无前例的速度出现,新病毒性致命疾病传播的主要危险来自非洲大陆,那里最近3年来发现228起病毒疾病爆发实例,数量最多, 而且新的致命疾病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更加稳定!(见注释①)
其实,原因不难猜测。据笔者看,炎热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因为处于赤道的其他大洲没有滋生这么多致命性疾病,因为经济落后导致的卫生条件落后、防病治病能力差、教育水平差、难以杜绝污染企业、治理污染不力等才是主要原因。这个原因顺理成章到导出了这样一个无情的结果:只要这些地区的贫困状况得不到改善,他们孕育新的致命性疾病的可能性就一直存在;当这些新疾病首先使发生地的人民成为首当其冲的牺牲品后,它们还会沿着种种渠道向全世界传播,使地球上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成为它的牺牲品;当疾病通过旅游、贸易的方式传播时,其他国家还可以通过护照、禁运等办法来阻挡;可是,当疾病通过水流、鸟类甚至空气来传播时,即使科技发达、经济强盛的国家也束手无策了——艾滋病在美国等富国的传播就是证明。
我国已经有了这样的共识:要想全面解决环境恶化问题,首先必须解决贫富过分悬殊、城乡差别过大、地区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等问题。世界也是这样。全球一体化的浪潮无法阻挡,地球村已经由概念变成现实,人类的交往渠道将越来越多,相互依赖的程度逐渐加深。在这个前提下,人类要想减少致命性疾病的发生,各国各自为战的策略是难以奏效的,必须同心协力让孕育疾病的地区的所有国家尽快摆脱贫困状态,帮助其改变落后的社会管理体制,促使经济、教育、卫生、文化、环保等方面的发展,提高国民的卫生意识和生活质量,逐渐铲除致命性疾病的滋生源头。
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和所有富人们应该担负起主要责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一定要树立更加开放的环保观念:对经济不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援助,对贫困人群的捐助并不吃亏,因为这并非是单纯的慈善事业,也不是单纯的人道主义或人权主义,而要将它看作是非常现实的民族和个人自利行为,和本国政府出钱改善本国环境状况、富人为家庭出钱购买健康食品和医疗保险的做法一模一样。在形成共识的情况下,联合国还应出台相关法律,使这种各民族的“自利行为”制度化。
①神秘疾病:http://news.sina.com.cn/w/2007-09-03/114112499220s.shtml
②埃博拉病毒:http://engine.cqvip.com/asp/vipsearch.asp?Query=埃博拉病毒&Type=K
②艾滋病:
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node81844/node81853/node137117/userobject1ai2063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