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玩学堂早期教育
玩学堂早期教育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640
  • 关注人气:15,4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是早教的“主教育场”-01

(2016-08-22 21:44:36)
标签:

教育

早教

育儿

冯德全

0岁方案

家庭是早教的“主教育场”

冯德全

人们初步接触早期教育,看到优秀儿童丶卓越青少年的成长后,许多父母又犯愁了:天哪,我哪里有那么多时间教育孩子呢,我们双职工早出晚归呀……。有的父母干脆想把早教任务推出去,谁把我的孩子教好了,让我出多少钱我都愿意,总不比买一套房子贵吧!

以上想法是不正确的,犯愁也是不必要的。

说它不正确,因为家庭是早期教育的“主教育场”,父母是教育子女的主角。家庭早教有“场”效应,有生活,有互通,有共振,有心灵感应,家庭的“教育场”像日光、空气、磁场、电波、地球引力一样全方位、立体式,时刻影响着孩子的身心是否健康成长。

父母育儿是推不脱、躲不掉的“天职”,谁也不能包办孩子的“两次孕育”(十月怀胎的生理孕育和3岁前的“心理孕育”),家庭不是一所好学堂就是一所坏学堂,父母不是两位好教师就是不负责的坏老师,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有人说“我请好老师把孩子带大不就自我解脱了,躲掉了责任?”不,那你就“教育”了孩子亲情的淡漠,给了他一生的遗憾,甚至培养了他日后对你的冷酷!

说犯愁,也是不必要的,因为教育婴幼儿不要整块的时间上课,与孩子朝夕相处,茶余饭后的生活;与孩子散步、聊天,适当做点游戏,所见所闻的闲谈,以及你自已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待人接物,言谈举止,兴趣爱好,都在进行着早期教育。而父母的思想、信念、情绪、为人、作风、习惯、性格、人际关系丶价值观等等又都是影响孩子最深的教材。所以古往今来的人才史证明,名家伟人都离不开家庭早期生活的影响,难怪人人都怀念父母,而名家伟人写怀念父母的文章也最多。所以“如果说父母没有时间教育孩子,那就意味着他们没有时间做人”!

可以说家庭是生活课堂和早教教材是上帝规定的,又不必花整块时间上课,如数个邻居家庭共请一位早教师与孩子为伴,平时你每天有一小时左右与孩子接触也就足够了。

为什么家庭生活是最重要的早教教材,家庭是最有效的早教课堂?这是自然规律决定的。因为:

第一,婴幼儿是世界的生客,他来到这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一切都感到新奇。小动物尚且有探索的本能,何况孩子呢?你们看小鸡也会歪着脑袋看空中飞舞的蝴蝶,小猫抓住滚到地下的绒线球,捧着观察究竟……。孩子降生不久,就会注意环境的色彩、声音、语言、事物和人,表现出获得一切“印象”的需要。而从一岁左右爬和走开始,就会翻箱倒柜,摸摸看看,简直就是一个小小探险家,并且还不会说话就听个不够,会说话了就说个没完,问个没了。这样,生活自然成了他们最好的课堂,生活里有他们学不完的最基础、最必要、最感兴趣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又发展感知能力,提高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还同时锻炼身体,发展运动能力并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性格。生活中的一切都在打动孩子的心,家长与孩子接触的每时每刻,零星时间,即使一二分钟也在上堂“课”。

第二,因为孩子只能适应随时随地学,结合生活游戏学这种形式。由于他们不能有意注意,或有意注意极差(主要是无意注意);不能有意记忆,或有意记忆水平极低(主要是无意记忆);他们的思维必须伴随眼前的动作和具体的形象来进行,抽象思维极差(主要是感知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加之孩子的情绪极不稳定,人们说“春季的天,娃娃的脸”时哭时笑;他们没有意志行为或意志行为水平极低……。这也都决定了生活游戏是最好的课堂,没有比生活游戏中教在有心,学在无意更好的“自然教育法”了。如果硬要婴幼儿像小学生那样上课教育,那末实际上是取消“科学早教”,而给孩子强加了“灾难性”教育。我听说某些地方的幼儿园竟有60多个孩子一班上课,教师在课堂上不停维持“纪律”,这给孩子的是“牢笼”的教育,孩子怎么会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喜爱学习,学会学习;富有爱心,学会人际交流呢,他的身心怎么健康成长呢!

第三,因为孩子生来最接近父母、依恋父母。出生前后就缠绕好了“母亲情结”,使孩子最喜欢父母的脸庞、气味、表情、动作、语言、兴趣倾向;爸爸妈妈参与的或指点的一切行为,对他们来说都是快乐的游戏,甜美的模仿。孩子在父母面前无拘无束地说和做,这种教育效果当然最好,胜过任何天才教育家的课堂。

我记得我大约三岁一天早上起床,妈妈给我穿夹衣(外套),我积极配合,可是手没有捏紧衬衣的袖口,膀子穿进了外套,衬衣袖子却在臂上缩成一团。于是我说:“妈妈,手伸出来了,里面的衣袖掉队啰!”

说得我和妈妈格格地笑,于是妈妈到处表扬我:阿全会说“手伸出来了,衣袖掉队了!”我听了既幸福,又觉很能干!这种情境和快乐78年以后我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非常温馨。世上哪里找得到这样体贴入微、具体生动的语言教育呢?除了母子间,还有谁能心灵交流得如此细微呢?

第四,因为生活游戏随时、随地、随事、随人都可进行,不拘泥形式,稍加引导就是好课,使孩子在快乐中增长知识,获得发展。这样,孩子的精神生活极为丰富,比金子更宝贵的岁月得到最大利用,就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培养出优质秀苗。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生活游戏中的有效教育,那将是人类生命最大的节约。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我说婴幼儿的体能丶智能丶性格能的最佳期,是未来和谐中国和和谐世界的面貌!

下面我们讨论怎样组织好婴幼儿的生活游戏课堂?这也是需要“备课”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要经常动动脑子,抓住以下3个方面备课和教育。

一、使孩子的日常生活放出教育的异彩

1.从孩子襁褓时期开始要进行“逗引教育”:

如训练五官,音乐熏陶,对牛弹琴地说话,讲故事,听唱歌,看跳舞,学做动作,学发音说话,做“虫虫飞”、“飞吻”、“恭喜”等等。要让孩子感受到生活是快乐的,人间是友爱的,世界是美好的。

2.从半岁左右开始要抱起来“认识世界”:

经常出去走走玩玩,指认接触到的人、动物、植物、物品、事情和相应的文字(读大字给他看和听)。要科学用语,发音准确,反复进行,并用饱满的情绪感染他。使孩子由不懂到懂,不会说到会说,记不住到记住,被动识记到主动指认。例如一位妈妈抱2岁孩子看复印机复印,孩子目不转眼。妈妈说:“复印机复印文件”,孩子说:“纸,一张张滑出来了。”这个“滑”字用得多好!肯定是这孩子“认识世界”的活动十分丰富,在别处得到感受,这里恰到好处地用上了。

3.抓住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洗和睡等“生活教育”:

例如仅仅是有关穿衣的方面,就可教育衣服要拉平,不能让袖子“掉队”;扣子要扣好,帽子要戴正;到了4岁就要听天气预报或看气温表,让孩子判断今天该穿什么衣服;随年龄增长要学会穿衣、脱衣、叠衣、洗衣,养成脱下的衣服挂好的习惯;同时还要识别各种服装名称,认识不同的衣料,懂得为什么夏天要穿浅色服装,冬天要穿深色服装;还可参观纺织厂、服装店,看时装表演;有时顺便谈谈日本的民族服装叫和服(看电视时),谈谈世界通用穿西服,穿衣要合身、朴素、大方、美观等等。

生活中的教育如大自然中教育丰富,处处都有知识,处处培养能力、兴趣、习惯和良好性格,生活是知识的万花筒,又是品德和能力的训练场,连说梦也能编出美好的“梦境故事”。

4,抓住家庭常有的集体活动,进行“活动教育”:

例如饭后一家人吃苹果,鼓励孩子去洗、去分,这个全过程就能受到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尊敬老人,孝敬父母,学数数,辨颜色,分大小,掂轻重,先人后己……等,体验各种甜美生活教育。

有位父亲夏天利用一家人吃西瓜,教4岁孩子学数学是这样进行的:父亲叫孩子准备吃西瓜了,先要求他摆好桌凳,孩子情绪很高。父亲抱来一个大西瓜,边洗边问:“这是几个西瓜?”孩子喜滋滋地说:“一个大西瓜”。

父亲:“那么,我一刀切下,你看变成几块了?”

孩子数着说:“一、二,切成两半了”。

父亲:“原来是一个西瓜,现在切成两块了,那么这一块是多少呢?”

孩子:“这是半个西瓜”。

父亲:“小山说得好。现在我告诉你,‘半个’还有一个名字叫‘二分之一’懂吗?‘二分之一’怎么写呢?快去拿粉笔来,我告诉你写。”

父亲:“小山再看,现在我把这半个西瓜切成一样大的两块,把那半个也切成一样大的两块,你数数一共多少块?”

孩子:“一、二、三、四,变成4块西瓜了。”

父亲:“那么,这一块是多少呢?(孩子瞪着大眼想)我告诉你,它叫‘四分之一’,四块同样大的西瓜中的一块,现在我考考你,‘四分之一’怎么写?”

孩子想了想,高兴地从1/2中举一反三,写出了1/4。父亲表扬小山:“没有学过1/4,也能写出来,唔,不错!今天小山该多吃几块西瓜!”母亲也在一旁表示赞许。

这样,一家人切瓜、吃瓜的20分钟时间里孩子就从1/2、1/4学到1/16。孩子初步接触了分数的概念,不论理解与否,但总提高了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信心。这是很重要的学分数的开端。好的开端预示成功,世上任何人对任何事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教育不可“毕其功于一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