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识字专题讨论⑤:婴幼儿识字真的很神秘吗?
张帮宏
之前我们连续登载了冯德全教授的四篇关于婴幼儿识字问题的论述,实际上冯老还有一本专著《阅读点燃智慧》。在那本书里,针对婴幼儿识字阅读的阐述更加详细和彻底,有兴趣研究的朋友可以看看。下面就一些婴幼儿识字问题发表我的一些个人看法,请大家明鉴和指正!
(一)汉字的构成和万事万物的形状、外形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们从汉字的外形来论述识字的可能性。
在冯老的文章《论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同步近似发展》里已经阐述的很明确:识字对婴幼儿来说和认识万事万物、图片、人物面貌特征等没有任何区别。识字就是一种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耳朵听话)、触觉语言(盲文)是一样的原理。
实际上汉字就是一些方块图形,只是由一些笔画构成而已。特别是有些象形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化而来的,很多还带有象形字的“外形”或者“影子”。换个角度来说,那些象形字就可以看作是一些实物的外形。
我们看那些简笔画或者素描图,多么像一些汉字的组合呀?!一张桌子或者椅子,还有家具等,都是由一些横、竖排列的木条或者木块组成的,远远看去,不也像一些汉字吗?一棵树由很多树枝和树叶组成,如果在北方的冬天,很多树木失去了树叶,就剩一些树干和树枝了,它们看起来和汉字立在那里有什么差别呢?花草不也是如此吗?这些树木花草绘画图片,它们的复杂程度要远远高于汉字的构成。既然我们对婴幼儿认识这些万事万物都可以毫无顾忌、热情的接受,那些汉字为什么就不可以让孩子去认识呢?
这些方面已经在很多婴幼儿的识字过程中得到验证。下面举几个早教案例与大家分享:
案例1,一位家长在教几个月大的孩子认识“山”字的过程中的趣事。这位家长的家对面就是山,打开门窗就可以看到山。她就经常在有意无意指着对面郁郁葱葱的山对宝宝说:那就是“山”!并多次重复“山”“山”。后来再一说到“山”的时候,宝宝就自然向窗外的山看去。再后来,她就把写有“山”的字卡贴在墙上,也指着字卡对宝宝说:这是“山”字,同样向宝宝重复指读“山”“山”。指认几天之后,再问宝宝说“山”在哪里的时候,宝宝既向窗外看真实的山,也同时向贴在墙上的“山”的汉字卡片望去。
案例2,有一个家长给我们反应,孩子认识了一些汉字,有一天看到一个梯子,宝宝突然向妈妈喊道:妈妈,你看,那个梯子有好多个“日”字呀。
这样有趣的识字故事在孩子识字过程中还有很多很多。
在孩子识字过程中发生这样的趣事说明了什么呢?那就是:在孩子的眼里,汉字和物体是一样的概念!他们甚至分不清什么是实物,什么是汉字。他们只是记住了这个“形状”叫什么。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见识、经验和知识的增多,才逐渐把汉字和实物区分开来。
对于婴幼儿认识万事万物,没有一个人表示反对的。相反,孩子认识的事物越多,越会得到大家的承认和赞扬。如果我们认识到“汉字”如同“物体”、“图形”的原理,孩子认识一些汉字还有什么了不起的呢?还是那么神秘吗?还值得我们大惊小怪的吗?还有那么多的人反对吗?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