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武大和武二合伙会咋样?
(2009-07-27 11:02:58)
标签:
武大高个刑警队长打手武氏中国杂谈 |
分类: 散讲 |
“武大郎开店”这句话,在中国绝对比早先的论语,和后来的毛语都更普及。于是,倒霉的武大郎,一个从来没开过店,只有一根扁担的小贩,蒙受了这千年的不白之冤。
当然了,著名的武大,还有一个更加著名的弟弟武二——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松。这可是个五大三粗的主,而且在他还是个良民的时候,还干过几天的县刑警队长,等到了绿林时代,更是行市见长,成了什么五虎上将。这样的背景,按照现在的观点看,绝对属于黑白两道通吃的草莽大款的坯子——绝对具有下海经商的潜质。
那么,不妨设想一下,当年武大胃口好,吃嘛嘛香,没被潘金莲的毒药拿下,而是睡了一觉,打了个饱嗝——好了!武二也提高了法律意识,没干那种滥用死刑,快意恩仇的事,而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了。最后,兄弟二人合伙开起了“武氏面包房”,这高低组合,是不是就不会讲员工的身高限定在1米5以下了呢?
依我看,这事得两说:
如果是武大领导武二,那么这个规矩就很有可能被打破,因为有这个能干的弟弟垫底,武大首先就会打破,对高个的心理障碍。随即就会发现高个员工的诸多好处,并且体味到侏儒统治巨人的玄妙快感,一如早年爆发的大款们,换老婆要看学历,泡马子都喜欢找戴眼睛的。所以,武氏面包房,很有可能会出现,众人皆高,老板独低的人员构成。
如果是武二领导武大,那么这个规矩也会改——改成1米4以下。为什么呢?
这要从武二的人生经历说起——人的思想观念,归根到底是由其人生经历塑造的。按照小说里说的,武二应当是少小离家,流落江湖的货,可以想象,在其练成一身本事,成为一名超级打手之前,没多少人会用正眼看他。即便是以打手的身份,当上了刑警队长,也同样不遭人待见——在宋朝,或者说在中国的古代,不是你有钱、有权就能得到尊敬的,当时的人们只尊敬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比现如今是强多了),所以一个打手出身的刑警队长,在官场中,不过是个“人渣”(稍有夸张)。综上所述,在开店之前,武二始终生活在压抑之中。
这下当了老板,尤其是感受到了从下往上传来的,武大的崇拜的眼光,顺从的神情,这叫一个受用,受用的他再也无法忍受平时的目光,和质疑的神情,怎么还能允许有高个的员工出现呢?
牵强吗?未必,否则圣人就会叨咕出“无友不如己者”这么一句了。
千万别以为这是什么营销讲座的引子——本人不干这个好多年。事实上,武大、武二迷漫天地,填充历史,历朝历代皆有武大、武二开店之事,尤其在改朝换代之际更是轮番上阵,左右华夏。
且以中国最著名的四个朝代——汉、唐、宋、明而论,其中最为强悍的莫过汉、明,其开过之君都是不折不扣的矮子武大,但是正因为他们矮,所以并不排斥高,反而要引高个、招高个为己所用,这才有了张良之流,刘基之辈的用武之地。而唐宋的开国之君,都是些不招人待见的高个武二,所以他们的眼睛总是落在武力上,一个偏信武力,结果为外族所毁,另一个矫枉过正,压制武力,最终被外族所灭。
再往后,就更没法说了。如果读者此文者有兴致,可以闭目细想……
但以唐宋为鉴可知,高个武二是开不好店,更治不了国的。因为他心太窄,太沉迷于一览众人小,两耳阿谀声的快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