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识字专题⒃:群体实验和个案报道
张帮宏
在我国现代早教界,最先研究早教的无疑是冯德全教授,所以拥有“中国当代早教之父”的美誉;最先倡导婴幼儿识字阅读的也是冯德全教授,因为冯老从无数中外、古今教育成功、成才的名人案例中经过长时间观察、分析、研究得出识字阅读对婴幼儿成长的重大意义。之后,众多家庭和早教专业机构应用冯氏早教理论和理念进行早期教育产生了无数早慧儿,直至后来成为卓越少年和优秀青年;从无数家庭个体走向一大批婴幼儿早教机构,从个案培养到群体实验,经历了近30年的时光的检验。据我们所知:国内进行大规模婴幼儿识字观察、实践、教学活动和深层次研究的只有冯氏早教。其他早教机构都是零星的个案报道。
我们知道,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个案和群体实验的案例所能够表达和说明的问题是远远不同的。个案只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只有全体实验的结果才能得出比较令人信服的结论。所以从科学研究的规则和程序来说,就婴幼儿识字方面冯氏早教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对于个案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加以否定,而是应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能否避免?总结经验教训,为后来者提供“前车之鉴”,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个案作为借鉴的案例或反面教材去研究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一种结论是不符合科学精神的。只有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案例,达到科学研究要求的,所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意义。更何况很多个案中的不良问题通过充分交流、探讨,只要爱态端正、心态平和、方法得当就可以完全避免的。
冯氏早教就是按照这个思维进行研究的,从最初的一般性个案观察到后期的群体性实验,范围在不断扩大,成果也在不断扩大。观念从最初的一纸论文到现在的一本本论著,都在一点一点丰富。
大家再回头仔细研读那些对婴幼儿识字提出质疑的人所举出的案例,基本上都是零星的个案。有的人甚至根本没有进行过识字教学实践活动,仅凭自己所具有的“知识”在作“思维性的推断”,实在是不够认真和严谨!
如果某些专家,仅凭过去在某些方面的突出表现在大家心目中积累起来的信任度,而去发表自己不曾涉及到或不熟悉的领域的观点,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如果大家仅仅因为对方是一位“专家”,就轻言相信,轻易放弃自己的实践活动,那就有可能耽误了您自己孩子的前途甚至是影响了命运,实在是轻率和可悲!希望大家审慎待之!
婴幼儿识字专题讨论相关链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