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教专家在线“隔代教育”谈话记录

(2012-03-30 10:27:30)
标签:

育儿

张帮宏

温州

乐乐

主持人

分类: 专家讲座★专题讨论

早教专家在线“隔代教育”谈话记录

2012-3-27

 选自:http://bangpai.taobao.com/group/thread/14088169-271966232.htm  

   【编者按】早教专家张帮宏,与智立方VIP会员在线交流,本期主题主要是隔代教育问题,现把聊天内容摘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张帮宏(446888589) 14:03:40

作为父母,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爱自己的孩子之心是多么的热烈和沉重。那么作为我们自己的父母,曾经也像现在我们照顾自己的孩子那样把我们养大,同样付出了艰辛的心血。所以首先我们要感谢他们曾经的付出。无论我们有多少理由需要老人帮我们照顾孩子,但是他们没有这个义务,完全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而再次付出。所以老人为我们带孩子,需要用感恩的心去感谢!

其次要掌握处理矛盾的技巧。一般来说,让自己和亲生父母去沟通可能更好一些。但是不排除个别人是反过来的。这与之前的相处和关系密切程度有关。尽量避免矛盾加深或者激化。

再者,就是尽可能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无论老人对孩子怎么溺爱,但是大多数孩子还是偏向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的。所以孩子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的父母-也就是你们自己。所以不要把责任过多地推给老人。也就是说教育孩子更多的是自己的责任!遇到问题的时候,尽量用自己的智慧去逐渐影响老人的思维和方法。不要粗野地加以否定。也就是要求,您自己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或者观念,而不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去认定老人的方法是否正确。

主持人 (1572195045) 14:07:44

生活中我们还是会因为观点不一致遇到很多问题,比如第一个问题老人过于溺爱孩子,我们该怎么解决呢?

张帮宏(446888589) 14:08:27

是的,没有完全一样的观点。这就要理性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要心平气和地和老人一起坐下来分析老人那样做的利弊,不要简单的加以否定,而是理性去观察问题并分析情况。要在充分理解老人那样行为的基础上,自己需要提出合理化建议,先从理念上加以说服。然后需要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让老人去试试。当然也可以用自己的言行做出表率,让老人看到效果。那就更好啦。老人那样做都出于爱您的孩子!是为了帮助您!在这样肯定的情况下,一般可能会避免一开始就具有对立的情绪了,沟通相关事情,那就可能容易一些。 需要您了解老人的性格和脾气。投其所好地提出问题也是智慧解决问题的一种表现。 这里我们也要知道习惯的力量是很大的。老人可能一辈子都是那样做的,期望在短期内改变老人的想法或者做法,一般来说是比较难的。在我们给孩子一个适应的同时,也需要给老人更长的适应期来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主持人 (1572195045) 14:15:20

恩,这里家长也提到,天气好的时候希望带宝宝出去玩啊,晒晒太阳啊,老人就怕风大,着凉什么的,这样我们要怎么处理呢?

张帮宏(446888589) 14:16:59

这需要根据平时孩子外出情况而定。如果孩子经常出去,那就有一定的适应的能力。如果孩子之前很少外出,那老人的建议就值得考虑的

主持人 (1572195045) 14:18:17

老人很喜欢每次出去也要给宝宝穿很多衣服呢?

张帮宏(446888589) 14:19:34

穿衣服多少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的!实际上平时孩子穿衣服一般情况下要比大人少一点。因为孩子的基础代谢比大人快,体温偏高的。另外外出,还与孩子的活动量有关。一种行为,需要多加分析,尽可能全面一点,再分析给老人听, 如果您不懂,只是简单的加以肯定或者否定,老人就可能难以接受了。尽量以理服人,而不是单纯的听说。因为现在的网络很发达,信息很丰富,一般的问题都可以查到或者咨询到的。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先要好好学习了。

主持人 (1572195045) 14:23:46

恩,好的下个问题 穿衣打扮,还要饮食方面有时候意见都不统一?妈妈说穿这样的风格好看,老人却喜欢另一风格,搞得有时候家庭氛围不是很融洽,怎么办?

张帮宏(446888589) 14:24:30

呵呵,打扮的问题,只要不过于妖艳,一般老人还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我们的个别妈妈,可能打扮上太现代,让老人难以接受。另外也与审美观点不同有关 ,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谦让一下老人的。我个人觉得只要得体即可,适合孩子年龄阶段,不要过于计较。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另外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加以解决!

不少老人会因为妈妈们买比较贵重的衣服而发生矛盾的。那么小的孩子,一般需要根据家庭经济条件而去购买合适的衣服即可。

主持人 (1572195045) 14:30:35

还有饮食方面,到底吃什么,吃多少,孩子要不要吃夜宵,多久喂一次 这些也都会成为家庭导火线

张帮宏(446888589) 14:30:57

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比较多一些。 饮食是一件大事!也是非常复杂的事务。

因为我们都不是营养学家,也不是大厨,所以就一般的家常菜来说,会有口味的不同。一般情况下,正常饮食的孩子,尽量丰富多彩就可以了。主要营养素够了就可以了。

主持人 (1572195045) 14:34:05

有时候孩子想吃什么或者不想吃什么,还会以老人想法来压制父母,比如说奶奶说可以吃的。

张帮宏(446888589) 14:34:20

所以我们要有科学的知识来加以解释,才能服众的。这就是因为不同的观念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孩子很好察言观色,或者很智慧地知道找谁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这又涉及到家庭教育的另外问题:统一和分歧的问题。所以家教在孩子面前就主要问题尽量保持统一。即使有分歧,也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事后加以讨论和沟通。 因为孩子会根据不同人的做法而加以区别,也会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你们。

主持人 (1572195045) 14:38:45

还有张很多父母因为自己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交给老人,不知道多久去看一次孩子,会不会对孩子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

张帮宏(446888589) 14:39:39

和孩子不在一起,一般情况下会有较大影响的。孩子主要是模仿学习,谁接触的多,一般就会模仿谁的言行习惯,对孩子来说,父母经常不在身边,对孩子心理和成长都有不利的。当孩子看到别的孩子有自己的爸爸妈妈的时候,孩子更多的是羡慕,有的可能会产生嫉妒。爸爸妈妈是最值得孩子骄傲的人!不经常在身边,就有可能缺乏这些爱。缺乏父母爱的孩子有的可能会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自卑、孤僻、缺乏自信心、不愿外出、胆子小等等。首先要对孩子充分解释原因!不要认为孩子听不懂,多说几次孩子会逐渐明白的。在心理上更多的是疏导:不是爸爸妈妈不爱你,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在很远的地方去做,不能天天和宝宝在一起。再者,就是要向孩子解释:老人(如爷爷奶奶等)会像爸爸妈妈一样爱你的。老人也需要作出同样的解释,慢慢孩子会理解,也会适应的。有机会尽量带孩子到您的单位去熟悉了解您 的工作环境,那样孩子有直观的认识,就不会认为您在欺骗他了。当然需要您尽可能的回家和孩子呆在一起,在一起的时候,尽量陪伴孩子,但是不要溺爱!

主持人 (1572195045) 14:49:41

恩,不过有时候孩子交给父母,发现孩子习惯和父母越来越像,比如父母喜欢晚睡觉,孩子也喜欢晚睡觉.

张帮宏(446888589) 14:50:34

习惯问题,一般来说与看护者有关,那就需要大人做改变啦。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要先改变自己,孩子才能做出相应的模仿的。

奥陶() 14:52:52

比如吃药搽药,父母自已很勇敢,怎么一到了孩子那里就犹如上刑场一样。

张帮宏(446888589) 14:53:05

这个问题不属于隔代的问题。因为药物主要涉及到味觉感受问题,感觉不好的味道,当然孩子不喜欢啦。所以要在小时候给孩子尽量多的味觉刺激。

主持人 (1572195045) 14:55:13

恩,张还有就是家长和老人观念不一致,本身已经存在问题了,也会遇到比较极端的老人,然后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老是对着干,该怎么处理?

张帮宏(446888589) 14:55:55

呵呵,这样的家庭还不少!有的甚至影响夫妻关系了。一个简单的处理方法,那就是要自己多用心、多用时间去和孩子尽量多的在一起,用您的言行尽可能最大程度去影响孩子。千万要尽量避免不同的做法在孩子面前争执!可以把孩子抱走,或者引开。中断孩子的言行。实在不行,有条件的话,就暂且分开一段时间了。

主持人 (1572195045) 15:01:48

再次感谢张老师的解答!接下来一个小时是自由答疑时间,大家可以把自己的个例提出来。

温州101027贝贝妈() 15:02:55

如果父母不同意给孩子什么东西,事后爷爷奶奶却满足了她怎么办?

张帮宏(446888589) 15:03:49

这样的情况很多的。那也需要委婉地与爷爷奶奶私下沟通,不能当面表现出来,那样老人会觉得没面子。可以向老人解释那样做的不利方面。对老人,还是孩子都需要以理服人的!不要简单批评。因为老人那样做也是爱您的孩子的表现。

温州101027贝贝妈() 15:06:15

有时候老人就会很顺小孩,说拿他没办法呢?

张帮宏(446888589) 15:06:33

需要我们把爱与教育分开,爱要避免溺爱的

温州101027贝贝妈() 15:07:20

是啊,这个他们也都知道,但是做不到啊。

张帮宏(446888589) 15:08:04

呵呵,是那样的。所以需要和老人多沟通。另外网络上到处都有溺爱的不良后果案例,可以找出来给老人看看的,用其他案例来解释或者提醒,都是比较有说服力的方法,还有就是用专家的话或者文章给老人看也是很好的方法之一。

主持人 (1572195045) 15:09:58

张我这里有个案例  是位妈妈刚刚发的 有个小朋友小的时候是奶奶照顾的,老人怕孩子饿着,每两个小时给孩子喂一次奶,夜里都不睡觉,到两个小时就把奶瓶子喂到孩子的嘴里,结果把孩子喂成个胖子,后来别人提醒孩子妈妈这个孩子的胖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孩子妈妈跟孩子奶奶沟通,要给孩子正常量的奶,结果这个奶奶就自己偷着买了一盒奶粉,孩子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她偷着继续给这孩子大量地喂奶,有一次孩子妈妈收拾房间发现了藏起来的奶粉,结果弄得不宜乐乎,所以从这件事看出两代人之间有好多矛盾真的不好解决的。老人总是觉得自己养育过孩子,有经验,做得不对,还不服年轻人。

肇东080331乐天妈<> 15:12:43

主持人提的那个例子就是我表妹亲身经历的,后来在她的坚持下,孩子减肥成功了,但跟老人的关系以及丈夫的关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张帮宏(446888589) 15:13:42

我的孩子小时候也遇到这样的情况,但不算严重。孩子的姥姥即外婆要带我的孩子,上班的时候,老人带。下班后我会全力带孩子。整个下班时间都是我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这样就可能把老人的影响降到最低了。

我在一家早教园就遇到这样的老人:非要老师喂她的孙子不能吃为止,一定要喂两碗饭。孩子也是很胖的,还那样。我们后来通过她们的好朋友委婉提出。

包括喝水非常多,大概每5分钟左右就需要小便的。我们通过科学的解释,后来都慢慢改变了。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自己有无良方教育好孩子?

所谓用事实说话。我们不能单纯口头要求老人怎么样,而我们自己呢?

温州101027贝贝妈() 15:19:15

想让孩子上早教机构,奶奶却说没用。

张帮宏(446888589) 15:19:37

一般情况下,只要用心,3~6个月孩子会收到良好效果的。

温州101027贝贝妈() 15:19:45

每次跟亲朋好友说起来就说那个地方不好,什么都没学到,还贵

张帮宏(446888589) 15:20:07

坚持段时间,如果是对的,那么家人就会逐渐改变的。这需要早教常识教育了。

用一些经典的早教书籍来教育老人吧,可能比自己单纯的解释要好得多。

温州101027贝贝妈() 15:21:06

让我们去教育老人不太好吧

张帮宏(446888589) 15:21:29

买书、光盘呀。

温州101027贝贝妈() 15:21:26

奥陶(4) 15:21:31

不是教育,而是利用一些机会去以理服人,所以了,又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又要令老人舒服。

张帮宏(446888589) 15:22:58

尽量把老公也发动起来,可能自己的爸爸妈妈要好说一些。

温州101027贝贝妈() 15:22:55

呵呵, 好的。

张帮宏(446888589) 15:23:33

只要看到效果,一般情况下还是可以改善关系的。所以刚开始妈妈们需要更加辛苦的付出。效果说服一切!

奥陶() 15:24:02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小孩一直由姥姥带大,非常宠爱孩子。养成了不少坏习惯。比如吃饭时喜欢含在嘴里或是故意吐出来

张帮宏(446888589) 15:24:37

呵呵,很好办呀,不吃就不给,饿着呗。下顿饭就会好好吃的了。

安徽100512乐乐妈() 15:25:03

宝宝喜欢打人该怎么教育呢 ?每次一兴奋就喜欢打人或者抓人

张帮宏(446888589) 15:25:38

喜欢打人,也需要分析情况的,喜欢打什么人?

安徽100512乐乐妈() 15:26:11

家里人,在外面好像还好,就是和亲近的人在一起的时候,而且多数是高兴的时候.我也告诉她这样不对,她自己打过后也说:打人不对,然后又说:摸摸,接着就用手摸她自己打的地方,我真是哭笑不得,不知道怎么办呢?

张帮宏(446888589) 15:28:49

有可能是表达方式不对吧,因为是在高兴的时候发生的。

安徽100512乐乐妈() 15:29:03

对,该怎么引导呢,说了很多次了

张帮宏(446888589) 15:29:18

可能误解大人的表现形式了:拍拍或者摸摸都当作友好的表现了?

安徽100512乐乐妈() 15:29:25

我的脸都给抓破好几次了

张帮宏(446888589) 15:29:38

或者当初那样的动作,你们就解释为打人了。

张帮宏(446888589) 15:30:11

那您是怎么处理的?

安徽100512乐乐妈() 15:30:14

嗯,可能没有注意,那个地方让她误解了

安徽100512乐乐妈() 15:30:33

我就抓住她的手,告诉她,这样不对,妈妈很疼 ,下次不能这样了,她也点头了,但是下次还是会犯的

张帮宏(446888589) 15:31:15

有没有觉得好笑?

安徽100512乐乐妈(331790329) 15:31:28

没有啦,很生气,因为真的很疼,也担心她上幼儿园后会打别的孩子 ,还是我说的不够严厉呢!

张帮宏(446888589) 15:32:53

我们的反应也是孩子特别在意的。特别是最初的时候,如果我们特别关注,孩子觉得那样的言行能够充足引起大人的注意,为了达到引起关注的效果,也会那样的。

安徽100512乐乐妈() 15:33:47

难道是我的态度过于激烈了?因为有时候我很生气的时候,也有说过再这样,妈妈就生气了,不理你了

张帮宏(446888589) 15:34:00

对待不该的言行,首先要在孩子面前严肃表明我们的态度:不能这样做,妈妈不喜欢!

安徽100512乐乐妈() 15:34:46

嗯,然后呢?是要说多次,反复强调吗?

张帮宏(446888589) 15:34:59

其次需要在事后晓之以理,加以解释和说服。那样做的不好之处。也可以用故事来引导。尽量从正面来教育。

惠州090321天皓妈() 15:34:57

我家的也有打人的这一阶段,等我开始察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有几点,一,就是爱的表达方式有问题,我们在表示喜欢的时候,有时会轻轻的拍拍他或者是咬一咬。孩子也会学会。二,就是孩子情感上心里上没有得到满足,为了吸引关注,得到更多的关爱而去做这个事情。在孩子打人后,我们大人常会去解释或者是惩罚,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打人可以让人关注。其实,最好的做法,就是在他准

一次,2次,多次之后,孩子自己就会知道,这个行为是不对的

张帮宏(446888589) 15:36:17

是的。大多数最初是我们误解孩子这种行为开始的,因为小的孩子掌握不了拍、打、摸的不同分寸用力程度已经表达方式。有的电影,或者哥们见面了也会用拍打对方的方式来表示喜欢。

安徽100512乐乐妈() 15:37:54

看来我还是要多坚持教育几次,多说说。看有没有效果 。

张帮宏(446888589) 15:39:13

再者就是需要一定的惩罚措施了。

安徽100512乐乐妈() 15:39:23

嗯,怎么惩罚比较合适呢

张帮宏(446888589) 15:40:06

如果我们说教都不能改正,那就用暂时的疏远来作为惩罚措施,有的主张让孩子单独呆在一个屋里一段时间,有的采取不加理睬 ,一般孩子在第一次反错误的言行的时候,我们尽量淡化不去过多关注或者说教。

涵子201008() 15:41:47

你不理他,他就呆呆的看着你,一会又伸手打你

张帮宏(446888589) 15:42:03

反=犯 如果打的不重,有时需要忍耐一下,孩子看到您没有什么反应,也会逐渐放弃的。实际上很多孩子那样做就是为了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不能达到,包括我们没有激烈的反应,孩子就会失去兴趣和重复动作的动力的。

主持人 (1572195045) 15:43:54

张,刚刚有个家长和我提到另一个问题,只要爸爸妈妈一说去上班孩子就哭,或者爷爷奶奶要出去买东西也哭,有时候都只能偷偷溜溜掉?

张帮宏(446888589) 15:44:44

孩子生病或者外出后更加粘人,那也是我们处理不当造成的。

生病了,全家人都去呵护,什么要求够满足,孩子觉得自己那是多么好的待遇呀。

外出一段时间后,觉得亏欠孩子的,回来后加倍呵护,孩子当然感受都不同啦。

涵子201008() 15:46:05

他生病的时候我出差了,他奶奶就跟他说,妈妈不回来了,不知道是不是也有影响

张帮宏(446888589) 15:48:16

孩子的哭闹的问题,那主要是孩子缺乏安全感造成的。培养独立的性格!

舞之灵() 15:49:45

做什么事情是要告诉孩子,包括离开孩子时,要给孩子解释离开的原因。

涵子201008() 15:49:52

我每次去上班前都会跟他说,妈妈上班去了,晚上再回来陪你玩,从小就这样,他现在还好,看妈妈走了也笑嘻嘻继续玩自己的,

张帮宏(446888589) 15:50:28

说明了之后,就需要义无反顾地走。不管怎么哭都不要回头。

几次之后,孩子利用哭达不到效果就会放弃这个方法的。

孩子哭闹更多的是一个手段,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所以家长不要轻易上当。

既然是手段,不让他达到目的,虽然就会放弃了。这就是逻辑。

如果哭了,您马上转身回来哄哄,那么孩子下次还是那样的表现。

很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也是这样的。当然需要事先给孩子解释和说明的。这样孩子心理有了准备,即使哭闹,对心理也不会产生过大的影响。西方的教育更多的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从小都那样,所以教育孩子没有大声训斥的。而我们中国人往往是大声阻止。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当时看起来孩子不去做了,问题好像解决了。但是实际上孩子的疑问在内心,日久天长,问题越来越多,爆发的那一天,可能连父母都很吃惊的。所以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心,尽量走进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懂孩子,那样就容易走在一起了。

奥陶() 15:56:42

就是说以理服人,而不是训斥

张帮宏(446888589) 15:57:18

我总是和家长强调: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不”字!

大家想一想:您一天中在孩子面前说了多少“不”字?

每一个不字,都是一个问题的积累。

奥陶() 15:58:03

哎,N多次

张帮宏(446888589) 15:58:30

孩子一定会问:我为什么不能做呀?你们为什么就能做呀?

舞之灵() 15:58:21

我觉得孩子如果说教无效了,家长可以发点火,但在这之后,请向孩子解释你发火的原因,不要伤了孩子。

张帮宏(446888589) 15:59:16

因为孩子缺少生活经验,不知道那样做的后果到底是什么?

孩子更多的是凭借好奇心和兴趣,以及其他人的反应来强化自己的言行的。

所以我们更多提倡淡化处理孩子的问题!不要用我们成年人的思维和眼光去看孩子。把自己放小,也成为一个孩子的小伙伴,和孩子一起疯,这样试试?。

主持人 (1572195045) 16:03:06

我们谢谢张教授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到帮派提问,管理员会收集大家问题,也可以去帮派给我们智立方多提建议和意见哦!产品的,文案的,设计的,都可以哦!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