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婴幼园专题⑥:如何看待和选择“兴趣班”?

(2009-09-05 01:09:34)
标签:

教育

育儿

孩子

兴趣

婴幼园

冯德全

玩学堂

分类: 专家讲座★专题讨论

婴幼园专题⑥:

如何看待和选择“兴趣班”?

 

张帮宏

 

    所谓的婴幼园“兴趣班”,本人认为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对某方面活动或者科目还没有产生兴趣的孩子进行有目的的熏陶并培养出兴趣;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对在某些方面已经产生兴趣的孩子进行进一步引导和训练。

    针对上述这两层不同的含义,就应该有不同的选择,因为孩子所处的阶段不同。如果我们单纯为了培养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兴趣,那就要从头开始接触和熏陶;如果孩子对此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基础,那就要步入比较正规的学习程序,接受相对来说比较系统而科学的训练。这两者起点不同,训练方式方法也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愿望和孩子自身的情况之下理智地为孩子选择“兴趣班”。

    现在的婴幼园“兴趣班”多的很,几乎涉及到各个学科和艺术运动竞技诸多项目。一是为了迎合社会的需求,另外也是收入的增长点。

    实际上我是反对设置什么兴趣班,因为孩子都在发育成长之中,一切都处在自然萌芽状态下。所谓的“兴趣班”完全可以融于日常的教学中,那样可以培养孩子更多的情趣和爱好,对孩子全面发展非常有益。但是市场决定一切!“兴趣班”早已成为早教机构一大经济收入来源。

    目前我国婴幼园的“兴趣班”存在下面一些问题,提出来供大家思考。

    首先是“兴趣班”分科过于细化,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各个科目。很多婴幼园为了胁迫家长给孩子报名,原本就应该是平时教学内容也都单独提取出来充当“兴趣班”的内容。如果孩子不参加,平时的教学内容里就没有安排或者安排比较少,把日常教学内容简单化,所以对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就是“兴趣班”教学安排上的不科学。很多都是一周一节课,甚至是两周一节课。既然称得上是“兴趣班”,就应该多设置一些相关的教学活动,尽量让孩子多接触和练习,这样才容易产生兴趣或者进一步巩固兴趣。

    再者就是教学方法不当。如果我们是为了培养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兴趣,那就需要经常性的接触、长时间耐心的熏陶和科学的引导。因为从陌生到熟悉,到产生一定的兴趣,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接触和参与过程。如果是孩子在某些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兴趣,那就应该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接受科学的培训,不要浪费孩子的时间。但是在教学中更多的机构则是直接进入比较严格的训练阶段,孩子还没有适应,更谈不上兴趣,效果自然与家长的期望值相差甚远,有的甚至事与愿违。这是家长和老师急功近利的后果!

    既然有了“兴趣班”,很多家长也没有办法回避。一是其他家长都给孩子报名了,担心自己的孩子不报就有可能落后,将来后悔。二是,由于没有过多考虑孩子的意愿和兴趣,而是盲目认为参加的科目越多越好,用自己的想法、未来趋向取代孩子的一切。先不去注意、思考效果会是什么样子,只要时间允许,能够报多少项目就报多少。有的甚至不顾家庭经济条件情况,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尽量多报几个“兴趣班”。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在上述出发点之下参加“兴趣班”,孩子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吗?可以断言:大多数孩子参加之后的结果都是很不理想的,有的可能是事与愿违!

    在此为大家提供几点参考建议:

    一是,您的孩子有什么潜力可以挖掘和开发?是您自己的意愿?还是孩子在这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或者特长?

    二是,您的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处于什么阶段?是一般性的兴趣培养?还是想走专业化道路?

    三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适合您的孩子的特性?

    四是,教学时间和数量的安排是否合理?

    五是,假如孩子一直都难以产生兴趣,或者中途退学,您有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怎么处理?

    六是,如果孩子的兴趣得到进一步发展,后续的教育怎么衔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