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小技巧系列谈:变“不良”言行为有利言行!
张帮宏
【编者按】家长经常向我们抱怨:孩子怎么不听话:喜好撕书。那么好的、那么贵的书都被宝宝撕了;宝宝玩过的玩具就是不收拾,把家里弄的乱七八糟的;挂在绳子上的识字卡,总是被孩子砸下来,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让很多家长很是“头疼”。这些看似很小的事,也可以说不是问题的问题,但是往往令我们“束手无策”。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针对这些小事情,把我们的小技巧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欢迎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为大家提供更好的建议和方法。
所谓小技巧,就是针对问题而提出纠正建议,至于造成问题的原因、过程、心理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就不作更多的解释,这样便于精简内容,供大家参考。
早教小技巧之一:孩子不愿意收拾玩具怎么办?
有的宝宝饶有兴趣玩了玩具之后,不愿意收拾。爸爸妈妈们刚刚收拾好了,孩子又像仙女散花一样把玩具弄的家里乱七八糟的。为此很多父母想尽各种方法都难以纠正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
如果我们把孩子这种有趣的玩法运用到收拾玩具上就迎刃而解了:用一个塑料盆、筐或者塑料桶等之类的盛物用来装玩具(当然可以用这些桶、盆中转到玩具盒里)。在孩子玩的差不多的时候,也就是您觉得是收拾玩具的时候,就可以告诉孩子:我们进行一项比赛怎么样?孩子可能要问:比什么呀?这时我们就说:看谁能够把这些玩具扔进小桶里?扔进去多的就赢了。
目的:变呆板的要求为有趣的游戏。就是把扔玩具当做收拾玩具的一种方法了。孩子一定觉得很好玩、有趣,当然会争先恐后去做了,根本不用我们再去收拾玩具了。
延伸做法:扔玩具的地点离桶(或者盆)的距离可以越来越远,桶可以越来越小。
意义: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锻炼孩子扔东西动作的准确性,对孩子的大动作和惊喜动作的训练都是非常有益的。呵呵,说不定将来还可能会诞生一个体育明星呢。
说明:有的玩具做工很考究,还有很容易损坏的玩具可不能扔的哦。
附录:对于那些插拼玩具,在孩子不想玩的时候,也可以把他们做好的成品直接放入玩具盒里。不要等孩子厌烦了在硬性要求孩子收拾玩具。
如果家里空间比较大的话,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玩具作品展示架(台),用于展示孩子的作品,这也是非常好的一种管理方式。
其次就是每次不要拿出过多的玩具,一般是一次一个玩具;或者玩过一个再拿出另外一个。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加载中,请稍候......