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孩子高考前的“三个月”
(2010-08-12 21:56:53)
标签:
教育男孩子儿子高考中央美院西藏育儿 |
分类: 名家童年★案例分析 |
一个男孩子高考前的“三个月”
去年快过年的时候,单位组织家属聚餐,在宴席上,我见到一位同事的儿子,普普通通,拿着一台单反这里咔一下,那里咔一下。同事说过年就高考了,没有一点着急的样子。我当时也没有在意。感觉就是一个同事的孩子,穿着运动服,很是普通。
今年二月份,这位同事说,这下好了,老师让我把我儿子从学校给领回去,说老师教不下去了。原来小伙子迷上了摄影,迷到都不想读书了。同事把儿子从学校里领回来,平平静静的,没有批评,也没有打骂,就很平淡地对她儿子说:你好好想清楚,如果实在不想读了,咱就不读,但以后都没有机会再读;如果你真的喜欢摄影,那你就去玩摄影,前提是你要自己想好,不能后悔。
第二天,儿子主动找到妈妈,说,我还是去读书吧。同事“嗯”了一声。儿子继续回去读书,一切,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前段时间,同事向我们打听北京的住宿,说她儿子想去报考中央美院,她说考不考得上都是其次,让他自己去试试也好。于是,他儿子一个人去北京,报考中央美院。
考完高考了,她儿子连成绩都没有出来,就订上了去西宁的票。因为她儿子一直酷爱山地车,现在高考结束,在网上联系上几位驴友,一起去骑行西藏了。成绩出来之后,要报志愿。是她妈妈在电话里和他简单沟通之后,笨笨拙拙地操作完成的。同事们都在笑这位同事那天打电话的样子,说“我这就提交了哈。”多少家长焦头烂额的事情,在这对母子之间,一个电话解决。
从高考结束,一直到今天,她的儿子一直在西藏骑行,间隔几天会打电话,她还是会照常问一句,“你现在西藏哪里呢?”她儿子也会照常回答一句:“告诉你你也不知道。”吼吼。
今天,大伙儿又在闲聊,得知她家儿子的录取通知出来了,录取的院系是——复旦大学,视觉系。
这就是一个男孩子在高考前的三个月。熟悉她家儿子的人,都说那家伙真的就只用了三个月的功,平时太不用功了。其实,平时用不用功无所谓,关键是他分得清主次,掂得清自己有几斤几两,然后,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一些自己觉得有趣或有意义的事情上。这样的人,走到哪里,我想都不需要担心。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不需要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