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吉思汗的成功应得益中国北方的长期纷乱

(2010-02-10 08:49:51)
标签:

政治

中原王朝

金朝

成吉思汗

中国

杂谈

分类: 散讲

蒙古人成吉思汗当年横扫欧亚的壮举,毫无疑问是人类历史最“伟大”、最血腥的一次征服,其伟大程度足以让什么亚历山大、凯撒之类的人物,感到汗颜。

这也是西方人所遭受的唯一一次真正来自东方的沉重打击,所以让他们印象深刻。但是是人就有个毛病,那就是不想承认自己是弱者,在实在不行的时候,就将大败自己的人的能力极度提高,甚至神化,借此来为自己的失败进行开脱,给自己找点安慰。因此,在西方人的口中,提到的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都是一支所向披靡的,令人生畏的恐怖军队。

但是事实上,成吉思汗的成功,或者说比在他之前的匈奴人、鲜卑人、突厥人更为成功,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原王朝的衰弱。

当时统治中国北方的女真人,至少在三个方面无法与一个完整的中原王朝相提并论:

第一,女真人的金朝在综合国力上,完全无法与一个完整的中原王朝相提并论。这不仅是因为它只占领了中原的半壁,更是因为虽然已经经历了高度的汉化,但必须承认的是,这些汉化更多是局限在统治阶层的生活层面,而没有深入到汉族政治的精髓层面。因此金无论在行政,还是在财政上能力,都远远不能与南宋相比,事实上其在经济上,严重依赖于南宋每年送上的“岁币”。但是经济能力,是支撑一个国家进行战争的基础,无论是攻还是守,都需要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假设以南宋的经济和人口,来作为金朝对抗蒙古的战争基础的话,蒙古人是否能够征服中国北方,就完全是一个未可知的事情了。

第二,女真人的外交技巧,完全无法与中原王朝相提并论。继上述而来,虽然女真人经历了高度的汉化,但是在政治、外交的技巧上,仍然显得生疏和生硬。因此在对待蒙古的威胁上,一则是缺乏必要的敏感性(这种敏感,需要长期的大量的历史学习,才能培养起来),二则是缺乏有效的干预能力。对照隋朝应对突厥的威胁就可以看出,如果当时中国是处于一个中原王朝统治下的完整的国家,应当早就对蒙古的崛起进行外交干预了——即被草原民族十分痛恨和不齿的离间手段,很可能会将蒙古这支刚刚崛起的草原力量,消灭在襁褓之中。因为中原人的基因里,就有一段写着——要始终对北方保持警惕。

第三,金朝所处的环境,无法与一个完整的中原王朝相提并论。这一点非常容易理解,因为无论女真人曾经在对北宋的战争中,取得了怎样的辉煌成就,也无论南宋表现出了何等的顺从,依然存在的,且始终心存恢复的南宋,始终是金朝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对手。同时来自南宋的文化影响,也无时不刻的对金朝人的统治构成潜在的,但却无比强大的威胁。因为此时,作为一个高度汉化的王朝,它不可回避的要面对一个儒学中的基本问题——谁为正统?所以,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金朝都必须分出相当的资源,来应对南宋的潜在威胁。

综合上述三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推测,如果当时中原是统一的(未必一定要强大),就会对成吉思汗的后方,构成极大的威胁,不仅会迫使其减慢乃至放弃西进的脚步,甚至干脆就会将其拖入面对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战争中。在以往的这些战争中,最终使中原政权成为最终的胜利者的原因,往往并不是多么强大的战力,而是地域上辽阔的战略纵深,和经济上的源源不断——最终入侵者都是在长期的消耗中,因为各种原因走上经济崩溃的道路。

所以,成吉思汗即使被全世界都奉为战神,但是在中国也不过是个捡了个便宜的幸运儿,相比之下他的孙子大名鼎鼎的元宪宗蒙哥汗,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在信心满满的率领着三路蒙古大军南下,准备一举灭掉南宋的时候,结果死在了重庆的钓鱼城下!不要忘记,蒙哥汗时期,正是蒙古的鼎盛时期,此时的军事能力远胜于成吉思汗时期。

简单的说:

成吉思汗捡了个便宜,全世界跟着卖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