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答疑:关于早教的困惑与坚持!
【编者按】对于早教的困惑是很多学员的心中的疑问。这是一位学员在“博主问答”里提出的问题,虽然已经在里面做了一些回答,但是还感到没有详尽,故而在此做进一步的分析和建议。欢迎大家多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的参与!
原文:
老师您好!我是去年8月底正式开始早教的,现在孩子3岁8个月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也曾认真的维持过一段时间。遵照早教书中的实例,一步步走过来了。不过,因为本身的悟性以及坚持能力,现在感觉整个人有点力不从心,一是自己总会偷懒,虽然心里一直想着要多陪孩子,多牺牲自己的休闲时间。关键也在第二点,虽然孩子的知识在慢慢的进步,但是很多东西如果再继续的话感觉很迷茫,不知道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感觉自己没有一个系统的目标和打算。而且以前也太注重知识的积累,在人际交往、性格培养方面没太注意,所以导致现在很多弊病。请老师提点,让我看清楚以后的道路应该如何走?
回复:
您好!谢谢您的信任!下面就您提出的问题作如下回答,仅供您的参考。
第一,对早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您说:您的孩子现在已经3岁8个月了,是去年8月份正式开始早教的。以此来推算,您所称的早教大约是在孩子2岁半左右进行的。
我们所说的早教是广义的。平时和宝宝一起玩耍、游戏、说话等一切有关生命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是早教的内容,包括身体的发育、性格和习惯的培养和知识性的学习等。您的孩子在2岁半之前,学会爬行、走路、说话、认物、唱歌、听音乐、玩玩具、关心他人、分食食品等等都是早教。只不过还是属于“原生态早教”而已。
有些人把早教仅仅认为是知识的学习,是非常片面的,也是不正确的,更不是我们所主张的。
第二,早教包括哪些内容?
首先是身体、心理健康发育:这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基础。没有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育,其他方面很难以得到基本保证。
其次是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养育:人常说:好习惯形成好性格,好性格形成好的发展定势。也有人说: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由此可见,习惯和性格培养的重要性。
再次是基本能力的培养。大家都说要开发孩子的潜能和智力,那么潜能和智力包括哪些内容呢?我们认为基本能力包括下面几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动作协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培养和提升这些基本能力是早教的一个重要内容。
最后才是基本知识的熏陶和引导。大家平时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例如识字、数学、绘画、音乐等。但是它们在早期教育中其重要性和位置都是在排在后面的。
第三,早教内涵的统一性和相容性。
上面我们提到早教的外延和内涵都比较多,如果我们都分割开去认识、分开去进行的话,那就非常劳累了,也是难以做到的。其实它们都是一体的,就像我们的人体一样,虽然有那么多的器官组织和系统,但是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统一的。我们可以分别去认识和研究,但是运作的时候还是融合在一起的,不是截然分开的,有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例如,大家都比较重视识字。孩子在识字的时候完全可以把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融合在一起进行有意的引导和训练。孩子外出游玩的时候,也可以结合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性的学习。孩子玩玩具,在认识形状、颜色、大小、数量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基本的空间、排列、组合关系,包括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等。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思维,那么早教就比较容易实施了。
第四,要给孩子和自己一定的空间。
我们不能包办孩子的一切。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育孩子不一定每时每刻都陪伴在孩子的身边。我们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来说都是起到榜样和示范的作用;我们的作为都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教育孩子不是单纯靠我们的说教,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事业作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力。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就是给我们自己发展的空间,毕竟绝大多数的家长都不是做早教专职工作的。作为家长,还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一定要合理安排和兼顾。
至于您提到孩子的性格、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到自己了,孩子自然会模仿学习的,无需特别用心。这些方面还是以我们的言行举止为主要的引导教育方式,绝不是用嘴说教出来的。如果想让孩子具有什么性质的良好性格,我们自己做到就可以了。耳濡目染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至于坚持问题,只要我们的早教方式方法能够和日常生活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实施起来就比较容易操作了,坚持下去就不成问题了。当然耐心是作为教育者的基本心理素质要求,如果我们难以做到,即使再好的方法,也是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的。
上述看法和建议仅供您的参考,希望多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和探讨。
祝愿您和孩子开心健康度过每一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